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勸募祕書長陳文良在忙碌工作中,惟一不能捨棄的生活樂趣就是「吃」!為了拜訪弱勢團體而奔走各地,也讓他的工作和各地客家美食有了奇妙的連結。
只見他隨身拿出智慧型手機再一次確認行程的同時,顯現對於「效率」的追求的舉措,讓人無法想像他服務的竟是社福團體,而非營利事業。但在這些忙碌的南北奔波行程當中,他惟一不能捨棄的生活樂趣就是「吃」這件事!
但美食具體而微的成為一種生活的習慣,卻是從他在美國求學的時候開始,當時,陳文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社工研究所,每天的味覺都被洋蔥和番茄醬綁架,令他格外想念台灣的味道。因此,從味蕾上去複習對於台灣的記憶,成了他在異鄉留學時最重要的一項休閒娛樂!
他開始在唐人街裡四處找尋類似的食材,去複製出記憶中在東勢老家餐桌上那一碗肉香四溢的爌肉。從此,他的爌肉成了當地留學生懷念家鄉味時,必定央求他下廚的一道美食。
石岡傳統美食小鋪 婆婆媽媽烹煮傳統滋味
回國擔任起聯合勸募的副祕書長後,常常為了拜訪各類型的弱勢團體而奔走各地,但也讓他的工作和各地的美食有了奇妙的超連結。
在九二一發生時,身為東勢人的他曾經十幾次經過家門而不入,在忙碌的救災工作中,他最想念的就是老家媽媽親手烹煮充滿濃濃客家原味的美食。而在九二一之後兩年,他注意到了這家由一群震災受害媽媽們所開設的石岡傳統美食小鋪。
在超級烈震嚴重損害的石岡、東勢地區,許多幸福的家庭因此被震碎;原本毫無謀生能力的媽媽們,在呂美玉的帶領之下,聚集起來,用著傳統的手藝,讓她們在碎裂的人生之中,重新開出一朵幸福之花。而媽媽們的傳統客家手藝,也成了全國各地探尋客家美食的重要據點。
這裡的爌肉料理除了是精選的黑豬肉之外,更特別的是,所有的黑豬肉都是吃客家傳統美食小鋪的廚餘長大的,雖然程序跟舊時有所不同,但透過媽媽們手藝料理,就跟以往自己在家中圈養豬隻一般的安心。
這種爌肉料理一定得使用三層肉或者是前腿的梅花肉,才能讓爌肉吃起來有又香又Q的口感,滷之前先以高溫炸過去油,鎖住肉汁,以增添肉質的Q度。
而媽媽們自製的紅麴龍眼米糕,也是標準的客家口味。舊時在客家庄,只有親人坐月子或者有喜事時才吃得到的龍眼米糕,而這裡紅麴更都由媽媽們親手釀造,由於這道傳統客家甜點,與目前的養生概念不謀而合,成了當紅的「養生甜點」。
經常南來北往拜訪各種弱勢團體、社福組織的工作,順理成章地擴大了陳文良的美食地圖。
苗栗福樂麵館 品嘗簡單卻執著的料理精神
以福樂麵館為例,是他到苗栗公館去拜訪一個專門從事青少年服務的牧羊人之家時,在行程結束後央請當地人帶他去嘗鮮,而意外發現的美食餐館。
福樂麵館處在大湖和公館之間的台六線路旁,並不在熱鬧的市區,然而這個麵館從空間到料理都給人意外的驚喜。
福樂麵館的魅力源自於一種簡單但執著的料理精神。就以陳文良到這裡必點的一道「骨仔肉炒韭菜」為例,骨仔肉是豬頭上的肉,這是勤儉客家先民的最愛,一方面便宜,另一方面這種豬頭兩頰所取下的肉質十分有細嫩有嚼勁,因此相關料理在客家菜中屢見不鮮。
食材雖然便宜,但處理的步驟卻十分細瑣,豬頭須先煮一個小時,再用人工慢慢剝肉,處理下來得耗時一個半小時以上。
店中的私房豆腐也是招牌菜,這道菜從「苦瓜鹹蛋」演化而來,改由炸過的雞蛋豆腐代替苦瓜,爆炒後的豆腐吸入了鹹蛋中的鹹香,十分下飯,而且易碎的雞蛋豆腐經過猛烈的快炒之後,上桌還是完完整整的完美無缺。
東勢二毛屋 健康飲食中體會古早味
而東勢的二毛屋則有陳文良難以忘懷的鄉愁,二毛屋以傳統客家宴席菜聞名,從小二毛屋就是他「大快朵頤」的代名詞。
店中的蘿蔔錢湯和古家豆腐乳,都充滿了客家的古早味。
蘿蔔錢是客家人獨有的料理方式,精選又圓又直的白蘿蔔,切成片狀後晒上一天,陽光奪走了蘿蔔中的辛辣味,反而讓圓圓的蘿蔔片充滿陳香,和排骨一起煮湯時,再以鮮蛤提味,是他最念念不忘的一鍋好湯。
隨著時代的變化,客家菜中的四大特色油、鹹、香、酸也演變成更符合健康飲食的少鹽少油面貌,店中的黃金山藥就是明顯的例子,將特選的日本山藥淋上百香果汁,酸甜中不失客家古風,又充滿健康觀念。
娓娓道來這些客家名菜時的陳文良,就像可以將全國數百個弱勢團體以及社福組織記得滾瓜爛熟一樣,對家鄉美食的追求與他做事態度一般細膩、如數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