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經常能勾起許多人的美好回憶,可是「老戲院」如果數十年如一日,保持一成不變,最後卻會走上逐漸凋零的宿命。
全省六座影城座位數加起來超過一萬個
這六座國賓影城的規模,從六個廳到十六個廳不等,座位加總起來有一萬多個,每座影城的投資金額從一億二千萬元到一億五千萬元不等。其中最先開幕的是今年十月與微風購物廣場同步開幕的影城,明年初在台南市西區一棟由國產集團投資興建的商場大樓中再開幕一座影城。
今年四十一歲的張中周,是國賓戲院創辦人張明吉的小兒子,大學讀的是電腦,後來又到美國拿到碩士學位。由於他的兩位兄長都沒有意願接手國賓戲院的經營,因此張中周便返國一肩挑下老爸的重擔。
接手國賓後,張中周體認到「多廳院經營」的潮流,因此曾有意將國賓戲院現有大樓進行改建,並改為影城形態。可是,由於國賓現有建築物,是由多位地主共同持有,要更新改建難度頗高,再加上當時的老戲院一窩蜂改裝為多廳院戲院,而位於西門町邊陲的國賓戲院,張中周認為「沒有必要再湊熱鬧」,因此仍保持單廳經營模式。
唯有連鎖經營才能和國際集團相抗衡
沒有走多廳經營,對國賓而言卻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時,在張中周的大力說服下,父親張明吉及幾位老股東同意讓他放手一搏,並且投資內部裝潢及音響設備。張中周從西班牙進口豪華型戲院專用椅,不過每張成本卻高達八千五百元,加上新座椅體積較大,原本的一千五百個座位,一下子就減少了三百個。
除此之外,張中周還將音響設備大幅升級,除原有的立體聲效外,又透過國內最知名的音響廠商福茂公司引進先進 DTS、SRD 音響器材,最近又在進行改裝,重點就是加裝「杜比全方位數位環繞音樂系統」,張中周說,為了提升設備,國賓已經投資上億元。
國賓的用心,觀眾看得到也聽得到,再加上一千二百個座位的大廳院所形成的非凡氣勢,使得國賓在小廳院林立的市場中特別顯得鶴立雞群,票房紀錄及「占座率」因此一飛沖天,幾個強檔片的票房,讓國賓大發利市,投資的改裝成本兩三下就賺回來。
單廳院的國賓戲院已經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而且以目前堪稱全世界一流水準的設備,已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第一品牌地位。
可是多廳院經營畢竟是時代潮流,唯有走連鎖影城經營路線,才能形成經濟規模,也才有足夠的實力與華納威秀、喜滿客( Cincmark )、AMC 等國際性連鎖影城集團抗衡。因此,他目前正積極將國賓發展成本土的影城品牌,張中周說:「國賓不能死守在這裡,一定要跨出去才有機會」。
去年平均每天超過四千人進國賓
去年國賓的觀影人次達一百五十萬人,平均每天有四千一百多人進戲院看電影,雖然與華納威秀影城每日八千兩百人的觀影人次相比,國賓僅有華納威秀的一半,但是,華納威秀擁有十七個廳、四千三百個座位,國賓卻只有一個廳、一千二百個座位,兩相對照後,國賓的表現的確可圈可點。
從六五年到今天,國賓走過三十六個年頭,這段期間台灣的戲院產業經歷過電視、錄影帶、MTV、有線電視等產品出現的衝擊,看電影的人口大量流失, 不少電影院因而紛紛關門大吉。
對大部分結束營業的老戲院老闆而言,這個生意實在不好做,七○%的票房收入要被片商抽走,因此獲利性不算太高。而且,票房業績好不好,完全得看當年的電影發片量及有幾部強檔片而定,是最無法估成長空間的產業。但是,傳統的產業賦予新的生命,也能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國賓戲院開創第二春,就是一個最佳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