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曾有考生連續4年報考會計師高考,6個專業科目都高分過關,但是國文科卻始終無法「60分及格」,於是「耽誤前程」。
共同科目應該是上榜的基石而非絆腳石,因此我們特別邀請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補教名師,和考生分享究竟國文、英文和法緒,你應該注意的關鍵有哪些?
國文看似容易
準備難
準備難
從小學到大學,「國文」必修的時間多過專業科目,但仍有不少人視它為畏途。國文名師殷平之提到,國文考試時間為2小時,分為作文、公文與測驗,作文占60%比分最重,除了初等考試全考選擇題外,其餘無一倖免。因此,「作文」常是學生能否上榜的關鍵。
「歷屆作文題目都與社會脈動有關,像是前幾年就考過『談人際互動』、『台灣需要一個相互尊重的社會』,也曾考過時事『地震之聯想』,或針對公務員操守,考過『志業與職業』、『論廉潔』,或針對報考類別,考過『如果你是警察局局長』。」
她分析,作文題型不外乎反映社會狀態或考驗專業知能,要考生表達對時事的見解,並提出批判與檢討,但除了論述外,也要提出客觀立場,不能一味謾罵。另外,雖然題目多半是論說文形式,但偶爾也有抒情文,像某一年就考過「談初戀」。
當然要言之有物,就必須勤加閱讀,考生不妨多看報紙社論,關心國事天下事,社論旨在針砭時事,用字精鍊,還可以從社論裡吸收社會思潮。
琢磨字句
也要避免引用錯誤
也要避免引用錯誤
由於作文寫作時間約需要花費1小時,殷平之建議考生平時先從基本功做起,拿到題目先構思段落大綱,接著開始下筆,把字練得又快又工整後,再來整頓內容。比如:中間插個反問句改變語氣,或是用名人舉例貼近論述。
但她認為,舉例也要符合時代感,就有學生在考〈論廉潔〉時,舉岳飛、文天祥等做例子,而理由是他們也是古代的公務員,這邏輯雖然沒有錯,但卻太過八股。
而多年的閱卷經驗,殷平之觀察到學生常犯毛病就是錯字百出、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夾雜網路用語,不然就是名言錦引用錯誤、成語用法張冠李戴。除了這些問題要盡量避免之外,最忌考生在老師面前班門弄斧,白話和文言雜陳,實際上只要以流利的白話文作答就好。
同窗切磋
留意考選部資訊
留意考選部資訊
準備公職最怕「孤寫」無依,尤其在作文這個項目,殷平之鼓勵考生勤於練習外,也要和考生交換閱讀,請旁人給你意見,才能發現自己的盲點,如果是自修的考生,就要大聲朗讀文章,聽語意是否通順。
最後,她提醒今年應考考生,要隨時關注考選部出題方向,雖然國文是共通科目,但題型依據報考類別所需的專業知能,仍有差異;而準備初等考試的考生,雖然試題全是選擇,但像是原先的公文寫作,選擇題仍會考,不能掉以輕心。
找出暗號
英文得分不難
「英文很重要!」這樣的呼聲,在台灣從來沒停止過,甚至英文教育早已向下扎根到幼稚園、小學,不過就算從小接觸英文,還是有很多考生一直很「怕」英文,甚至不停的問「我英文不好,該怎麼辦?」英文在國考中常和法緒、憲法等科目一起考,占分從30%~50%不等,但根據英文名師英銘的觀察,近年來高普考英文的題目有愈來愈靈活的趨勢,換言之也是提高鑑別度,程度好的考生拿高分不是問題,程度不好的考生往往會想放棄。但他認為,只要釐清文法架構,輔以字彙記憶,其實還是可以掌握到得分關
鍵。
鍵。
除了常見的字彙、克漏字、閱讀測驗等題型之外,近年高普考特別喜歡考「句意解析」,就是從下面4個選項中,找出和題目句子意義類似的答案,這樣的考法就很像縮小版的閱讀測驗,不像閱讀測驗還有上下文可以參考,考生如果沒有文法基礎、一定的字彙量,看到「句意解析」就是一翻兩瞪眼,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英銘提到,通常「句意解析」的句子如果偏長,一定會包含形容詞子句或名詞子句,通常找出子句後,名詞和形容詞就能標示出來,這樣一來大意也不難掌握。
而單字無止境,英銘建議不妨找近6年的考古題練習,其中就會發現有些單字其實反覆出現,他舉例devote、dedicate(犧牲奉獻)、vulnerable(有弱點的)就是很常考的單字。
文法結構最重
動詞、時態變化
英銘表示,文法題型比字彙更好拿分,因為字彙只會愈來愈多,但文法觀念考來考去就是那幾點,所以應該把錯,誤降到最低。
而英文文法的架構,常常來自於動詞的變化,像國考喜歡考假設語氣、關係子句,對應的關係就像「一個蘿蔔一個坑」,找到坑,蘿蔔插進去就對了,就算有看不懂的單字也不影響答案的選擇。
此外,時態的變化也會影響動詞的變化,只要掌握時間副詞的語言情境,正確的答案也呼之欲出。例如:yesterday用過去簡單式、for加一段時間是現在完成式,或是all day代表的是現在完成進行式。
他認為所有的英文考試,說穿了就是文法和單字,單字只能從生活中慢慢累積,但文法絕對是拿分的關鍵,答對或答錯,只是在於是否看懂句子結構,抓到考題要考的暗號而已。
法學緒論觀念重於法條
不再背多分
在老師眼中,「法學緒論」是科「勞力」密集但得分困難的科目,因為它就像一盤什錦炒麵,什麼東西都有,即使考生全吞下肚,也不一定能全盤吸收,搞不好還會因消化不良鎩羽而歸。
在考試限定的範圍內,有無數種出題的可能,這就是「法學緒論」的難度。近幾年「法學緒論」命題靈活,連本科系畢業的學生,都不見得能取得上榜優勢。法緒名師蕭博仁認為「法學緒論」牽涉到的法律科目多,廣度大、複雜性高,但這一科卻是關鍵考科,可以拿來當申論題的進階基礎。
他也常和考生分享,準備這一科不能只靠「考古題」和「背多分」,因為「做得多」、「背得多」,反而「想得多」,考題只要稍有變化,數百壯士瞬間壯烈成仁。
愈簡單愈容易被考倒
過去考試範圍漫無邊際,近年除了初等考和地方特考外,其他類別都有考試大綱,出題方向明確,考題也從對法條本身的熟悉度,轉往原理原則等基礎觀念。「但光是考基礎學理,像『法律評價』和『社會評價』、『社會行為』和『法律行為』,這考生想破頭,到底公司法300多條裡,哪一條有規範?但其實考的只是特別法優先於普通法的基礎概念而已。
「考古」是為了跟上時事
對多數考生來說,「法學緒論」的投資報酬率比其他共同科目低,為了善用黃金時間,蕭博仁建議,準備不同類別考試,企圖心要不一樣,初等考、地方特考,目標要放在100分,細節不能遺漏。高普考只有15題,主戰場則是放在後面的申論題,畢竟「法律解
釋」和「法律適用」放在選擇題不難,實際運用在申論題上才困難。
釋」和「法律適用」放在選擇題不難,實際運用在申論題上才困難。
蕭博仁說,他最怕考生演練考古題到反射動作的程度,因為那樣容易陷入考古題迷思,只要題目一變化,沒發現的考生卻照樣作答,事後連錯在哪也分不清。法律關係看似複雜,但考生
若不能明察秋毫,很容易被誤導,因此演練考古題的重點應該放在「鑑往知來」,從題目加強觀念辨別,才是熟稔法緒的正確方式。
法學緒論應考小叮嚀
考試大綱看清楚,照配分比例調配準備時間。
台灣的法律發展史近年常考,如〈刑法〉修法、日據及民初光復等法律變遷。結合時事入題,如近期新聞「拾得遺失物,取得十分之三」的報酬請求權。
平日多吸收法律常識,題目不難,難在基礎觀念。雷同的考古題要多比較,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企圖心不同,準備申論和準備100分的選擇題不同,勿因小失大。
另外,初等考試也考過《公司法》與《民法》牴觸怎麼辦?有些就常考倒考生。他舉例, 像是考題曾考過, 5 歲小女孩到公園抓到蝴蝶一隻,一般人反應是小孩抓到蝴蝶蝴蝶就是她的,但根據民法的基礎概念,7歲以下無行為能力,因此她沒有行為能力去踐行民法上「無主物先占」的法律行為。如果考生不能分清楚社會行為和法律行為的差異,等於有讀沒有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