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台灣各地培養許多不世出的木作家,他們不論科班出身,或是在家自學的興趣者,以一套刀子、一把鋸子、一把夾具,憑著一雙在時間裡磨練的手,完成一件件收藏級的創作。沒有專業機械設備,也許沒受過正規訓練,木作家用實際行動打破大眾對於木作的長久迷思,證明了純粹熱愛才是成就非凡的動能。
不棄材的生存之道 細木作大師 閻瑞麟
走進閻瑞麟的住家兼工坊,眼睛尚未適應從刺亮室外走進屋內的黑暗,卻先嗅到一股多種木頭混合成的撲鼻馨香,等漸漸能看清楚屋內,才發現屋裡好幾個房間全堆滿了木頭,鋪天蓋地自成一個宇宙,而木作家閻瑞麟身浸在自己的創作時空,一待就是二十年。
多年來閻瑞麟低調創作,默默自成大師,在台灣木工界雖少為人知,可是閻瑞麟(Jui-Lin Yen)透過作品說話,在無國界的網路上播名。他那令人印象深刻的魚群、飛鳥、小人偶……吸引世界各地的木工愛好者,他們在無國界的網路上交流,訝異於台灣這個東方國度竟可有如此呈現。
三十歲以前的閻瑞麟在廣告公司上班,台北復興美工(今新北復興商工)畢業的他嚮往純粹創作,但在廣告公司待久了,工作的商業性質愈來愈重,美術底蘊卻逐漸稀薄。思索著後浪壓迫前浪的業態,閻瑞麟希望找到一輩子都可以安然創作的領域,他發現木頭愈陳愈有價的特質似乎很適合自己。
閻瑞麟的工作室就在住家一樓,滿是工具與木料,渾然自成一格。
童趣引靈感 找出木頭本性
大約摸索了四年時間,閻瑞麟終於下定決心棄離廣告業,成為一名家庭煮夫兼木工創作者。
他潛心木作多年,初期從小件木刻到大件家具無所不做,而他真正被人廣泛認識,則是他從女兒的塗鴉得到靈感創作的一系列公仔。若是用閻瑞麟這三個字搜尋,馬上跳出來的就是那張網路瘋傳的集合照。
一個個奇形怪狀的小人偶,有的狀似刺蝟或釋迦,有的蔬果屬性或南瓜或洋蔥,各自擺弄動作如招手、舉重、游泳或裝沒事……,貌似宮崎駿電影那幕少年背著魔法公主越過森林時,在旁擺頭晃腦尾隨的小精靈。
長久以來,閻瑞麟自生活提取靈感,把創作當成一種容器,裝載自己與孩子的成長回憶。這使得他的作品看來很純真又溫暖,很像孩子的畫。
是創作也是實用物的〈臉〉,大概是世界上最多表情的砧板了吧。
童趣的〈小小人〉公仔是閻瑞麟最廣為人知的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