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創業公司是商場上的新生兒,那麼像那斯達克( NASDAQ )這樣的集資市場,就是營養補給站。兩年前的三月十日,那斯達克達到五○四八‧六二最高點、成交量第二大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 )時的風光模樣,曾讓全世界的商場新生兒嚮往不已。如今,在九一一周年前夕,它的指數只剩下一三一○‧三三,在本身都有嚴重營養不良症狀的情況下,很難提供充足的養分給新生兒。
還有另一項現實的統計數據是,今年上半年,那斯達克裡超過三百家公司的股價在一美元以下;二○○一年,至少有四百家以上的公司從那斯達克市場上消失、有二十家以上的公司從那斯達克移往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其中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網路證券商 E*Trade。若再將時程拉長一點來看,過去五年裡,在那斯達克掛牌的五千多家公司,已經有逾一千二百多家企業被摘牌(下市)。
美國掛牌? 有人白繳學費有人只是空喊
這消失的一千二百多家公司,每個都繳了極高的學費。一位創投業者表示,一家公司要在美國上市,首先要繳付上市費五千美元(約新台幣十七萬元)外加掛牌年費、結算登記費,依掛牌的市場,大約每一百萬美元就要繳交二百七十八美元。對資本額七百萬美元的公司來說,上市成本約占總集資額的一○%到一五%。而扮演幕後推手的承銷商,則在收取顧問費之外,還有可觀的承銷佣金,約占總集資額的三%至七%。
不過,那個連個影子都沒有(沒繳學費),就大聲嚷嚷要到那斯達克掛牌、卻也能撈到錢的年代,如今顯得格外冷調和怪誕,就像電視裡所播放的綜藝節目一般。
正因為當時氣氛瘋狂、標準又低,在投資人眼裡,好的、壞的公司都是一個樣兒,大家募得的資金、發行的股價也沒什麼道理,端視輔導承銷商的口才和操盤能力有多高了。兩年下來,被騙怕了的投資人,對「到那斯達克掛牌」就像得了厭食症般,聽了就皺眉頭。令一堆在不景氣中仍得踽踽前進的資優新生兒,好生氣餒。
那斯達克的垃圾股泛濫成災,最大肇事者自然是那斯達克自己,這從它在今年八月十六日決定撤離日本而再次得到證明,當然企業的自我檢討似乎也不能迴避。
九九年下半年,國內網路業者的「赴美掛牌概念」不斷發酵,不但在現金增資時將每股價位推上百元,同時也在未上市盤掀起高價行情,動輒五○%到一○○%的漲幅,讓創業家有著「不赴美掛牌會後悔」、投資人心生「不買一張會後悔」的堅定信念。儘管當時證期會主委林宗勇公開表示,較小型的公司,若未充分準備就貿然到海外掛牌,可能會被承銷商「坑死」。可惜,許多企業和投資人都聽不進去。
公司賺錢才是最好的題材
其實,那斯達克原本成立的用意,就是要讓一些比較沒有名氣、在公司草創初期又無法符合 NYSE 等證交所的嚴格上市條件的小型公司,能先行上櫃而募集到足夠的資金。因而成為商場新生兒、未上市公司的「第一志願」。
不過,那斯達克也並非完全沒有規範,依據公司的規模與營運狀況,在那斯達克掛牌的公司分為所謂的「入門班」( Small Capital Market )與「進階班」(National Market )。一般企業多會先掛進「入門班」練功,一旦修鍊成功,便可以進軍到進階級的「國家證券市場」。而晉級的關鍵,就是企業的獲利、資產淨值、上市的最低股價等營運績效了。
所以,現在敢到那斯達克掛牌上市未必是利空,反而展現了小公司在逆勢中求生的活力與實力。只是,在那斯達克的形象還沒復原以前,還是別把「赴美掛牌」當成可以嚷嚷的題材或概念。畢竟,題材、概念再美,不如賺到錢最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