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消費券五提案 救荷包也救台灣

消費券五提案 救荷包也救台灣
消費券正式上路,接下來就看「凱因斯模型」能否順利運轉,提振台灣經濟。

楊紹華

生活消費

攝影/劉咸昌

631/632期

2009-01-22 16:21

從一月十八日到九月三十日的消費券賞味期間,政府要賭的,就是經濟大師凱因斯的所得支出模型順利運作。如果民眾對消費券的使用行為夠上道,台灣真有可能成為史上第一個靠消費券救經濟成功的國家喔!

這個時候,消費券應該到手了吧!

如果要「吃果子拜樹頭」,關於手中這份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或許應該感念經濟學大師凱因斯先生的貢獻。某種程度上,若非這位大師當年提出有名的「所得支出模型」,我們今天也無從享受這份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想把經濟學講得簡單一些,並不是容易的事,但總之,如果放在消費券的話題上,這套模型大概是這樣推演的:忽然多了一筆錢,會願意花更多的錢來買東西,於是,賣方手中也忽然多了一筆錢,再一次的,可能從中撥出部分比重的額度來花錢消費,這麼一直滾動下去,就能創造可觀的經濟效果。

從一月十八日到九月三十日的消費券賞味期間,咱們政府要賭的,就是凱因斯模型能夠順利運作。而順利運作的前提,則是台灣民眾的消費行為夠上道,真能符合經濟模型的預測。

基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今周刊》特別提出「快樂花錢又能順便救台灣」的五個消費券使用提案,如法操作,不但能讓這份消費券創造最爽快的個人消費滿足感,也有機會能讓台灣經濟乘著凱因斯模型而加速振作,實為一套兼顧個人經濟與總體經濟的雙贏提案。

 

提案一:零頭自付 減少浪費創造乘數效果


消費券的最大特色是「不能找零」,一方面,是怕民眾把消費券當作換現金的工具,另一方面,政府擺明了就是要逼民眾在使用消費券時多多少少自掏腰包,如果要買一張價格三六○元的CD,使用兩張面額兩百元的消費券,雖然不必自己出錢,但卻現賠四十元的消費券價值。

算一算,超出面額的部分還是自掏腰包比較划算啦!不但划算,而且,這種「消費券搭配現金加碼」的消費方式,簡直就是點燃凱因斯模型的第一個基本火苗。在經濟學所謂的乘數效應上,多花一點現金,超重要!

如果因為拿到了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最終讓你多花了一千八百元的現金,等於是政府用三千六百元「釣」到了你荷包裡的一千八百元。接下來,就看這一千八百元如何發威了。

凱因斯模型的一個重要變數,是「邊際消費率」,意義是「手邊每增加一塊錢的可支配所得,會願意提撥多少比重的金額再次消費」,如果邊際消費率是○.五,那麼,因為消費券而釣出來的一千八百元現金,就能再進一步的釣出九百元的消費金額,以此類推,總體消費金額就這樣愈滾愈大。

懂了嗎?把握零頭自付的守則,不但能夠避免消費券價值的浪費,而且,這是創造經濟乘數效應的基本起點啊!

 

提案二:大額花費 滿足奢侈感避免替代效應


只不過,如果僅是零頭自付,釣出來的現金可能稍嫌小兒科了一點,政府不能講的心願,是用消費券釣大魚,一次釣出大額消費。「不妨想一想,平常有沒有哪些是你很想嘗試,但價格卻讓你花不下去的消費?」交通大學財金所所長鍾惠民的建議,一舉兼顧了消費券創造最大消費滿足感的能力,以及創造最大邊際消費的能量。

吃一頓超昂貴的精緻大餐,住一晚超豪華的五星級飯店套房,這樣的消費,或許你早已心嚮神往,但卻始終少了臨門一腳的預算。現在,機會來了,就算沒有打折,但加上中華民國政府給你的三千六百元之後,這臨門一腳的預算總是有了,為了一嘗宿願,何妨小小狠心一番?就算自己再掏個萬元現金,能夠買到夢寐以求的消費滿足感,似也划算。

「如此一來,立刻拉高了消費券所創造的第一層邊際消費金額,同時,也避免民眾把消費券當成一般民生消費的替代品。」鍾惠民表示,消費券政策最怕的就是「替代效應」,民眾把消費券用在日常生活本來就會花費的民生必需品,而把原本該花的現金省下存入銀行,若此,消費券的刺激經濟效果無異於零。

所以,為了善用消費券創造最大的消費滿足感,又能一舉拉高邊際消費、避免替代效應的發生,如果能力許可,不妨就把消費券用在平日只能想像的奢侈消費上吧!

 

提案三:饋贈親友 做足面子帶動邊際效益


如果你很有錢,有錢到不會因為拿到消費券而感到興奮,不會因此激發你的消費衝動,那麼,請把消費券分送給那些不像你那麼有錢的親朋好友吧!送者大方、收者實惠,送出這份禮物,保證能讓對方心存感激,讓你面子十足。更重要的是,當消費券流到經濟能力不那麼好的民眾手上時,其所創造的經濟效益,或許會來得更為明顯一些。

這又要牽扯到前面所說的「邊際消費率」了,一般認為,經濟條件良好者,其邊際消費傾向通常會低一些,試想,台灣首富郭台銘絕對不會因為忽然多了三千六百元消費券,就興奮地想要換一台新電視,消費券對郭台銘所創造的邊際消費率大概等於零吧!相對的,經濟條件沒那麼好的民眾,邊際消費率往往較高,手中忽然多了一筆錢,總會比富人更能產生一些新增的消費衝動。

也就是說,富人想花錢就花錢,消費券在富人的手上,不會引發出更多的消費;但若這張消費券來到一般民眾的手裡,就能引發出新的消費。消費券在誰的手上,對於提振經濟的效果可能截然不同,也因此,如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等部分經濟學者,始終認為消費券的發放應該堅持「排富」。

 

提案四:早花早用 加速市場流通拉高周轉率


消費券幾乎什麼都能買,但它終究不是現金,不能放在銀行生利息,也不能投資金融商品賺取資本利得,所以,只要想好該怎麼用,就爽快乾脆地盡早把它用掉吧!早買早用早享受,反正消費券不會愈放愈值錢,而且,放得愈久反而也愈增加了遺失毀損的風險。

早早花光,這個提案不但是為了能讓民眾感受到暢快滿足的消費體驗,同時,也是為了能讓消費券增加一些在市場上的周轉率。理論上,消費券的周轉率愈高,愈能發揮刺激消費、提振經濟的效果。

道理是這樣的,消費券就像是政府注入經濟體內的一股活血,這股活血要能發揮最大功效,就必須要及早輸入經濟體內,並且多次的運轉循環。若要達到「及早輸入」的救命效果,消費券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從民眾手上轉移為實際消費的支付工具;而為了要「多次運轉循環」,消費券在市場的流通時間就要夠長,因此,愈早讓消費券流入市場,愈有機會拉高消費券的周轉率。當然,這還必須搭配下一個消費券使用提案。

要提高消費券的周轉率,關鍵一是讓消費券早早流入市場,關鍵二是別讓消費券太快走入終點,被商家存入戶頭,逼政府兌現。

 

提案五:刺激循環 光顧無照商家延續消費券


所以,關於消費券的最後一個使用提案,我們認為,如果真的沒有預算去進行奢侈消費,只願花花小錢享受一下消費免掏現金的快感,那麼,請盡量到「無照商家」去消費吧!許嘉棟就建議政府:「為增加消費券的循環,八月底前,應鼓勵民眾多向沒無營業登計的商家消費。」

逛逛夜市還不賴,三千六百元,絕對足夠讓你吃到撐,或者,許多網拍賣家早已看準商機,提出「可用消費券」的訴求,想用消費券買到實用好貨,網拍市場也是挖寶的好去處。

沒有營業登計的商家,不能把消費券存入帳戶兌現,只能把手中的消費券再次消費循環使用,重要的是,這些商家可能比你大方一點,會把消費券搭配更多的現金加以運用,也就是說,雖然消費券沒能從你的荷包當中釣出太多現金,但只要你是在無照商家消費,就給了這份消費券再一次釣到大魚的機會。


 

■搶買LCD 撿便宜救面板一兼二顧


是的,這個提案是針對那些家裡還在用厚厚映像管電視的消費者。真的該要跟上時代換電視了。

 

理由之一,現在買正便宜。LCD面板報價打從去年第一季末就開始一路下跌,搞到現在,32吋面板報價只剩165美元,大概是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而且,聽說最近面板業接獲急單,32吋以下電視面板可能漲價,所以,趁著價錢還便宜,不妨趕緊換一台電視求個新氣象,過年嘛!
 

理由之二,現在有消費券可用。尤其,電視這玩意兒是家庭公共財,要換電視,要求家庭成員各自捐出消費券是天經地義的事,一家四口湊個1萬6000元,再自掏腰包多花1萬多元,大概就能買到還不賴的國產42吋液晶電視了。
 

理由之三,救經濟!電視的單價不算低,且又屬於「非」民生必需的耐久財,買電視,可以讓消費券「拉高邊際消費、避免替代效應」。另一方面,TFT-LCD是台灣「兩兆雙星」的重點產業之一,產業興衰與國家經濟關係至深。請看,連標榜「幸福企業」的奇美電都要裁員減薪了,面板產業的寒冬何其冷峻,亟待市場需求回溫。
 

當然,買國產電視對台灣經濟的救援效果最佳,但如果非買國外品牌,倒也可以接受,多少拉抬一些面板價格,對國內面板業者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延伸閱讀

比特幣飆破9萬美元新高!他12歲就投資,18歲成幣圈最年輕富翁…跟父母打賭「賺到百萬就不用上大學」
比特幣飆破9萬美元新高!他12歲就投資,18歲成幣圈最年輕富翁…跟父母打賭「賺到百萬就不用上大學」

2024-11-14

台大、清大、中山大學…2025亞洲大學排名,8校擠進前百大 中原、逢甲老牌私校也榜上有名
台大、清大、中山大學…2025亞洲大學排名,8校擠進前百大 中原、逢甲老牌私校也榜上有名

2024-11-14

12強賽/韓國隊確定淘汰!韓媒轟「棒球恥辱日」:2023年WBC後另一場災難…直指問題出在這
12強賽/韓國隊確定淘汰!韓媒轟「棒球恥辱日」:2023年WBC後另一場災難…直指問題出在這

2024-11-18

從繪本到大學USR 環境部用教育推動淨零綠生活  個人行動可帶來8%減碳目標貢獻
從繪本到大學USR 環境部用教育推動淨零綠生活 個人行動可帶來8%減碳目標貢獻

2024-11-07

20萬大學生「夜騎開封」,中共下令集體禁足...是在怕什麼?熱血活動變鬧劇,呂秋遠不解:為何還有人想統一
20萬大學生「夜騎開封」,中共下令集體禁足...是在怕什麼?熱血活動變鬧劇,呂秋遠不解:為何還有人想統一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