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怪,也不買冷氣的,可以想想假如暑假要出去玩,會找哪家旅行社?會住哪個旅館?一樣有暑假概念股。
冷氣、電風扇這些家電已經飽和,家電業早就成為慘業。曾經長期主導日本產經政策的幾大家電商,早已奄奄一息,除了已經實質倒閉的夏普之外,原本是亞洲最有價值品牌的索尼,也是常常虧損。有日本的案例在,就不用為歌林、大同這些老牌企業悲嘆。
家電不行,那麼電玩總該是夏季的熱門吧?長長的暑假,宅男宅女不打怪,還能做什麼?在這樣的心態下,過去將近二十年,電玩股都是暑假熱門股,一度也是高成長的新興產業。可是這行業變化很快,二十年前還是單機版遊戲的時候,〈仙劍奇緣〉、〈金庸群俠傳〉橫掃亞洲,台灣的大宇可謂是這行業的領頭羊。網路興起,淘汰一波,還沒等台灣廠商習慣,玩家已經從上網玩遊戲買月費卡,又轉移到免費玩手機遊戲,花錢買道具的新模式。
從收費的形態來看,電玩至少傳了五代。遊樂場論次收費的大型機台,賣套裝的個人電腦單機版,軟硬體都賣的家用遊戲機,收月費的網路遊戲,免費的手遊。台灣的電玩廠商,早就從領先者「轉型」,現在賺錢的,以靠代理「大陸」、韓國的遊戲居多。
我特別把「大陸」標註出來,是要提醒讀者朋友,產業變化不會依我們主觀偏好或島內政治傾向發展。
當電子製造業在哀號「紅色供應鏈」的時候,這已經是很多行業的實況。
從冷氣到電玩,已經是從實體走到虛擬,這兩年還冒出一個旅遊股,堂堂進入第三產業的時代,傳統分析方式很難掌握這波變化趨勢。資產的意義越來越低,客戶的消費行為也不是老江湖們所能理解,這些產業大概都會被價值投資者給畫去。
老派就真要被淘汰嗎?也不見得。市場這麼大,可投資公司這麼多,本來能關注的就有限,少了這些不會有多大損失。早先資訊產業取代紡織這種傳統產業,成為資本市場的主流,但是經過沉澱,聽起來很古板的﹁傳統﹂產業,這幾年反而讓股東賺大錢。家電廠商,經過這輪血腥洗牌之後,或許也會誕生出未來的王者。至少,賣家電的幾家公司,看起來就很值得買。每一次的產業輪換,通常會有兩個契機。一個是取代老傢伙的新產業,例如手遊取代桌遊;另一個則是舊產業殺戮後的倖存者。
不打怪,也不買冷氣的,可以想想假如暑假要出去玩,會找哪家旅行社?會住哪個旅館?一樣有暑假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