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五年、一九九九年全球經濟強勁的年度,石油使用量較大,通常供不應求,一九九五年與一九九九年原油供給分別短缺一○萬桶與七○萬桶,不過,石油供給短缺使得油價走高的現象通常在下一年度才發酵,一九九六年油價較前一年上揚兩成,二○○○年以來油價則較去年上揚近三成。不過,油價上揚通常會降低使用者需求,因此再下一年度的油價通常又會回軟,一九九七年由於遇上亞洲金融風暴,超額供給連續兩年達一○○萬桶,油價從一九九六年的二○.七美元下降到一九九八年的一二.八美元,跌幅三八%,因此,石油輸出國組織才開始以量制價來穩定油價,因此,這一波石油價格上揚主要由於一九九九年全球經濟復甦快速所造成的石油供給不足的遞延效應所導致的。
油價上升對全球 GDP 的衝擊有限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至二○○○年三月的十五個月間,油價足足飆升了兩倍多,因而引發市場憂慮油價升高可能帶來的成本升高、盈餘縮減、工資上揚、通膨加溫、打擊經濟等不利影響。這一波石油價格上揚主要由於一九九九年全球經濟復甦快速,再加上適逢油產國一年的歲修時節,因而造成的石油供給不足的遞延效應。
包括美林、摩根士丹利添惠、法國興業近期均紛紛認為,石油價格在二○○一年由於產能提升使得供給增加、需求受到高油價而壓抑、全球經濟轉穩,能源使用量減少、庫存量可能上升的預期下,將下降至每桶二四.五美元上下。此外,到了二○○一年,石油替代產品增加、產業結構改變,油價走升對於消費者物價的影響已經逐年降低,現階段油價上升對經濟的衝擊,將不會重演一九七○年代以及一九九○年時的歷史。根據近期專業研究機構的預估,油價高於三十一美元的時間應不會太長,平均油價應在二十七至三十一美元波動。
石油替代產品不斷增加(核能發電、天然瓦斯等、省油汽車)、產業結構的改變, 一九九九年全球石油只占整體 GDP 比重一%,遠較一九七○年代的六.五%、一九九○年的二.五%,下降許多,因此,油價走升對於消費者物價的影響已經逐年降低。今年來油價升高可能使得全球經濟小幅向下修正,但是對經濟的衝擊不會重演一九七○年以及一九九○年石油危機時的困境。
如果油價平均在三三美元的水準,由於印尼、馬來西亞為石油淨出口國,可望受惠於油價上漲,使得二○○一年 GDP 提高一%; 而中國大陸倚賴進口石油量並不高,石油影響明年 GDP 的幅度估計僅○.三%。 至於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短期影響可能為:二○○一年的進口成本將增加二百億美元,進口成本升高可能帶來通膨的壓力,進而造成匯率與利率的波動,其中以進口石油較多的菲律賓、南韓、泰國以及台灣, 受油價升高影響 GDP 的幅度可能達一%以上,但長期而,油價終歸於穩定。 美林估計平均三三美元的油價將使亞洲整體 GDP 影響約○.五%左右, 和一九七○年代時 GDP 幾乎腰斬的情況穩定許多,亞洲經濟成長率因而向下調整可說僅是由強勁反彈轉為穩健成長,不至於改變亞洲經濟復甦的大趨勢。
石油進口總值占台灣 GDP 比重已降至二.五%
根據歷史統計,我們發現,一九九○年波灣戰爭時,台灣經濟結構仍以塑化、紡織、航運為發展焦點,因此油價的飆漲頓時使得台灣當下無法及時反應,才會造成股市出現五○%的跌幅,且經濟亦同步出現衰退現象。
但是在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新興國家的復甦帶動對原油的需求,油價再度出現上升,但是由於台灣產業結構已逐漸由石化、紡織為主的產業轉向電子高科技業,石油進口值占進口總額比重由民國七十年的二○.八%降至目前的四.一%,進口石油總值占 GDP 的比重也由民國七十年的一一.五%降至八十八年的二.五%,使得國際油價的揚升也不致使台灣重蹈六○年代的能源危機。
從一九九六年到二○○○年期間,油價曾小幅上揚,但是台股在高科技類股的帶動下,依舊呈現上揚的格局,這也反映出,此次國際油價的上揚,台灣所受到的衝擊將不至於太大。
從油價之直接影響來看,進口之礦產品占進口物價之權數約為一○.六一七%,而能源礦產占 WPI 之權數僅二.○六三%,油料費占 CPI 之權數僅二.二九一%,因此其直接影響不大。
從間接影響來看,包含石化相關產品在內占進口物價之權數不及三○%, 占 WPI 之權數則約為二二%,交通加上水電燃氣類占 CPI之權數不及一五%,且有傳導過程;以目前國內消費需求疲弱不振之情勢來看,向前轉嫁之力道減弱,因此會使影響權數打折。
根據主計處之資料, 今年前八月 CPI 之上漲率為一.○六%,來自油料之影響為○.三三%;WPI 之上漲率為一.七三%,直接影響為一.○一%,若加上間接影響則為三.六六%;進口物價上漲率為五.三四%,直接及間接影響分別為四.三六%及七.○六%。從以上數據即可看出雖油價上漲對進口物價及躉售物價之影響較大,但一者受其他產品物價下跌抵銷部分物價上升壓力,再者景氣走緩亦會抵銷部分物價上漲之壓力,因此傳達到國內之部分便相對減輕許多,這與台灣以外貿為主,大部分物價上漲可透過出口轉嫁至國外有關。
因此,容或國際油價持續上漲,會使國內物價升高,但在景氣趨緩及轉嫁國外下,國內短期並無通膨大幅升高之憂慮。
塑化、紡織、航運產業影響較深
展望未來,國際油價上揚將使得塑化類股股價在未來半年前景頗為樂觀,但長將回歸穩定。深入探究其原因:
根據主計處之資料, 今年前八月 CPI 之上漲率為一.○六%,來自油料之影響為○.三三%;WPI 之上漲率為一.七三%,直接影響為一.○一%,若加上間接影響則為三.六六%;進口物價上漲率為五.三四%,直接及間接影響分別為四.三六%及七.○六%。從以上數據即可看出雖油價上漲對進口物價及躉售物價之影響較大,但一者受其他產品物價下跌抵銷部分物價上升壓力,再者景氣走緩亦會抵銷部分物價上漲之壓力,因此傳達到國內之部分便相對減輕許多,這與台灣以外貿為主,大部分物價上漲可透過出口轉嫁至國外有關。
因此,容或國際油價持續上漲,會使國內物價升高,但在景氣趨緩及轉嫁國外下,國內短期並無通膨大幅升高之憂慮。
塑化、紡織、航運產業影響較深
展望未來,國際油價上揚將使得塑化類股股價在未來半年前景頗為樂觀,但長將回歸穩定。深入探究其原因:
(一)最近一個月能源股股價才剛剛開始反映油價上揚利多,目前的塑化類股股價約僅反映石油一八美元的收益狀況,以二○○一年盈餘估算的本益比平均僅約一○倍,股價仍便宜。
(二)國際主要能源類股的第二季企業盈餘強勁成長,顯示合併、縮減成本以及油價走高的利多已經逐漸發酵,將連動影響到台灣塑化族群。
(三)再從產業景氣循環來看,塑化股跟隨油價才從一九九九年初開始上揚,景氣榮景至少可持續到二○○一年第一季。不過,塑化產業受石油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較大,且油價走勢絕大多數時間操控在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產油動向,因此若依據全球供需之間的預估,到二○○一年時,油價將會再度回穩,屆時塑化類股的表現亦將回至常軌之中。一般投資人其實不容易掌握市場脈動,因此,投資人應以一成至兩成資金投入能源股的世界型股票基金來介入,比較穩健。
至於紡織與航運類股方面,卻因為油價的上揚使得成本亦同步上升,短期而言雖可以將成本上揚的因素轉嫁至產品售價上,但隨著油價的趨於穩定,終究毛利空間亦會被壓縮。整體而言,油價的上漲對這兩個產業族群衝擊較大。
至於紡織與航運類股方面,卻因為油價的上揚使得成本亦同步上升,短期而言雖可以將成本上揚的因素轉嫁至產品售價上,但隨著油價的趨於穩定,終究毛利空間亦會被壓縮。整體而言,油價的上漲對這兩個產業族群衝擊較大。
故在現階段的投資策略上,建議投資人短期間避開會因油價上揚間接受到影響的利率敏感產業,如金融、景氣循環類股等,而將焦點放在石油上游的相關類股以及受油價波動影響較小的電子類股,尤其以二○○一年展望性較佳的半導體與電信類股為主要投資產業。
從供需之角度來看,在 OPEC 刻意減產及全球經濟持續上揚下,截至目前仍是供不應求,因此油價仍呈上漲走勢; OPEC 已有增產之動作,隨著美國景氣趨緩,應可逐漸緩和油價上漲之壓力。
從供需之角度來看,在 OPEC 刻意減產及全球經濟持續上揚下,截至目前仍是供不應求,因此油價仍呈上漲走勢; OPEC 已有增產之動作,隨著美國景氣趨緩,應可逐漸緩和油價上漲之壓力。
此外,台灣因外貿占極大比重,因此大部分物價上漲壓力可轉出國外,加上國內需求疲軟,亦可抑制物價向前傳導;因此雖進口物價及躉售物價持續上揚,但 CPI 上漲率仍能維持在低檔。 同時,政府亦會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來抑制可能引發的通膨壓力,故台股受油價上漲的影響僅是短暫的,近期將可望在塑化類股的利多帶動下,呈現反彈走升,重回漲升軌道之中。
(本文作者為中華投信襄理)
(本文作者為中華投信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