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的以物易物,到如今使用貨幣進行交易,「消費」是必然存在的行為,同時也牽動國家整體經濟。但不論購買服務或商品,都會使用到地球資源,但能源終究有限,若不改變「大手大腳」的消費行為,終有一日面臨耗竭困境。為此,《機智購物生活》一書探討消費行為對個人心理、環境影響,並提出一場「思想實驗」:倘若人類停止消費,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維持人類消費習慣,需要3個地球才夠!」臺大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林子倫,長年關注並研究能源與氣候政策,提到《機智購物生活》一書:「出書時機點剛好!Right time!」
原因是作者詹姆斯.麥金諾( J. B. MacKinnon)提出「停止消費」思想實驗,倘若再早些出版,恐怕被世人視為天方夜譚,但由於2020年世界歷經Covid-19疫情造成經濟停擺,熱鬧街頭杳無人煙、各項交通工具停駛、商業與工業暫時無法運作,讓停止消費的提議似乎出現可能性。
根據統計,當時全球減碳高達7%,雖然因為這場疫情,人類社會也付出相當經濟、生命代價,但從這件事可看出,透過某些契機減少消費約5%~10%、運用視訊科技取代實體移動、嘗試另一種生活方式等,成為「現在完成式」或「正在進行式」。
林子倫強調,消費者困境在於有意識到過度消費問題,只是由於每個人對生活品質要求不同、日常壓力大,犒賞自己並沒有所謂對錯問題,惟是否能思考不一定透過大量購買達到此目標。
從企業主角度而言,消費者減少購物並不代表企業停止成長,甚至從循環經濟中,可見新的商業模式與機會。林子倫舉例知名品牌Patagonia,其公司透過廣告行銷呼籲消費者「不要購買新衣服」,並發展修補衣服、二手衣流動的商業模式,反而賺進更多利潤,品牌理念得到消費者認同;從此案例可知,創造維持環境與獲利的雙贏,是一項可行的策略。
而政府則可透過政策著力,例如訂定奢侈稅、消費稅政策,讓購買、消耗較多資源的人,付出相對應的代價,還能進一步協助尚未滿足基本需求的人,讓不公平的社會逐漸趨於公平,也是國家的功能。
最後,林子倫也指出,台灣糧食自給率約3成左右,意味有7成食物為外來,碳足跡相對更高,因此學校、企業、社區等組織發展都市農業,或透過「有意識的消費」降低環境負擔,都值得受到肯定與鼓勵。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機智購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