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海味不如家鄉口味,就算有錢到每天用魚翅漱口,偶爾還是會想媽媽親手煮的清粥小菜。五年前在台北開張第一家的「舊街蚌麵」,將於十月在民權東路和朱崙街再開兩家新店,餐廳總數累積到六家。主要供應客家菜和家鄉菜的舊街蚌麵,是近年表現非常搶眼的台灣本土餐廳,但是很少人知道舊街蚌麵只是成功貿易商人梁釗欽的副業而已。
年輕時從彰化到台北來打拚的梁釗欽,現在擁有百分之八十的磅秤市場(你家現在用的體重器很可能就是他家進口的產品),並從事大量不銹鋼廚具外銷歐洲的生意。由於生意做得成功,每天吃吃喝喝在所難免,雖然梁釗欽吃遍山珍海味,心中想的卻是彰化員林鄉下地方最普通不過的蚌麵,欲求不滿再加上思鄉之情,具體化身成為舊街蚌麵,梁釗欽讓台灣在地本土的吃食變成台北都會的流行餐飲之一。
都市長大的孩子不識鄉下菜的滋味,梁釗欽記得小時候,如果天公賞飯吃,稻穀豐收時,那小孩子就有蚌仔麵可以吃;若是遇到歹年冬欠收,那端上桌的就是絲瓜麵(或是更差的絲瓜豆簽),蚌麵正是好年冬的代表。
蚌麵自然是招牌菜之一,每碗八十元的蚌麵中除了蚌殼外,還有大骨、魚肉和魚骨熬成的湯頭。學生時期就讀食品加工科的梁釗欽認為,傳統加鹼水的油麵並不健康,所以自己開配方交給南部的製麵廠,做成舊街獨家的手工麵,較細的麵條配上味鮮的清湯,清清爽爽的一碗麵,散發濃厚的莊稼味。
掌廚師傅自己用高麗菜與洗米水醃製的酸菜,與沒什麼肉的鮭魚頭炒成一般酸味十足的下酒菜;三杯雞的嚼勁好像剛剛從後院抓來宰殺,自家所養的雞;私房的燒酒蝦在要沸不沸之間,揮發中藥的香與苦;用大砂鍋燜奶油螃蟹,掀蓋時鮮香味四溢;鮮蚵架在酒精燈上,周圍有一圈油條,在持續加溫下,油條吸滿了蚵仔的味,鮮美無比。
與其他主題式的本土餐廳相比較,舊街蚌麵的價位比較實惠,平均每人消費額三百元左右,除了古老的鄉下菜以外,列滿近百樣菜肴的菜單上,還有些南北合成創新口味,例如:沒有濃厚蒜味,但肉極嫩的左宗棠雞;芋頭、雞柳再加入椰汁與牛奶,在小砂鍋裡熬煮出南洋口味等等。雖然舊街蚌麵在味覺和視覺上,都不會給人過分驚豔,卻吃得出鄉下人的腳踏實地。
舊街蚌麵民權店:(○二)二五○九│八一六八;朱崙店:(○二)八七七一│六一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