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想追求快樂,為什麼卻老是受到其他情緒影響?本書正提供讀者解答,快樂與不快樂都是大腦為了生存釋放出的激素,只要重新建立習慣,就能改變大腦布線,營造快樂生活。
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主張「快樂是人生的目的」,我們一生都在追求快樂,這是一種心情、感覺,聽起來是主觀的情緒狀態,又如何跟科學沾上邊?
其實,隨著醫療科技與實驗方法的進步,尤其是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的運用,科學家得以觀察各種腦部傳導物質與人類腦部活動,進一步證實神經傳導物質在人類情緒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教授布魯寧所著的《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提升血清素、多巴胺、催產素、腦內啡》一書,就是以先進的腦神經科學與演化生物學為基礎,深入探討四種會影響我們情緒與行為的神經化學物質,以及我們該如何掌握這些物質的特性,來建構大腦的快樂化學通路,做自己快樂的主人。
理解大腦「情緒」調節系統
布魯寧將這四種快樂化學物質定義為尋求被人尊重的血清素(Serotonin),勇於探索的多巴胺(Dopamine),愛護子女、配偶甚至擴及群體的催產素(Oxytocin),以及在受傷時暫時掩蓋疼痛,讓人得以逃至安全處所的腦內啡(Endorphin)。
本書開宗明義地闡述我們的大腦是經演化而來,以生存作為主要的目標,因此當我們做出符合生存的行為,大腦就會釋放快樂化學物質來獎勵我們。但為了生存需求,這些化學物質釋出後旋即關閉,讓大腦回復中性狀態,並持續偵測四周環境,為下一個挑戰做準備;一旦發現可能的威脅,大腦就會釋放皮質醇,啟動警報系統,讓你覺得不好過,直到你採取行動來舒緩這種情緒為止。
此外,人類還有肥厚的大腦皮質,可以「未雨綢繆」,甚至想像出尚未發生的危險,讓我們有時沒事也瞎緊張。這些複雜化學物質的互動,也就是為何我們的情緒會有高低起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