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句話用來形容剛出爐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高行健得獎,除了表示華人也有文采,值得肯定之外,更深層的意義是什麼?首先,還是台灣民眾「一窩蜂」的現象,出版高行健三本著作的出版社,十年來,還各有五百本以上的庫存,未料,諾貝爾文學獎桂冠一加冕,頓時間,洛陽紙貴,嚴重缺貨不說,某報社更以此作為贈品,招攬讀者,但令人好奇的是,一窩蜂的背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欣賞高行健筆鋒下的光芒?
接著,文壇都在討論:「何時台灣也能出個高行健,一舉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各個座談會開了又開,結論卻有些讓人失望。不少學者都認為,高行健中、法文皆流利,才能讓以歐系為語言的評審們,欣賞到其巧妙的語言及苦澀的洞察力。但台灣作家呢?似乎就是缺少了那麼一點點的語言優勢。
還有一個令人更憂心的問題,大陸當局鼓勵新秀作家,不少冒出的新人都只有十七、八歲;反觀台灣,莘莘學子在聯考未終結前,讀書壓力過重,壓根沒有空欣賞奇文、從事創作,就連坊間的才藝作文班,所教導的寫作方法大多有公式可循,難道非得像高行健一樣,「置之死地而後生」,因誤判得了癌症,有了臨死經驗,才寫得出偉大的曠世著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