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長的年代,台中梨山是遙不可及、相當高峻的地方,從屏東出發到山上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即使我現在已近中年,舟車時間也已省去一半,但對梨山的印象仍舊停留在「又高又冷的山、山上都是梨樹,還有美麗的姑娘」這樣的概念。
「唉呀梨山早就不是這樣了啦!」住在台中的朋友笑著說。去年十月底,趁著天氣轉涼,朋友聯絡了住在山上的農民,我們驅車上山,看看現在的梨山是怎樣的樣貌。
氣候變遷 帶來一山繽紛
車子蜿蜒上山,地景樣貌也漸漸不同,連棟房屋不斷向後退,漸漸變成連排的樹木,空氣也愈來愈涼。四個小時後,我們終於停在阿忠的果園門口,以地勢來說,應該在山的肩頭上,我左顧右盼,梨樹零零星星地結著果,沒有見到滿樹的梨,倒是紅通通的蘋果掛滿樹頭。
「在我父親和爺爺那個年代,梨山真的滿山都是梨,我接手後,地球開始暖化,梨子的著果率變差,我便開始多樣性種植高冷果物,梨、蘋果、李、甜柿,園裡都種,讓作物輪流生長。過去我們果園九成都是梨樹,現在大約三成,每年十月到十一月是梨山蘋果正好的時候。」祖父一甲子前從雲林西螺移居梨山,定居在海拔一千七百公尺的高度,如今已傳承到第三代的鍾文忠說。
鍾文忠與妻子黃潔璘兩人住在山上照顧果園,鍾文忠話不多、講話直白;黃潔璘則笑容滿面、熱情主動,但論及照顧果樹,兩個人可都相當堅持原則且呵護。
「現在水果都重甜度,蘋果因會散發香氣,又香又甜很容易引來蟲叮,我很注重農藥殘留的問題,每年都會做近四百種的農藥檢測,加上我不喜歡打農藥,賣相自然差了一點。」鍾文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