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境內的PM二.五來源中,移動汙染源如貨車、客運車、自用小客車就占逾30%,交通工具產生的汙染與工業汙染相當,柴油大貨車更是大烏賊,全面汰換是當務之急。
全台灣一大早天空霧茫茫。過去人們清晨甦醒的第一件事會這麼問,「今天天氣好嗎?」現在則是問「今天空氣好嗎?」移動類汙染源(指機車、汽車、貨車)對空氣的危害,近年來被認定為汙染威力最不可小覷,卻也是最可能快速改善的對象。
台灣是全世界有名的「機車大國」,每一.七人就有一輛機車。都市裡的機車族,以前總能曬著太陽、乘著風,豪邁馳騁在市區道路上。現在「紅害」天天壓境,環保署的空氣品質指標(AQI)時不時就接近橘色、紅色等級。機車騎士必須全副武裝,戴上口罩、護目鏡,才能真正隔絕髒空氣,安心上路。
根據環保署公布的數據顯示,台灣境內PM二.五(細懸浮微粒)來源,移動汙染源(大貨車、客運車、自用小客車)占三○%至三七%;工業汙染源(電力業、工廠等)占二七%至三一%、其他汙染源占三二%至四三%。
柴油廢氣毒性強 世衛警告:屬一級致癌物
當外界把空汙怒氣全都指向火力發電廠時,其實交通工具所產生的汙染源與工業汙染源相當。行政院院長賴清德順應國際潮流,喊出二○三五年禁售燃油機車、 二○四○年禁售燃油汽車,但還要二十二年才能禁止燃油車,會不會太晚?真能終結得了紫爆天空嗎?
「北部都會區受移動汙染源影響最大」,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像是台北許多公車還是柴油公車,行人在台北公車專用道上等公車,反而容易吸入不少PM二.五。台灣大學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也說,柴油大貨車、大客車考量排氣量與里程數,都是「毒性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