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你的大腦竟有一支塑膠湯匙!很多人不知不覺吃下「它」恐失智…少接觸這類飲品「塑膠微粒少9成」

你的大腦竟有一支塑膠湯匙!很多人不知不覺吃下「它」恐失智…少接觸這類飲品「塑膠微粒少9成」
▲此為示意圖。

2025-03-07 17:30

桌上一瓶、包包也一瓶?無處不見的瓶裝水方便又解渴,不少人都習慣隨身攜帶。然而,科學家近日警告,為了降低大腦內的「有毒塑膠微粒」含量,應該要盡量避免飲用瓶裝水。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改喝過濾自來水,可以讓人體攝取的塑膠微粒量銳減90%,從每年約9萬顆降至4千顆。該研究建議,民眾應採取「實際可行」的方法來減少攝取塑膠微粒,以藉此降低健康危害風險。

 

這項研究發表在《腦部醫學》(Brain Medicine)期刊。而上個月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另一項研究則指出,某些受試者大腦中的塑膠微粒含量已經高達7公克,相當於能製造一支小湯匙所需的塑膠量。研究還發現,患有失智症的個案,大腦中的塑膠微粒含量比普通人高出3到5倍,認為塑膠微粒可能與神經退化疾病存在某種關聯。

 

塑膠微粒指的是直徑小於2微米(2千分之一毫米)的塑膠碎片,肉眼幾乎無法察覺。這些微粒隨著塑膠製品的降解進入食物、飲水,甚至漂浮在空氣中,讓人類幾乎無法避免攝取。

 

研究共同作者、內科醫師布蘭登.呂(Dr. Brandon Luu)表示:「光是喝瓶裝水,每年就可能讓人體暴露於與所有攝取及吸入來源總量相當的塑膠量。改喝煮沸的自來水能將這個數字減少近90%,是目前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除了瓶裝水,該研究也指出,塑膠茶包、食物加熱方式等都是塑膠微粒的重要來源。譬如在使用塑膠容器加熱食物時,就可能會釋放大量塑膠微粒與奈米塑膠。

 

「改用玻璃或不鏽鋼容器存放食物,是減少暴露在塑膠微粒中的好方法。」呂博士補充,「雖然這麼做是合乎邏輯的,但我們還是需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確認減少攝取是否真的能降低人體內累積的塑膠量」。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飯後吃助穩定血糖 專家點名「這4種水果」CP值高:營養豐富

澤倫斯基不說英語了!未向川普道歉但準備簽礦產協議 被問1事現怒氣

台積電又傳CoWoS被砍單? 供應鏈說誤會大了

延伸閱讀
那個憨厚的歐吉桑其實是「屏東愛迪生」,沒耀眼學歷卻樂在研發…旭東環保如何搖身一變世界第2大廠?
那個憨厚的歐吉桑其實是「屏東愛迪生」,沒耀眼學歷卻樂在研發…旭東環保如何搖身一變世界第2大廠?

2025-02-24

2025雲林永續微燈會點亮未來——光影藝術引領環保新風潮
2025雲林永續微燈會點亮未來——光影藝術引領環保新風潮

2025-02-11

塑膠吸管別丟垃圾桶!全台縣市「能不能回收」認定大不同 6縣市做錯最高罰6000元
塑膠吸管別丟垃圾桶!全台縣市「能不能回收」認定大不同 6縣市做錯最高罰6000元

2025-01-24

張國煒告大哥張國華、老臣背信!數百億遺產動不了、要求更改遺囑執行人:張榮發遺願被惡意違背
張國煒告大哥張國華、老臣背信!數百億遺產動不了、要求更改遺囑執行人:張榮發遺願被惡意違背

2024-09-18

張國煒大動作告大哥張國華、向媒體放話…長榮集團3點聲明回擊:請勿「得寸進尺」
張國煒大動作告大哥張國華、向媒體放話…長榮集團3點聲明回擊:請勿「得寸進尺」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