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樹上的巨無霸

樹上的巨無霸

吳寶春

生活消費

攝影/ 余奕賢

1313期

2022-02-16 15:45

住在台東市的朋友某天跟我說:「很奇怪,十幾年來吃過台東多處釋迦,就屬卑南那邊過了綠色隧道的釋迦特別好吃,明明是同一塊水土。」閒聊的這句話特別引起我好奇,當然前往一探究竟。

位於卑南溪與太平溪兩溪環繞、海岸山脈山腳下的賓朗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形與氣候──雨量較少、砂石土壤、日照不劇烈。林登基的家族,三代前便從台南學甲遷來定居至此,世代務農。比較特別的是,林登基的農場已經實施草生栽培三十五年,土壤汙染低,這在全台拚搏農產品高產量的上個世紀,是相當罕見的。為什麼這麼早就有這個信念?他不好意思地回:「年輕時有在吃檳榔,吃了幾年後發現,有噴除草劑的檳榔,纖維較粗,不用除草劑的檳榔比較細嫩,讓我相信不使用化學藥劑比較好。」說完他便起身,帶我去他的農場繞繞。

 

佛系管理  自然生態豐富

 

走在林登基的果園,一點都沒有一般果園密集種植的「氣勢」,我們沿著緩坡走在園中,與過去我所見過充分管理的釋迦果園不同。之前見過的釋迦不僅排列有序,連枝條延展的方向也一致,方便生產者採收。而林登基的果園則讓果樹自然生長,每一片葉都比臉大上許多,讓我驚呼連連。他說:「是為了給果實適當遮蔭,我們沒有積極管理。」

 

以海岸山脈的山泉水灌溉、不密集種植、順著山勢錯落,中間還夾雜幾棵美人柑跟芭樂樹,他笑說:「在果園工作會口渴,懶得下山的時候,就可以採來吃。」從他的言談間,很容易清楚感受到生產者與大地間和諧相處的自在與滿足愜意,坦白說還真有點羨慕。

 

我踩在如地毯般鬆軟的田間,嗅著草香,不除草也不噴藥是希望增加土裡的有機質,也藉此孕育出友善的生態棲息空間,有多樣性的昆蟲,才有健康的生態鏈

 

三十多年來堅持的成果,蜘蛛、瓢蟲、蝶類與蜜蜂等都自在地在園內穿梭。「現在我跟兒子一起管理,又有四代誕生,維護自然生態的想法更強了。」林登基說。

 

果園走到一半,林登基腰一彎,帶我來到另一塊坡地。我一看到果樹便「哇」地驚呼了一聲,好幾顆碩大的釋迦結在樹上,幾乎快跟孩童的頭一樣,葉片也更大,我彷彿進到巨人國的果園般瞪大了眼,直呼不可思議。

 

碩大水蜜桃釋迦  果肉清甜 

 

「這是新品種水蜜桃釋迦,四年前才開始試種,是初問世的新品種,有著鳳梨釋迦的外皮,大目釋迦果粒般的果肉,籽也比較少。」台東大學資管系畢業、前幾年返鄉協助父親林登基管理的林庚瑾說。

 

釋迦是個高甜度、完熟速度又快的水果,甜度高達二十四度。近年因國人對高甜度水果接受度逐漸降低,帶著自然酸甜韻味的水果開始受矚目,幾年前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所的研究人員將新品種種在幾個地區測試,就屬林登基所屬的地區狀況最好。

 

「會稱水蜜桃釋迦,是因果肉清甜爽口,帶著桃類的肉感,甜度也比其他釋迦低,果肉中帶著滿滿清甜果汁,冰過後相當好吃。許多客人初次購買時懷著嘗試心情,結果一吃成主顧,因數量不多,客人深怕搶不到,甚至開車子來載。」林庚瑾笑著補充。

 

我小心翼翼地捧著剛從樹上採下來的水蜜桃釋迦,回家冰鎮後趕緊切開來品嘗,一入口,高雅清甜的滋味竄遍口中,讓我想起童年,媽媽有時帶釋迦回來,我迫不及待地藏在衣櫥裡,想讓釋迦快點熟,結果有幾次釋迦裂果,衣櫥內都是釋迦果汁,被媽媽懲罰的回憶。小時候的大目釋迦用手掰開便可吃,鳳梨釋迦肉Q適合切片吃,水蜜桃釋迦果肉細緻滑嫩,適合用湯匙吃。現在的我,一邊用湯匙吃著水蜜桃釋迦,一邊回想童年,真是甜蜜

 

釋迦

又稱番荔枝,400多年前由荷蘭人自南美洲引進台灣,喜愛溫暖乾燥的環境,目前全球種植面積以台灣東部居冠,且不斷進行品種改良。(攝影/余奕賢)

 

山耀農場 
地址:台東縣卑南鄉賓朗路510巷26號
電話:0921-960-272

延伸閱讀
最堅強的溫柔
最堅強的溫柔

2022-01-12

果肉橙黃甜香、種子嚼如菱角 榴槤蜜不是榴槤,推動都靠這位「不老農民」
果肉橙黃甜香、種子嚼如菱角 榴槤蜜不是榴槤,推動都靠這位「不老農民」

2021-12-15

燦陽下的溫柔玫瑰
燦陽下的溫柔玫瑰

2021-11-10

有一種夢想是堅持
有一種夢想是堅持

2021-10-14

樹上的月亮
樹上的月亮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