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潮州職人町

潮州職人町
藝術品和木頭組成的咖啡館極優雅。

蔡佳玲

生活消費

攝影/陳弘岱 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

1258期

2021-01-27 15:23

不常被提起的屏東潮州小鎮上,有一群民間高手隱居,從用的可可、吃的火龍果、玩的觀賞魚,到書上讀的字和融入美學的咖啡,一位職人,一生懸命,一雙雙獨特專注的眼神,讓被遺忘的土地曖曖發光。

廣闊的森林、幽靜的人工湖,還有綠蔭扶疏的綠色隧道,潮州鎮,這個屏東縣人口數第二多的行政區,地處縣中央平原,過去曾是旅人「過站不停」的偏鄉。這裡有出名的燒冷冰、鄉間藏果園和魚塭,地理條件極佳、蘊藏豐富資源,以農漁著稱,育種達人樣貌千萬種,卻深藏不為人所識。

 

二○一五年,台灣好基金會來到潮州駐點成立辦公室,與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聯手啟動「大潮.南扎根計畫」,從小學開始,一步一腳印扎下教育的樁,又打開探照燈,發掘潮州農漁職人的好。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都是出身屏東潮州、南州的鄉下孩子,兩人是催生計畫的推手,帶著回饋鄉里的心,幾年來陸續在兩鄉鎮小學導入教育訓練,基金會推出的「2020潮.旅行」等在地遊行程,更讓埋頭苦幹的職人被看見,大夥用雙手拚出的實力,訴說南台灣小鎮之美。

 

前CEO跳進可可奇幻旅程  巧克力做美妝攻海外

 

高聳的檳榔樹叢下一陣騷動,曾任外銷公司CEO的洪誼靜,伸手踮腳、昂首扭腰,在與她個頭差不多高的可可樹群間遊走,探查生長狀況,「我在接觸可可的這條路上,碰到的都是可愛的農友,沒有討厭的人,讓可可顯得更迷人。」談起可可,洪誼靜臉上永遠帶著一抹笑,多年前因病回鄉休養,意外踏上這段可可的奇幻旅程,是人生的省思,也是故鄉送給她歸途尋根的禮物。

 

洪誼靜

沒有農業經驗的洪誼靜,從零開始認識可可的生長和培育,闖出一片天。

 

回鄉養病  竟開啟務農人生

 

在回潮州定居前,洪誼靜經商常往國外跑,回家長住感受鄉間慢速的風景,以人文風土淬鍊心志。她說:「以前都只想到自己,生病後想留下一些價值,希望做的事可以對某些人有意義。」見她徬徨失落,農友陳丁瑞伸手指引出口,「瑞哥邀我到他的果園喝茶、曬太陽,大自然有療癒的力量。」

 

公務員退休的陳丁瑞,在自家八分地的園裡,利用樹種高低差種植檳榔、可可樹、茶花、松柏類樹種,當時屏東可可在國際上漸漸打開知名度,深諳台灣農業得開闢外銷市場,農民才不會被剝削,他希望有外銷背景的洪誼靜出面推一把。

 

洪誼靜做過電腦、球具外銷,就是沒接觸過農業。認識可可,她從林間管理開始,以自然農法培植可可樹,將修剪樹枝當做瑜伽。

 

「輕薄短小又常溫的東西最適合外銷,國外大廠也有美妝品用可可脂當主原料,市場上正可和大眾做出區隔。」從使用者身分轉做研發,技術上橫越鴻溝,她找上美和科技大學生技系合作,理出可可脂和可可萃取液是製作美妝品最重要的成分,果仁蘊藏最多的多酚黃浣醇與油脂,萃取液則須將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果莢打碎提煉,慢熬一年多,終以「林后可可」之名推出首款乳液,再開發修護霜、口紅、面膜等美妝品。

 

可可獲獎、打進亞馬遜電商

 

可可品質好壞的重點在含油率,林后可可園的果樹栽種近八年,就像人體最精華的二十歲,產量、油脂含量最高,更獲得「二○二○年ICA世界巧克力大賽」亞太區可可脂類原料銀牌。獲獎的可可來源除了自種的八分地、七百棵果樹,洪誼靜還收購周邊小農們約六甲地、三千棵可可樹,「一開始農民聽到可可要做美妝品,看我的眼神都很懷疑。」

 

產品上市,消費者也有疑慮,「客人會問巧克力擦在臉上,會不會被螞蟻咬?」面對一張張狐疑的表情,她意志樂觀不移,「只要有一種產品做很好,就可以禁得起時間考驗,總會碰到某個國家的有緣人看上我的產品。」

 

如今,林后可可不僅打入美國電商亞馬遜,日本、越南也有新客戶,甚至培養出愛用者,雖然還在成長期,洪誼靜很有信心,一趟可可奇幻之旅改變了她的人生,也讓屏東可可的價值換裝外銷國際。

 

可可口紅

可可口紅目前推出兩色,是賣最好的外銷產品。/ 面膜、修護霜等可可保養品,累積出一批老顧客長期回購。

 

可可

果園裡現摘現剖的可可,嘗得到滑順酸香的滋味。

 

林后可可園
屏東縣潮州鎮三星路38號
08-788-0608
另有可可園套裝行程,請電洽

 

齒模師業顧粉紅佳人  人工授粉催生粉色火龍果

 

晚上八點,彩虹玉生態農場裡的照明燈亮得發燙,成列的火龍果果樹在燈照下張牙舞爪盡展姿態,隱藏在莖葉叢中的花苞,隨著分秒的繞行緩緩開放,看準良辰已到,園主陳坤信走進果樹間上工,他以水彩筆將附著在每朵花蕊上的花粉輕輕撥落入杯,先將收集而來的花粉搖晃混合之後,回頭再取筆沾粉,重新一一抹回花蕊,以人工模仿蜜蜂的授粉方式,讓火龍果花交叉授粉,提高成功率。

 

火龍果的花苞只在夜裡開花,花期從八點綻放至隔日清晨,僅只一夜。陳坤信說:「粉紅色果肉的火龍果,因為自然授粉的果實較小,因此須以人工來穩住品質。」兩分地的粉紅色火龍果「粉紅佳人」,總計可開出五百朵花,每二十天就須人工授粉一回,全年產果。

 

陳坤信

為了和別人不同,陳坤信潛心研究粉紅色火龍果的種植,成功外銷。

 

火龍果園

夜裡的火龍果園燈火通明,準備迎接即將綻放的花朵。

 

昔種檳榔  同中求異拚出路

 

從職業齒模師轉行當農夫,白天做齒模、晚上顧果園,磨成雙主業,當年已有四十多歲的陳坤信,在中年選擇迎接挑戰做改變,全因為不捨歲數已大的母親日日「瞎忙」。他說:「媽媽種的檳榔沒賺之外還常賠錢,已是黃昏產業。」

 

健康意識提高,市場萎縮更競爭,打聽到中南部種的火龍果價錢好,陳坤信索性慢慢將作物轉型,再同中求異,「大家種紅果,我就種粉紅色的,不要和別人一樣。」他將八分地的檳榔樹挪出一分試種,分散風險,也藉此過渡期學習農業知識。

 

「『粉紅佳人』容易得潰瘍病,因為種植門檻高,市場上少見。」每年四到六月,陳坤信只在樹上留下少量果實,讓果樹半休息、半生產,再使用微生物菌種照顧根部、葉面,求質不重量,「夏天太熱,要讓果樹負擔變小,像在照顧人的身體一樣,降低引起症狀的機率。」草生栽培不灑農藥,所以勤於除草當作植物有機質肥料,相對重要。

 

清脆香甜  粉色果實新寵兒

 

在陳坤信的果園裡,由紅、白肉交雜改良的粉紅佳人,果形中間圓、前後長,重達七百到九百克,脆度高,甜度更媲美紅果,可達二十二度,不僅獲得農糧署產銷履歷認證,清甜的粉紅果實深獲香港人喜愛,年年外銷,價格是紅果的兩倍。

 

門外漢入行,肯學習也靠天分,「我在農業大學學到基本知識,和農友交流幫助很大,另外也上網學行銷、包裝、管理,每年觀察市場價格做產季調整。」一開始他學用化肥,成本高、售價卻低,隔年學習生物性管理,迎合市場需求,陳坤信笑說,務農之後,才知道經營農業的學問並不簡單。

 

歷經幾番栽種調整,現在走進八分地的果園,可見粉紅色、紅色火龍果、山竹,還有源自越南的牛奶果錯落園間生長,若遇上火龍果的開花期,數千朵的白色花朵,將在夜裡依序綻放。「在自己的農場工作,心情特別好,度過難關會很有成就感。」徜徉果樹花海中,陳坤信拚出潮州農業過人之貌。

 

火龍果花

只開一夜的火龍果花,須經人工授粉才能提高結果率。

 

火龍果

「粉紅佳人」果肉粉嫩,甜度可媲美紅色火龍果。

 

彩虹玉生態農場
0952-695-375
另有火龍果園套裝行程,請電洽

 

水產玩家養出百種珍奇魚  豐富台灣魚單

 

晃眼三個小時過去,坐在魚缸前的劉譽羲,一雙眼睛仍緊盯著水中魚不放,思量著有什麼異狀,「要把魚養好靠經驗,不是什麼很有難度的事,管理很重要。」他一派輕鬆的態度,得自花十幾年養魚累積而來的經驗值。

 

他從國小就對觀賞魚感興趣,求學都念水產養殖相關科系,退伍後把養魚當事業,日做十五小時也樂此不疲,還一舉獲得百大青農的頭銜。劉譽羲說:「沒想過成功,養魚原本就是興趣。」

 

仰賴著大武山下蘊藏的豐富地下水,屏東水質佳、汙染少,冬天又比北部短,每年從這裡「游出海」的熱帶觀賞魚,占了台灣外銷數量七、八成。劉譽羲說:「每年都有新的魚出現,看不完!」遇上台灣找不到的品種,心就給撓得癢,「進口成功就能增加台灣魚單。」

 

三甲地的魚塭裡,白得發亮的泰國白金蝴蝶龍鯉、金黃色魚身上繡著白點的南美洲白子白珍珠劍尾異型,都是劉譽羲成為台灣首位繁殖者的案例。現更專心繁殖小型魚,從常見的金魚,到嘗試多年才成功的白子白珍珠劍尾異型,破百種魚售價從幾塊錢到上萬元都有。「看魚生出來又夠量,很有成就感!」依循目標前行,劉譽羲踏實築夢。

 

劉譽羲

劉譽羲從小對魚兒有極大的熱情與興趣,自行創業培育出不少特別魚種。

 

白金蝴蝶龍鯉

白金蝴蝶龍鯉的純白色魚體,在水族箱中格外搶眼。

 

昭和龍鯉

昭和龍鯉紊亂的斑紋很漂亮。

 

劉譽羲

劉譽羲一手管理的魚塭,成為他的個人遊樂場。

 

青和興業
0934-181-176(產品僅供應出口商、中盤商,不供零售)

 

數學老師燃藝術魂  打造日式美學咖啡館

 

即使人已經走進屋內,還是很難相信在潮州這個「台味」十足的小鎮上,竟然有一座日本江戶庭園,裡頭還藏著一間日式咖啡館。

 

陶瓷、繪畫、編織、彩繪玻璃,在三平珈琲眼目所及的藝術品,全是楊文正和日本妻子上野壽江兩人的創作,「我就是要做美的東西,不管是不是藝術,我要做自己,過快樂的日子。」和楊文正聊天,時間永遠不夠,他從自己的咖啡館、人生經驗聊到生活美學,對答如流的思緒,反應飛快直接。

 

數學老師出身,移居西班牙後開始接觸藝術,待了十多年的異鄉,到最後連楊文正自己都懷疑,「我對西班牙的食物、景色都不抗拒,會不會上輩子是西班牙人?」二○○六年回鄉,重拾教職後仍不忘創作,作品風格童趣、典雅不一,唯獨乾淨的線條是他的鍾愛。楊文正也曾辦畫展、領人讀詩,和妻子一起創立的咖啡館,更在每個角落擺上作品,像是夫妻倆專屬的美術館,用空間氛圍堆砌美學。

 

這間咖啡館賣好食醇飲之餘,也藉由藝術散播資訊,從開幕至今,他每個月發行《三平新聞》畫報不曾間斷,內容收錄潮州的新聞、舊訊、老屋愛惜之道、如何增進美感等愛鄉議題,以獨特的筆觸描繪小鎮生活,免費索取。「每次畫都是鼓勵自己,要追求美感就要做徹底。」楊文正希望三平珈琲是貯存豐富種子的穀倉,每人從這裡離開都能帶一些種子回去,種在自己的稻田上,讓美學在生活中生根發芽。

 

彩繪盤

自製的彩繪盤成為咖啡館內的展示品。

 

楊文正

熱愛藝術的楊文正,回到家鄉開咖啡館,美學創作靈感仍然源源不絕。

 

三平咖啡

店裡提供的餐食,從食物到擺盤都很有日本味。

 

三平珈琲
屏東縣潮州鎮育才路86-1號
08-789-8363

 

兄弟檔守住老派浪漫  兄弟檔守住老派浪漫

 

一手拿著裝鉛字的木盒、夾著須撿集的文件,一手在鉛字櫃中上下尋找,老派印刷廠的忙碌日常,是方仁譽、方政譽兒時放學,幫忙趕急單的課後活動。

 

豐文印刷廠昭和四年已有地圖記載,創立近百年,廠內就像一座「字典庫」,依照部首、筆畫、字級、字體分門別類將鉛字上架,方政譽說:「從小跟著爸媽學,很多學校、政府機關都是我們的老客戶。」從幾十、上百本的學校講義、農會預算書,到千張喜帖、萬份病歷表,訂單自潮州遍及來義、大武,隨著電子化的變革,小印刷廠的繁景雖已不復見,兩兄弟仍然固守養活一家大小的根本。

 

「以前傳單上最常在一角印上公車、火車時刻表,我們會做出固定版,隨時要用就有。」方政譽回憶,以前廠裡從平面印刷到立體紙盒的訂單都接,一條龍服務,現在雖僅提供單色印刷,除了較多訂單來自眼鏡吊牌,老客戶的檔案家裡都有,沒了大廠的繁文縟節,效率好,大家有需求也一樣往這裡跑。

 

店裡一台具有五十年歷史的活版印刷機,過去是製作運動會賽跑號碼布的利器,工廠得去布莊選粗布,再由人工費時換號慢慢印。如今活版印刷機、燙金機、裝訂機等老臣雖已退休,卻仍在旁待命,成為學生校外教學的觀摩器材,在老廠裡延續不一樣的時代使命。

 

豐文印刷廠

方仁譽(左)、方政譽(右)一個負責業務、一個顧門市,接手爸媽(中)的家傳印刷廠 。

 

活版印刷機

活版印刷機以鉛塊版模組合夾緊虛線片,用來壓印騎縫線,為摸彩券等上方可見的虛線。

 

鉛字

密密麻麻的鉛字,考驗撿字人的眼力。

 

豐文印刷廠
屏東縣潮州鎮建基路118號
08-788-2047

延伸閱讀
職人魂鐵板燒
職人魂鐵板燒

2021-01-20

木作職人 家傳工藝木頭  轉彎出把戲
木作職人 家傳工藝木頭 轉彎出把戲

2020-04-15

美如歐洲小鎮 屏東職人町老屋新生挺青年逐夢
美如歐洲小鎮 屏東職人町老屋新生挺青年逐夢

2019-10-15

享受吧!職人手釀酒
享受吧!職人手釀酒

2019-09-25

收藏職人對產地與烘焙的堅持  維也納最講究的精品咖啡在這裡!
收藏職人對產地與烘焙的堅持 維也納最講究的精品咖啡在這裡!

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