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越野比賽,我為那些選擇退讓的人鼓掌,他們雖然沒有機會跑到自己理想的終點,但是選擇了一條始終陪伴摯愛的人欣賞路途風景的道路;我也會為那些義無反顧的人擂鼓,他們有著強大的意念,遭受著深刻的煎熬,是他們中的佼佼者和幸運兒最終取得成功,讓我們看到夢想的力量。
作者︰楊奇函
個人志趣與家人期望的矛盾情節
昨天上午看了一部電影「渦輪方程式」,故事的主角是一隻以賽車手為夢想的蝸牛。他一心想當賽車手,可是哥哥誓死不同意,一直橫加阻攔,打壓遏制,滿心希望他能夠安心的做一隻好蝸牛,搬運柿子。最終主角蝸牛在經過了基因變異等一系列的波折之後,即將成為冠軍,讓所有人看到了他的潛力和實力。哥哥更是非常支持他的賽車事業,最終兄弟和睦,功成名就大團圓。
於是我又想起來之前看的另一部電影《太極2》。故事情節有一段講的是一代太極宗師陳長興和他兒子的糾葛。做為太極宗師,陳長興滿心希望兒子練武,但是兒子喜歡科學發明。
父親不支持不說,還一度斷絕了父子關係,即使他十分愛他的兒子,但他就是覺得孩子不走正道。就在兒子用自己的科學發明拯救了妹妹和妹夫之後,證明了自己科研夢想的力量的時候,陳長興看到了兒子的成績,向孩子道歉,最終父子和睦,大團圓。
我還看到了一篇關於汪峰的報導。汪峰生長在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古典樂界的BOSS級人物。汪峰小時候喜歡搖滾,這在身為古典音樂家的父親看來,儼然離經叛道、不務正業。由於父子都是搞藝術的,氣性都比較大,結果商談不合,汪峰離家出走,毅然決然走上獨立的音樂夢想之路。故事後來大家都知道了,汪峰逐漸成為中國搖滾樂壇大哥級人物,其眾多單曲也逐步傳到父親耳朵裡。看到兒子取得的音樂成就,父親逐漸認可汪峰,最終大團圓。
其實這樣的例子滿多的。大概模式就是「某人不服從親人安排,於是和親人關係惡劣了,後來某人變強了,然後和親人大團圓了」。這種模式真的很讓人無奈,一聲嘆息又一聲,一聲接一聲。這種模式的核心矛盾,就是個人志趣和家人期盼之間的矛盾,而這個矛盾的解決關鍵,就是「結果」。如果你最後把路走成了,就會是大團圓結局;如果最後悲劇了,那就是一聲嘆息。
理想本就是人生的奢侈品
這故事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我們當中絕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都和親人的安排或多或少有關聯。親人們出於愛、出於理想等原因,毫無保留的將能付出的一切奉獻給我們,就是為了我們能「成功」—在他們期待的軌跡上取得成就。而他們希望我們取得的成就,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普世意義,是被普遍認可的成功方式。
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有兩類人是很幸運的。
第一類,親人的想法和孩子的志趣相投,在此不討論。第二類,天才—真正的天才,能夠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某方面極強的天賦,強到足以讓親人嘆為觀止,進而扭轉親人們的想法,讓他們不得不相信孩子的某些天賦是可以超過自己的預期。而我們絕大多數人,恰恰是這兩種之外的不幸的人。很多人的不幸一般有兩點:第一就是和親人(尤其是父母)的期待不一樣,甚至大相徑庭。
這種情況下,父母的愛愈濃、期待愈大,他們的要求也愈強烈,對我們遵循他們期待的人生軌跡壓力就愈大。這樣「叛逆」的我們和父母的矛盾也就很容易激化。
第二不幸就是我們並沒有天賦異稟。在「叛逆」初期,我們堅持自己理想進而證明理想的能力很小,也沒有很多機會來開發自己或有出色的天賦。當我們在模糊的理想上剛剛起步,幾乎為零的時候,確實沒有驚為天人的稟賦與實實在在的成績,能做為我們和父母協商的「籌碼」—父母憑什麼相信我們呢?畢竟他們有著多過我們幾十年的生活經驗,俗話就是「走過的橋比我們走過的路都多」。一無優秀成績,二無人生閱歷,如此的我們確實少有自信和父母據理力爭,乃至於最終說服父母而走出自己的路。
我們一方面和父母意見相左、思路對立;另一方面天賦不夠或尚未展現到足以讓父母信服,關於人生道路的「路線鬥爭」就白熱化了。一般個性還有可能遺傳,父母態度堅決,孩子很有可能也固執。很多時候個人選擇和父母的要求形成了巨大的鴻溝,因而導致了很強的對立,我們和親人的矛盾就會出現了,比方說吵架、冷戰、離家出走,甚至是其他更嚴重的後果。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親人畢竟是親人,一般是上午吵架下午和好。實際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像電視劇廣大的男女主角一樣,會和父母因為人生道路而決裂。差不多冷戰一段時間,很多人都會屈服,然後按部就班按照父母期待步履蹣跚或昂首挺胸。
幸運者有可能真的就成功實現父母的想法了。不幸者不說了,太多了,身邊遍地都是。沒辦法,我們很多人在成長初期不可能因為自己對前途不太確定的想法,以「和家人長期對立甚至決裂」為代價,來爭取家人的支援和信任。我們和家人畢竟是相愛的,但有時候愛是有代價的,此時的代價就是理想。
理想和愛的對立,最終往往是愛獲勝。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說,理想是「高低」的問題,愛是「有無」的問題。為了至親至愛的人放棄一個並不是很有把握的理想,並選擇一個其樂融融的目標,這是很多人都會做出的最後選項,何況我們很多人的理想就包含著「讓家人過得開心幸福」這一項。而且堅持自己想法確實風險太大,因為一旦失敗,理想和愛都受到重創;退讓一步起碼留存住完整的愛,說不定還能收穫一份意想不到的成功。
與愛自己又自己愛的人精神對立,這樣更痛苦、更棘手也更深刻。「活出自己」靠的是實力和勇氣,但是當我們的實力要與我們最強而有力的支柱—愛的源泉—親人對抗的時候,以及我們的勇氣與彼此深愛的親人們決裂的時候,我們真的很難「活出自己」。當理想的對立面是愛的時候,也就是人生兩大支柱激烈對抗的時候,這是對人最最透徹的煎熬。
在特殊的情況下,也就是愛和理想階段性對立的情況下,很多人最後都犧牲理想,這是不是很可惜?豈不是很少有人能實現理想了?的確是有點可惜,但是沒辦法,理想本來就不是誰都一定能實現的東西。理想是一種消耗極強的精神力量,帶有極大的運氣成分,要求極高的能力等的奢侈品。很多人實力之弱、精神之萎、運氣之差,都沒有機會甚至沒有資格談理想。成功學只對有能力、運氣好的人有用,因為他們激發了精神萎靡者的精神力量,但對於沒實力又運氣差的,沒有用。
退讓也是一種勇氣
有資格與機會實現理想的人本來就少,對於能力一般(天賦一般或顯露太晚)又運氣差(和父母意見不合且自己弱)的部分人來說,那就是機會更小了。除非對自身理想的意念夠強大,強大到義無反顧,最後才有可能脫穎而出證明自己。當然,對很多人來說,是否值得義無反顧以及是否應該義無反顧,則有待商榷。
所以如果人生是越野比賽,我為那些選擇退讓的人鼓掌,他們雖然沒有機會跑到自己理想的終點,但是選擇了一條始終陪伴摯愛的人欣賞路途風景的道路;我也會為那些義無反顧的人擂鼓,他們有著強大的意念,遭受著深刻的煎熬,是他們中的佼佼者和幸運兒最終取得成功,讓我們看到夢想的力量。當然,很多事情也是只有義無反顧嘗試了,才會明白它有多麼不值得。即使如此,依然值得鼓掌,這也是我們悲情生命的一部分。
還記得小學四年級之前,我立志做一個藝術家,要考清華美院,長大搞設計的時候,曾和父母產生分歧,近乎嚴重。現在想想確實遺憾,但是沒有辦法,我當時沒有足夠的天賦證明我就是少年安迪‧沃荷,也沒有足夠的態度堅決抗爭(當然現在兩者就更沒有了),家裡也沒有足夠資源保證即使我藝術之路失敗,也可以讓我衣食無憂的生活一生。最終我放棄畫筆,遵從父母安排走了一條最穩妥的傳統教育路徑。
以前有一個問題在網路上熱傳:「如果你不做現在的工作,你最希望是( )。」看來太多人和我的經歷類似了。過去和現在就是這樣了,不抱怨也不遺憾了。如果我成為父親,我想到了兩個需要努力的方向。首先,是在精神上豐富自己。做為未來寶寶「人生意見的最直接交換者」和「精神世界的最持久供應者」,未來我一定盡量不因為自身視野的高度侷限和自身學識的廣度侷限,而束縛了孩子的發展。當以後寶寶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我可以有相對充實的人生經驗和智力資源,以求和他(她)進行對等交涉及深入討論,最後做出充滿愛且理性的選擇。
其次,是在物質上打下雄厚基礎。一定不能讓孩子因為基本物質資源的匱乏而放棄夢想,更盡力讓孩子在一定範圍內「輸得起」。科研、藝術等短期成效不穩的道路一定要有基本的物質支撐。同時,也要讓寶寶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事物,有機會展露及開發某方面的興趣和天賦。從而在人生道路上更有機會選擇最優。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夢想的時代,未來,我們都將有充滿夢想的孩子。有夢的孩子不容易,為了更多孩子們的夢想更飽滿,我們要不斷努力。願我們的努力能讓理想和愛在更廣的時間和空間上相容,願更加充實的我們,與我們的寶寶再無理想和愛的對立。
(本文選自全書,周政池整理)
作者︰楊奇函
北京清華大學學士、碩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訪問學者。現為作家、新媒體培訓師,經營微信公眾號「負負禪師」。
小時候的夢想是有一根屬於自己的鋸條,一張可以打磨的砂紙,當一名優秀的木匠。
曾經的大考作文滿分得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學生會主席,學生時代做為主持人,曾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艾瑞克‧馬斯金、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等人對談。
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被《人民日報》、求是網、新華網、搜狐、網易、騰訊、百度貼吧等各大媒體平臺,以及超過三十萬個微信帳號瘋狂轉載,多篇文章單篇的全網累計閱讀人次就破億。
比起客套話和大道理,他更願意分享思維、路徑和方法,哪怕它們是稚嫩的。他堅信青春不需要「過來人」,只願成為你前進路上的同行者。
出版:天下文化
書名:今天就脫魯的競爭力
作者︰楊奇函
北京清華大學學士、碩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訪問學者。現為作家、新媒體培訓師,經營微信公眾號「負負禪師」。
小時候的夢想是有一根屬於自己的鋸條,一張可以打磨的砂紙,當一名優秀的木匠。
曾經的大考作文滿分得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學生會主席,學生時代做為主持人,曾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艾瑞克‧馬斯金、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等人對談。
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被《人民日報》、求是網、新華網、搜狐、網易、騰訊、百度貼吧等各大媒體平臺,以及超過三十萬個微信帳號瘋狂轉載,多篇文章單篇的全網累計閱讀人次就破億。
比起客套話和大道理,他更願意分享思維、路徑和方法,哪怕它們是稚嫩的。他堅信青春不需要「過來人」,只願成為你前進路上的同行者。
出版:天下文化
書名:今天就脫魯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