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一句「回家吧!」讓我想起離開了許久的爸爸。
任一時代,都有一群流離的人,他們的故事,該被訴說下去。
昨天回嘉義給爸爸上香,爸爸在三十年前的兒童節離開我們,三十年興衰,不只台灣改變很多,整個世界都變了。
爸爸過世前,最掛念村子的拆遷。他是村長,知道幾戶因為身分問題,沒辦法分配到新房子,擔心未來這些老友該上哪住?
當年眾人離開家鄉到台灣,在村子裡住了多久、違建就有多少,而且家裡人愈多、違建蓋得愈高,畢竟誰都沒想到會在這小房子裡生養一代又一代,當然引發很多衝突,大事小事,都是村長的事。
這家搭根竹竿,戳到了隔壁老太太的頭,要找爸爸主持公道;那家在空地砌堵牆圍院子,兩家整天吵,也來找爸爸;爸說,那再砌道牆隔開,這樣你看不到他、他看不到你,剛好。
當我看到對岸中央台連續劇《人世間》主角住的「光子片」老街坊,窄巷破瓦,心裡猛然一震,太像我們村子。這戲雖是官方主旋律,卻帶著誠意處理文革與歷史的矛盾,實屬難得。
劇中人也顛沛流離,幾十年歲月,有的成功、有的失意,聽到劇中老爸爸的一句「回家吧!」立刻想起我爸。所謂人同此心,曾與所愛分離的人都能懂;難怪我媽看到烏克蘭難民新聞,總是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