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約略每年因為除息而損失五百點的指數;所以現在的八千點指數所代表的財富意義,等於已經回到陳總統初上台的水準。
慶祝五一勞動節,國家機器以課徵綜合所得稅為賀禮,掠奪大眾的勞動收穫;股市不會好到哪去,因為報稅這事讓大家心煩,指數挑戰萬點得再等兩三個月。
美國學者對各種稀奇古怪的效應做過實證研究,只有元月效應有意義的,其他都跟射飛鏢一樣,純粹消遣時間自娛而已。造成元月效應原因是美國的稅制,不管基金、散戶,都在一月把去年年底賣的股票撿回來,集中的買氣造成漲多跌少的元月效應。
正常人不會喜歡繳稅的,每到此時就是怨聲載道,各種傳說中可以逃稅的奇門遁甲都特別風行,連外資證券分析師都在買靈骨塔、贊助小鄉鎮的綠化工程,哪會有夠力的明牌出現。市場氣氛如此,炒股勁頭就沒農曆年前後那麼興旺,大漲自然不易。
台灣把所得稅申報時間從三月改到五月才幾年而已,歷史資料不夠,還沒人用這當博士論文,現象還沒有被普遍認知,可是明擺著有因果關係。不管喜不喜歡,五月天不是投機天。
不能短期投機,那可不可以長線投資?六月之後是股東會的旺季,然後就是除權、除息的收割。
因為加權指數是以總市值的觀念設計,上市公司分配獲利後都會壓抑指數的成長,長期投資人實際獲利會比指數表現好,就在不斷參與分配後的累積所得。如果五月因為很多人賣股求現繳稅而跌,當然是投資的好機會。
許多人把金融市場當成我賺你賠的零和遊戲,這在短期內是正確的,甚至在扣除交易稅與手續費後,會出現所有人都賠錢的情況。可是當現金分配加入後,整個股市就不是封閉系統,零和魔咒破解。
我高價接你拋出的股票,你賺價差,我住套房,這是零和理論。可是熬啊熬,熬到除權又除息,雖然買氣很差,但紀律良好,過兩年我也賺錢,而且這賺的不必是別人賠的本,就逆轉零和困境。
台灣企業配現金的越來越多,用簡單的估算,過去幾年約略每年因為除息而損失五百點的指數;所以現在的八千點指數所代表的財富意義,等於已經回到二○○○年陳總統初上台的水準。
還在煩惱稅該如何報嗎?那就別想短線投機了,但是想領股子配股息,這段時間的回檔倒是播種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