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義大利電影透過《新天堂樂園》、《郵差》等動人作品的澆灌,逐漸給全世界觀眾一種共通印象,以為義大利電影就是天真男人《郵差》、《天才童星》《新天堂樂園》所帶領製造的浪漫與夢想。
影片前半部的重點擺在羅貝多貝里尼的愛情上。三番兩次的邂逅,而且每次邂逅都安排得極具喜感與戲劇性,讓鎮上美麗的女老師也不得不深受這個無名小卒的吸引,而毅然決然地放棄官員男友,與他共築家庭,並開了一間夢寐以求的書店,有了一個小男孩,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常,五年後,也是影片的後半部,納粹與法西斯政府的結合,讓擁有猶太血統的父子被關進集中營,不甘與丈夫兒子分開的女主角,也自願進了集中營,雖然各分兩處,天才老公也不時利用機會向老婆傳達愛意,更以玩遊戲的方式讓兒子以為這只是一場比賽,而繼續保有童年的快樂與天真。
羅貝多貝里尼是個「真正的小丑」,他的表演充滿逗樂觀眾卻不必藉由剝削其他角色以達成的能耐,無論肢體節奏、表情控制,都是一流。這讓電影前半部他使出渾身解數追求心上人的過程,妙趣橫生,浪漫十足。
但是從後半段,女主角說要上囚犯的火車就能上而且自願進入集中營開始,問題就出現了,因為同時做為導演的羅貝多貝里尼執意要維持電影的浪漫喜劇基調,卻不帶有足夠的批判或諷喻,而把戰爭這麼嚴肅沈重的主題也賦予輕鬆的調笑,甚至要觀眾相信關在集中營的這幾年,在其他小孩都死光了,只剩他兒子還躲得好好的情況下,還相信這只是遊戲。當然,小童星的表演將有助於這場催眠的進行,尤其對今年坎城影展的評審特別有效,因為《美麗人生》拿下了僅次於最佳影片的評審團特別大獎。
不過綜觀全片,我雖然肯定羅貝多貝里尼獨樹一格的表演以及他對追求愛情的處理方式,卻不得不指出他的導演過於算計,而讓影片後半段真如劇情所描繪的「騙小孩」一樣,欠缺說服力。一個偉大喜劇導演是能夠穿透現實的複雜與痛楚來成就他的喜劇,羅貝多貝里尼在《美麗人生》則有點打煙霧仗的味道,簡化問題,自然也讓他的浪漫和夢想來得輕易而刻意,反而少了上乘義式喜劇電影的勁道,而夾雜了好萊塢的逃避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