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澤布包強調師匠職人製作的手感,又有千年古都職人文化加持,台灣的工藝產業,或許可循著類似模式,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的動力。
台灣的工藝行當,能否成為帶動地方經濟、地方就業的新載具?像台南的永盛、合成、廣富號,台北的蘑菇,這類的布包品牌,如何再往前、往外走?
日本京都東山知恩院下的一澤布包,由京都在地職人運用手工,使用一流的棉、麻材料與配件,自己製造自己眅售,且只在京都本店銷售。這樣一澤也提供了七十個布包職人全職的工作職位,是一個有意思的工藝事業案例。
一澤創立於一九○五年,迄今已歷經四代一一○年。第四代信三郎很有商業頭腦,將工房擴充到七十位職人,從二十二歲到七十四歲各年齡層均有,男女各半。一澤是終生雇用制,且無退休年齡限制,只要職人有體力有熱情可以一直做下去。曾有一老奶奶做到八十五歲,號稱女鐵人。
工房中職人兩人一組,面對面對坐工作,一敲型、一車縫,隨時對話。資淺職人先做折布敲打塑型作業,七、八年後始晉級車縫作業。工房中並無標準作業規範,一澤只管產出標準,不管製作流程。同一色布包三種款式,都由同一組職人製作。一組職人可能做五、六十種布包,有多樣化製作樂趣,工作並不單調。
一澤前店面擺有一百年設計歷史的帆布工具袋,店面後方工房有九十年歷史縫紉機,是正港的百年工藝品老店。
一澤使用棉布十二色、麻布八色。信三郎也開始將一系列各種粉色時尚感布包,一字排開在洛北大覺寺枯山水庭園上拍照,活用京都寺社庭園成為一澤布包背景。
內在技術核心是師匠職人巧藝製作的手感溫潤,外覆形象是千年古都王朝繪卷的優雅用品氣質。借寺社庭景,接古都地氣,為一澤布包創造更高價值──是以空間為物件加值顯例。今年紀念開業一一○年,更用京都特有染製工藝「捺染」,請京都唯一捺染工房,如拓印多色浮世繪般,分五次染上五種顏色工具圖案在白帆布上,是年度限定紀念版包。
一澤布包非高貴奢華高價,也非便宜貨,而是強調好材質、優工序,可以耐用長長久久,又擅「借景」千年古都職人文化光環,傳達「只有最好才能流傳長久」的「京布包」形象──「我們只會做這個,但交給我們做,我們會做到最好。」一澤布包做出體小相大的氣概,也為工藝品牌指出價值創造的途徑。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