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擁有更多獨處的時刻,此時的人們,更需要氣味的引導,轉換生活的氛圍,而香氛就是最佳的輔助工具。
看調香師們如何透過不同香氣,形塑風景、營造芳香療癒的環境,增添生活的儀式感。
調香師/
召喚童年烏龍茶香記憶
擁抱生活靈感
近幾年在台灣才愈發蓬勃的香氛市場,讓芳療逐步走進台灣人的生活,但調香師在台灣仍屬新興職業,更不用說擁有國際認證的調香師,少到幾乎可成「珍寶」。而被人稱作是梨鹿老師的何承涵,正是法國前四大香料香精公司奇華頓(Givaudan)香水學校創校七十多年來,首次被錄取的台灣第一人。
記憶,將她推入調香世界
何承涵回溯對香氣的啟蒙:「可能是因為父親喜歡玩精油的影響,所以姊妹倆都對香氣很有興趣,小時候住在南投中興新村,回家路上,鄰居栽種的七里香、夜來香,以及常跟父親去南投茶廠聞到的烘焙香,都充滿於生活之中,形構成記憶。」
而這些嗅覺,最終也孵化成何承涵在香水學校的畢業作品靈感,她發揮實驗精神,調製出令法國人也驚豔的烏龍茶香水。
談到立志進入調香世界,主要是受到當時為調香師培訓生的姊姊影響,但調香師的修業之路豈是短時間能完成,既然沒有從年輕時學起,最好的打底方式,就是進入大公司附屬的香水學校,以培訓生身分藉由內部訓練獲得經驗。她花八個多月準備,打敗上千位競爭者,擠進每年僅錄取一、兩位培訓生的香水學校。
關於調香師的工作,何承涵認為就像是介於科學家和藝術家之間,需要兼容理性與感性。「熟記氣味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也要了解各氣味的化學成分,有些味道不見得好聞,搭配後卻能創造令人驚喜的氣味變化。」
何承涵也解釋,調香師的工作並非調製香水而已,還有更多工作是調製日常用品的香氣,像是沐浴乳、洗碗精及室內香氛等,絕對不是一股腦兒東加西減,需要通曉各香味的特性,才能鋪陳舒適宜居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