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是替消逝的時光留下見證最常見的方式,想傳達與眾不同的紀念意義,除了將照片轉印成各種制式化的生活用品,創作者運用不同媒材,客製化地複製獨特回憶,讓一張畫面背後蘊藏的故事,經過手作細作,增添了幾分美感與溫度。
手工刺繡 以針代筆 繡出有靈魂的輪廓
層層交疊的山巒,青翠植被掩著棕黑坡皮,一縷純白雲霧在峰間飄散,山前湛藍的湖水邊,鋪滿蒼灰礁岩。一張照片顯現的山水層次和色彩,透過一針一線緩緩密縫,一幅飽滿厚實的刺繡風景,任誰看了都忍不住捧起細細端詳觸摸,感受繡線扎實溫厚的觸感。
午後的窗外下著傾盆大雨,盧冠伶扭開了工作室內的幾盞燈,獨自坐在長木桌前提針穿線,低頭垂落的長髮掩住了半邊臉,隨著她靈敏的手上下繞出圓,分針、秒針彷彿也比平時更規律地跟著轉圈。
「將照片轉換成刺繡作品,隔著距離去觀察、呈現,這個轉化的過程就是一種寫生的方式。」先觀察,再慢慢消化接收到的畫面,這種慢速的沉澱,正是盧冠伶本身個性的寫照。
臉上擺動脣齒述說初衷,雙手邊倚著木框自然地繡起畫,這幅上頭可見奇萊山稜、標上海拔高度的未成品,是她征服這座百岳後想留下的紀念。攝影時喜歡跑山上、海邊找畫面,著手刺繡,她順勢將影中美景延伸當素材,兩個長期培養的興趣相交乘,鏡頭化成針線,一面景的濃淡輕重,她著墨起來更顯駕輕就熟。
自身沉迷靠針線寫生,亦以「写生」之名創品牌,幫同好複製回憶。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小島打工度假時,於閒暇之餘繡做的梵谷像,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
除了山水、人像、動物皆開放訂做,一首詩,甚至將歌詞幻化成畫,在她手中都曾耐人尋味地呈現。
為了繡出好作品,盧冠伶隨著自己的節奏慢工出細活,不喜歡倉促完工。
梵谷肖像用上數種顏色的線繡出皮膚,製成具質感的另類畫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