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準備迎來5年最強颱風,強颱璨樹上午中心位置已抵達鵝鑾鼻的南南東方約20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13轉20公里速度向北前進,由於結構扎實,颱風中心通過的地方風雨強大。
每逢風災,氣象局以電腦預測颱風動向,並用精美的颱風動向圖警示民眾,透過網路和電視即時關心颱風動態和警報,已是現代人生活記憶;近年,更因手機使用普遍,政府防災警訊針對國家級的警報及景訊通知,也會經由4G系統以簡訊即傳送至用戶手機。
在過去,在沒有電視、電腦的時代,颱風來襲前要如何通知民眾天氣資訊並提出警訊呢?
募德醫院在140年前的打狗 升起台灣第一面氣象預告旗
台灣各項颱風警報信號、警報單及傳遞方式經歷多次變革。最早可追朔的暴風警報,來自於1880年左右的打狗(今高雄)。
當時英國傳教士在慕德醫院以風雨針(今水銀氣壓計)觀測天氣變化,依據1883年(清,光緒9年)「慕德醫院風雨色旗」文件,當天氣有變化時慕德醫院就會在屋頂升起不同圖案的旗子告知打狗及週邊的居民、漁民與漁船的危害:當強風大雨將至,醫院會懸掛起方型旗;若是颶風將至要小心提防災害則有菱形旗;天氣平和時則會在三角旗上加上四角旗,四角旗的中央有時字圖案。
圖說:慕德醫院的風雨色旗
一直到1896年(清,明治29年)台北測候所成立,還曾仰賴慕德醫院將打狗地區天氣情況,使用打狗郵便電信局的公共電信處理發送至台北測候所。
隨後在日治時期,臺灣總督總督府在滬尾(今淡水)設立暴風警報信號標,從1897年11月開始實施,當台北測候所接到暴風警報後,立即升起信號警示,直到警報解除後才卸下。日本人隨後將氣象觀測擴大為「氣候觀測網」,在安平(台南)、打狗(高雄)、頭圍、蘇澳等港口陸續都有設置暴風警報信號,直到1902年,台灣有15處港口的官署都配合懸掛暴風警報。
圖說:基隆辦務署水上支署建築旁的暴風警報信號標
昔日以肉眼觀天、電報解碼製氣象圖 小學生課本也教辨識暴風警報
「原台南測候所」為亞洲僅存最古老的近代氣象測候所,已有120多年歷史,在2001年「台灣南區氣象中心」成立後已退役,現為國定古蹟。
參考昔日建築結構,測候所以「風力塔」為中心,經過外部通道後到達外圍的6個工作室,依序為觀測室、預報室、所長室、通信室、地震室和值班室。而測候人員則不論晴雨都要登上風力塔以肉眼觀察雲量、形狀與能見度等,還要讀取日照計的資料,在颱風登陸前夕則要懸掛警示旗幟。
昔日觀測人員每隔3小時必須觀測氣候一次,加上每天上午9時、晚上9時也各觀測一次,一天總共計觀測10次,每次觀測後,將記錄在觀測簿上,是分析氣象及提供天氣預報的數據來源。
當時,每個測候所氣象資料的傳輸,多用無線電報收發,測候人員將接收到的資料解碼後,會將各地的數據與符號填入地圖,完成一張全台的氣象圖。因為科技不發達、圖全由人工繪製,繪成一張圖要耗費上數小時,一天只會有一張氣象圖。
有趣的是,依據1913年(日,大正3年)「公學校用國民讀本」內容,當時就有教導小學生認識測候所上的颱風信號標,氣候警示是國民教育的內容。
圖說:摘自「公學校用國民讀本」的暴風警報信號標圖
民國時期將暴風改名「颱風」 最早颱風警報單為海斯特颱風
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延續日本時代的警示方式,不過標示的表示方式做了數度的微調,將日、夜用的顏色燈號做了調整;隨後在1952年(民國41年)將「暴風」正式改名為「颱風」。
直到2002年,交通部公報,修正「氣象預報28警報統一發布辦法」草案總說明,因資訊傳播媒介發達,傳播管道多項且即時,故刪除不合時宜的信號標誌條文,各地氣象站等不再懸掛颱風警報信號標誌,修正條文並於隔年9月發布並施行,長達百年以信號標警示颱風的方式走入歷史。
至於台灣現存最早的「颱風警報單」,依據氣象局資料庫房資料,為1953年(民國42年)1月的海斯特颱風,警報單中詳盡記載颱風的次號、發表時間、颱風種類、中心位置與行進方向,其中連行進速度、最大風速、路徑圖與暴風半徑等颱風動態及警戒事項均有詳盡記載。
當時次號的用法雖然與現今不同,但手繪的警報單呈現方式已與現在的颱風路徑圖類似。
圖說:1953年的颱風警報單
圖說:1959年的颱風警報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