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從嘻哈、藍調到搖滾 這群新潮人要讓世界看見台灣

從嘻哈、藍調到搖滾  這群新潮人要讓世界看見台灣

鄭閔聲

個人成長

攝影/蕭芃凱

1207期

2022-06-28 22:50

編按:第33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本週六(7/2)舉行,唱作才子ØZI曾獲金曲新人獎肯定,本屆他和金曲歌王蛋堡合作的《跑馬燈 DEATH TRIP》,一舉入圍最佳單曲製作人、最佳MV獎、年度歌曲獎3項大獎。

他說,最開心興奮的是《跑馬燈》入圍了最佳MV獎,「能夠以導演身分入圍金曲獎是我一直以來的願望!」

2018年ØZI發表首張個人專輯,獲得第30屆金曲獎6項入圍,他一舉拿下最佳新人獎,此後,蔡依林、羅志祥、楊丞琳等一線歌手,紛紛邀他製作單曲、操刀寫歌。

在美國出生、本名陳奕凡的ØZI,幾乎是命中注定要踏入演藝圈。

(原文刊載於2020/2/5,更新時間為2022/6/28)

 

二十一世紀以來,台灣流行音樂面臨唱片銷量萎縮、類型單調制式等困境。

 

直到網路科技創造出大量傳播載具,才讓有志突破的年輕音樂人得以「去中心化」,用顛覆傳統的作品,形塑新世代台灣音樂樣貌。

 

這三組嶄露頭角的音樂人,曲風、聽眾截然不同,卻有個共同夢想:將台灣音樂,推上國際舞台。

 

趕上華語嘻哈爆炸時勢  22歲走入金曲聖殿  ØZI單挑國際巨星  帶華語音樂拓荒

 

二○一七年,ØZI以藝人身分在YouTube上發表的第一首單曲《TITLE頭銜》裡有段歌詞:「一直不太懂這社會不停被灌輸的概念,把所有的追夢者手腳都銬上了鎖鏈,這概念把夢想變夢魘⋯⋯。」乍聽之下,是個找不到自我定位的無力青年,對一切「主流價值」發出開地圖炮式的怒吼。

 

但只花了不到三年,ØZI就徹底掙脫鎖鏈。一八年發表的首張個人專輯,獲得第三十屆金曲獎六項入圍,並拿下最佳新人獎。蔡依林、羅志祥、楊丞琳等一線歌手,紛紛邀他製作單曲、操刀寫歌,看不出任何懷才不遇的跡象。

 

「這三年,網路炸到一個程度,突然又多了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把次文化帶起來,嘻哈在華語世界生存這麼久,這時機點終於出來了。我是時機超準,剛從美國回來、準備做音樂,一不小心,剛好是那一波、第一批。」雙手隨語句節奏擺動,六枚戒指襯著光線閃爍,ØZI接受訪問就像在唱饒舌,但他分析自己的快速崛起,是因為「時勢造英雄」,完全沒有饒舌歌手的跩樣。

 

在美國出生、本名陳奕凡的ØZI,幾乎是命中注定要踏入演藝圈。母親是資深歌手葉璦菱,四歲開始讓他學習鋼琴、吉他等樂器;父親是知名攝影師陳文彬,從小被影像作品圍繞的ØZI,自然對西洋流行樂與影像製作產生興趣。

 

十四歲那年,ØZI把生平第一首創作歌曲,搭配簡單歌詞、照片,上傳到YouTube。這首今天他不想讓人聽見的不成熟作品,在台北美國學校同儕間獲得正面肯定,讓他初次感受「被聽見」的喜悅,並萌生以音樂做職業的念頭。

 

時勢造英雄  嘻哈黃金年代來臨

 

高中畢業後,ØZI申請上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並獲得加入韓國娛樂公司的機會。這份十年合約曾讓他心動,因當時「韓風」席捲全球,偶像團體BigBang主唱G-Dragon,又是他眼中完美兼顧藝術與流行的音樂人。但考慮許久,年僅十八歲的他婉拒了,畢竟真要出道,他希望當個有充分自主權的藝人。

 

雖然拒絕了韓團邀約,想被人聽見的欲望卻更為強烈。只接受一學期大學教育的ØZI決定休學返台,以成為知名歌手為目標,「你必須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角色,大家才會給你想要的關注,那才是大家會聽到你音樂的時候。」在他心中,出名不是目的,只是被聽見的必要條件。但也是這時候,他開始感受到夢想被銬上鎖鏈的無助。

 

他形容,過去二十年的華語音樂是由產製端、媒體、消費者組成的鐵三角,當唱片公司與創作者將千篇一律的抒情歌,透過媒體宣傳送到閱聽眾耳中,久而久之,消費端習慣的就是單一類型音樂;產製端因此認定抒情歌是唯一市場保證,進一步強化複製,最終導致整個音樂圈原地踏步。而他的使命,是成為引領音樂文化前進的那個人。

 

「我遇到的各種人、各大唱片公司,甚至我媽都說:抒情歌才會中啦,做什麼嘻哈、R&B?」ØZI回憶,自己一心想做像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德瑞克(Drake)這些人的「酷」音樂,讓華語音樂趕上世界潮流,但這樣的雄心壯志,卻到處被潑冷水。

 

「我也曾被影響,想說是不是要寫一些情歌,但寫一寫自己都覺得很奇怪的東西,fxxk that,超不酷,我為什麼要這樣憑空想像?」短暫迷失以後,ØZI還是決定做回自己真正相信的音樂。

 

拋開干擾的ØZI,遇上了屬於他的時勢。

 

生在嘻哈擁有固定市場的年代,意味著比過去更激烈的競爭。ØZI知道自己必須從個人造形、肢體表現、音樂錄影帶視覺效果、與歌迷互動的談吐,全面塑造鮮明品牌,才能讓人更把他的音樂當一回事。「要把自己塑造得非常expensive(有價值),讓大家知道明星是什麼樣子。」他說。

 

在音樂上,他則強調原創與多變,「我喜歡用的字是拓荒,到沒人去過的地方,找看看有什麼機會與可能,再帶回來,讓更多人follow(跟隨)這個狀態。這才是意義。」因此,在他的首張專輯裡,有豪氣宣示將制定新規則的《Diamond》、勾勒都會男女微醺夜晚的《B.O.》、描繪情慾的《天堂島》,每首歌都輪廓分明,可被看作獨立個體。

 

ØZI

(圖片來源/陳奕凡提供)

 

ØZI

 

顛覆華語圈  發揮影響力成主流

 

雖想顛覆一成不變的華語音樂,ØZI卻不介意挑戰抒情風格,拿下最佳新人獎後,他寫下獻給剛過世外婆的情歌《If only》。這首歌聽不見酷炫編曲與嘻哈元素,只有他的歌聲和鋼琴伴奏,再加上間奏是外婆生前對話錄音,「這是我最驕傲的其中一首歌,講的是很真實情感,不是無病呻吟,抒情歌至少要像這樣。」

 

「在這分眾市場的時代,未來不會有單一的Superstar,每一個類型都會有最上面的Superstar。」ØZI解釋,他不奢望當個「大眾」巨星,只要五%聽眾喜歡他就很足夠;也不在意四十歲以上聽眾能否接受他的音樂,只求在十八歲以下的族群發揮影響力。「未來是屬於下個世代的,我、Leo王、Julia(吳卓源)、J.Sheon這些音樂人能影響他們,未來我們就會是主流。」

 

「我想要的,是全世界的五%。」ØZI繼續分享他腦中計畫,「韓國能把流行音樂推向國際,台灣應該也可以。要當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我的競爭者會是Justin Bieber、Drake這些人,要把門檻拉高到這個程度,才是最遙遠的目標。我要讓全世界因為我的音樂,進而發現台灣還有顏社、頑童、玖壹壹等,這麼多酷的東西。」他說得自信滿滿。

 

「第一步是讓國際公司看見,獲得海外演出機會,接下來是在國外發行專輯測試市場。首先會鎖定美國,因為在美國紅起來,等於在全球紅起來⋯⋯,這是五到十年的長期計畫。」ØZI合作夥伴、音樂製作人米奇林(MCKY)解釋著他們規畫的國際化路徑。

 

「確實是漸漸可以去追夢了⋯⋯。」ØZI比較創作《TITLE頭銜》時的狀態與當下的自己,豪不猶豫擺出被銬在牆上的動作形容:「就像牆上有根尖尖的東西,我不斷拿去磨,慢慢把它給鬆開。」

 

雖然鬆開了鎖鏈,但想成為國際巨星,路上想必還有鐵門、高牆、守衛等各種關卡等著他去突破,但ØZI只是一派輕鬆地說,「我就做給你看,只要做出來,我就會超有說服力。」

 

 

ØZI

延伸閱讀
用區塊鏈幫音樂寫帳本 Bitmark活出不同的區塊鏈精神
用區塊鏈幫音樂寫帳本 Bitmark活出不同的區塊鏈精神

2019-08-01

知識新潮農
知識新潮農

2018-07-26

育才基地》春雨台灣新青年領袖營 新潮流一條龍人才庫  政治種子養成術解密
育才基地》春雨台灣新青年領袖營 新潮流一條龍人才庫 政治種子養成術解密

2016-12-01

潔淨新潮流 轉動生活好靈感
潔淨新潮流 轉動生活好靈感

2013-12-13

簡易線條的新潮小屋 善用馬賽克磁磚創造空間特色
簡易線條的新潮小屋 善用馬賽克磁磚創造空間特色

201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