日本人提出的「斷捨離」近年在台灣造成風潮。台灣最大物資循環平台「GC贈物網」營運長林逸欣表示,很多人以為「斷捨離」是丟東西而已,其實它不只如此,更多的是去檢視及釐清自己真正需要的,並且找回富足感。
她強調,「斷捨離」不是一個字,也不是動詞,「這三個字要分開來看。」
一、斷,是阻斷的意思,「本來不是你的東西,不要買或是不要擁有,這是阻斷。」例如逛街時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包,終於打3折了,如果不需要就算再便宜都不能買,這是「阻斷」。
二、捨,檢視自己擁有的,捨棄不需要、不合用的。她舉例,每個人的衣櫃一定都會有同色系的衣服,如20件黑色上衣,「檢視現有的物品,把不喜歡、不需要的捨棄。」
三、離,是最終狀態,有點像佛家說的「出離心」。離不是「沒有」,而是物品的存在本身,不會影響到我的心情。她舉例,家中物品很多,但是不會影響到我,也不會成為罣礙。
「斷捨離」想要達到的目的是:我所擁有的物品,不管是多還是少,都不會成我的包袱,也不會成為匱乏感的來源。
不停檢視自己 有意識的買和丟
因此,「斷捨離」是動態的,一直在檢視自己的好惡,例如看到服裝店內的一間衣服會去思考,「我的衣櫃沒有這一件,它適合我嗎?買回來會常穿嗎?為什麼?這是一個一直在釐清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的過程。」
林逸欣指出,很多人以為「斷捨離」是「丟」的意思,「它和丟有很大的差異,丟的重點是東西要消失;它是在內心釐清這件東西為什麼要存在或是消失。」
「丟東西時要帶著意識去丟,思考自己當時為什麼會買;如果只是單純的丟,未來還會買重覆的東西。」她強調:「不能盲目的丟,否則一定會再買回來,因為心裡就是覺得匱乏。」
越少越好? 這是斷捨離誤區
近年很流行歐美的「極簡主義」,也就是「越少越好」。她表示,「斷捨離」和「「極簡主義」完全不同。
「這是一個誤區。」她觀察很多人在「斷捨離」時,會覺得東西留的越少就是越厲害,這是錯的。「斷捨離的量是在心裡,不是丟的數量;每個人的生活場景差那麼大,需要的數量不同。」
她舉例,上班族和家庭主婦,對衣服的需求數量不同;名媛也不可能衣櫃只有幾件衣服、幾個包包、幾雙鞋。
三樣東西要斷捨離 為了改變自己
「為什麼要斷捨離?」林逸欣分析,20年前物資缺乏,所以沒有這個名詞,現代人的物品太多,加上網路泛濫,人際網絡複雜,所以需要學習。
她認為現代人最需要斷捨離的有三個,一是物品,二是社群媒體,三是訊息或群組或人際關係。
一、物品。這是生產導向的社會,店家會生產很多產品、賣給消費者。所以,我們自己的選擇就很重要。還有滿額禮、禮贈品、股東會的贈品,如保溫杯、樂扣樂扣等,「如果你需要用,早就會買來用了。」
「贈品通常是你不習慣用的,但是很漂亮又全新,就放著,又很難拿去送人,非常難處理。」
贈物網曾做過一個統計:「一件東西你用不到,會放多久?」因為人都不想浪費,想說可能之後就會用得到,然而,在家裡擺個3~4年後,還是會丟掉。
她指出,物品會造成「視覺刺激」,形成「視覺噪音」,「物品太多會覺得煩、影響心情。」這也是「斷捨離」流行的主因。
二、社群媒體。很多人會追蹤網紅、名人,每隔一陣子要去解除關注。檢視方式是,這件事有沒有造成你的困擾,「很多人會無意識的滑手機,不知不覺3小時過了;如果滑完手機後覺得我為何要浪費時間去滑手機?好浪費時間,就是警訊,如果滑完心情是愉快的,吸收很多知識就很OK。」
三、訊息、群組,或是人際關係。每個人的社群軟體裡都會有一些群組,她認為「退群」比前兩個更難做到,「因為有人際壓力,好像你否認這個群組,就不敢退群。」
「如果群組裡面很少出現你需要的訊息,或是對你有幫助的資訊,就可以退,如團購群,不要覺得留著再說,等你真的要用時,一定找得到。」
林逸欣指出,透過這個過程,能夠幫助我們更了解那個「從前不太認識的自己」,而且剛開始會很糾結,到底要不要買?要不要丟?久了之後,會變得果斷,對自己的喜好更了解。
最神奇的是,做物品及人際斷捨離的過程,自己也會跟著改變,變成另一個更喜歡的自己,生活也會更順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