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大陸上半年賺了十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一七六℅,根據統一內部報告指出,統一大陸上半年獲利能「翻一番」的關鍵人物正是羅智先。因為羅智先推動組織扁平,讓銷售通路運作順暢,也大幅降低操作成本。
分析統一在大陸上半年獲利能「翻一番」的主要原因,根據統一內部的報告,應該是去年下半年開始進行組織扁平化後,銷售通路運作順暢所致,而當初大力推動組織改造者,正是身兼統一企業(中國)投資公司副董事長的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
切產品線 砍多餘層級
統一要稱霸大陸,最大的對手就是康師傅控股公司,相對於康師傅在中國完整的通路布建銷售系統,羅智先曾經坦承,認為統一的銷售系統的確有落後一截。為了急起直追,他首先把統一在大陸的組織扁平化,讓這頭大象開始跑步。
他首先取消乳飲群與速食群,並導入事業本部概念(BU),速食群改為食品事業部,乳飲群則細分為綜合飲料事業部、茶飲料事業部、水事業部以及果汁事業部,主要是考量到中國市場幅員遼闊,不像台灣屬於淺盤式的經濟,因此更需要由專人專心經營單一品項。
在銷售系統方面,原本統一考量到中國各地口味不同、風土民情有差異,把整個市場劃分華北、華中、華南、華東、西南、中原、東北以及新疆等八大區塊,還分別設立區域總經理及區域總部,希望能提高市場的操作彈性。
但羅智先接掌中國市場後,認為這樣還無法深入市場,因此從去年下半年起,在中國市場全部改採「省籍制」,廢除區域總部的中間行政層級,重新將大陸整體市場劃分為二十四個省,各省設有省總經理,各省總經理統合該區的生產與銷售。
根據羅智先的想法,各省改採總經理制,才能更深入地方扎根,對於銷售系統的掌握度也大幅提高,成為帶動銷售迴轉率的關鍵,直接刺激銷量增加;統一認為,少了區域總部的架構,中央的指令可以更快深入到地方,地方也能直接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不必再經由區域總部往上溝通,也大幅降低了操作的成本,對於獲利自然就會有明顯的貢獻。
為了更進一步快速、精準掌握當地消費者的喜好變化,羅智先讓最了解當地市場的大陸籍幹部來操作大陸市場,大舉拔擢大陸籍幹部擔任要職,羅智先說:「未來在統一企業裡,沒有所謂的台籍幹部,或者是大陸籍幹部,只有統一的幹部。」
輕速食麵 重飲品市場
除了大幅調整組織架構,在產品的選擇上,羅智先也有著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思考策略。統一雖然最早是以速食麵登陸發展,但如今大陸獲利的主要來源卻是飲料品項,在羅智先的主導下,統一在大陸的發展有明顯向飲料傾斜的趨勢,羅智先認為,飲料是全世界食品業中市場規模最大的產品,統一挾著台灣飲料龍頭的優勢,沒有理由在市場缺席。
近年來羅智先積極在中國市場推動策略聯盟案,從目前的合作案子來看,也幾乎全都是飲料的案子,從健力寶、完達山、金麥郎等案子,品項橫跨運動飲料、乳業者與茶飲料,除了凸顯統一在飲料市場的企圖心,更重要的是,羅智先欲藉由這些合作案,找到這些中資企業優勢,做為與統一資源整合的後盾,這可能是原料、通路、品牌,甚至是無形卻寶貴的經驗。
收正規軍 換打游擊戰
羅智先指出,統一在台灣長久以來培養出很多的正規軍,對於成熟的市場操作很熟悉,但中國大陸市場還在起飛階段,經營農村市場就像在打游擊戰,這是正規軍做不到的,統一透過與中資企業的策略聯盟,找到適合的切入方法,學習不一樣的作戰方式,「因為做生意的方法絕對不是只有一種,我們也要學著和大陸人打交道。」
若從統一上半年的財報來看,這些策略聯盟的投資,至今都還未出現獲利,一直是外界高度關注的一塊,畢竟中國大陸市場變化太快,統一對於這些合作案,除了少數如健力寶比較能掌握全局之外,其餘幾乎都是持少數股或交由中資合作伙伴經營,若從財務報表上來看,至今的成效並不明顯。
羅智先認為,策略聯盟的效益不是一蹴可幾,也不是財務數字可以展現,許多看不到的效益,才是真正對統一有幫助的東西;他曾經舉例指出,健力寶過去是中國大陸的知名運動品牌,在農村市場知名度很高,統一與該公司策略聯盟後,才發現整個農村市場的規模如此龐大,接觸到這個市場的經銷商,短期來說這對於經營健力寶的效益可能有限,但長遠而言,對統一商品切入農村市場,卻是大有突破。
羅智先把重心放在飲料市場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相較於速食麵市場,大陸的飲料市場每年都有二○%的成長率,帶來龐大的市場商機,再加上飲料的毛利率比較高,若能掌握飲料市場,不論對於營收與獲利的表現空間,都會比較大。事實上,今年上半年統一在大陸的獲利能成長一倍,最重要的動力就來自於飲料事業,相對之下,速食麵則仍然未能獲利。
簡化行政層級、將權力下放至各省總經理、大膽起用大陸幹部,羅智先接手統一後,開始讓這頭行動遲緩的大象跑步、甚至跳舞,被跳舞的大象踩到傷勢肯定不輕,統一的對手可能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