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年過花甲,為何還要跑馬拉松?66歲蔡詩萍年跑30場全馬、度過中年危機:跑馬,不折不扣是人生修煉

年過花甲,為何還要跑馬拉松?66歲蔡詩萍年跑30場全馬、度過中年危機:跑馬,不折不扣是人生修煉

蔡詩萍

健康

照片取自蔡詩萍臉書專頁

2025-03-03 18:20

編按: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不僅是文化界名人,更是馬拉松界的超級擁護者。即使身兼要職,他仍以驚人的毅力,2024年達成一年跑30場全馬的壯舉,體能甚至超越20歲的自己。這不禁讓人好奇,他是如何在高壓工作與長距離跑步之間取得平衡?跑步對他而言,又有什麼樣的魔力?

 

沒空對年齡討價還價

 

我們有很多種方式老去,

跑馬拉松,是最不輕鬆的那種。

 

我盯著那張新聞照片,久久難以移開視線。

 

照片裡,是位八十二歲的法國老婦人。她在二十四小時內,連續跑完一百二十五公里。

 

哇,太厲害了。 

 

換成自己,號稱花甲美魔男的自己──老蔡,有辦法嗎?

 

嗯,現在應該還可以,但問題問的是,八十二歲的我還可以嗎?

 

雖然在平均餘命超過八十歲的今天,活到八十歲並不是什麼難以想像的事,完全已是現實的一部分。

 

但八十歲以後,能不能行動自如?

 

八十歲以後,能不能不要躺在病床上?

 

八十歲以後,能不能依照自己的意志,有體能走自己的路、跑自己的馬拉松呢?

 

這應該才是我看著這則新聞,心中激盪的問題。

 

一場全馬四十二公里,如果以後段班跑者費時六小時為基準,並維持這個均速計算二十四小時,應該可以跑完一百六十八公里。

 

但這純然只是理論上,因為體能隨著不間斷的消耗,只會逐漸滑落,均速會慢慢下降,所以能跑出一百二十五公里,的確不簡單,何況,還是一位八十二歲的老人家呢!

 

她要忍受著膝關節退化,忍受著身體老化的病痛,忍受著這年紀可能的孤獨與寂寞。一天二十四小時持續的跑動,不僅僅是一種肉體的挑戰,更加是一種精神上意志的考驗。

 

為什麼而跑呢,都八十二歲了?

 

為什麼不在家含飴弄孫、泡老人茶就好?想運動的話,為什麼不散散步就好?

 

每個人都有著讓自己繼續活下去的哲學,但選擇一種嚴酷考驗自己肉體,甚至折磨自己身軀的馬拉松,絕不是一件好玩的生存哲學。

 

若不是,我們總感覺體內有著遙遙的召喚,召喚著我們已不年輕的身軀裡,那顆「曾經年輕」而「此刻仍年輕」的「不服老」靈魂,否則我們幹嘛要出去折磨自己呢?

 

來日多少未知,但不該停在歲月的關卡上

 

 

我們可以有很多種方式老去。

 

但我絕不會選擇那種「哎呦都老了,還幹嘛逞強呢」,於是便頹坐電視機前,蜷縮進沙發裡,任由一個節目換過一個節目的光陰消磨。

 

在時光消逝之前,我寧願像那位八十二歲的法國老婦人,在收藏櫃裡翻出一塊又一塊的獎牌,細數獎牌記錄著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去了哪一場的馬拉松,有誰與自己一塊跑、有誰一起完賽,以及結束後的合照、聚餐。

 

然後,歲月悠悠,隨著多年過去,有些跑馬的朋友先從人生跑道上畢業,而我還是繼續的跑,速度不快了,但完賽的雀躍依舊。

 

我跑著、跑著,那些曾經一塊跑的朋友似乎又都從歲月的角落裡鑽出來,跟著我一同向前,為我喊著「加油啊!好朋友,不要放棄」。

 

我希望能在八十二歲時,在清晨醒來,洗把臉,穿上短衫短褲,套上跑鞋,戴上運動帽、太陽眼鏡,關上門,走出家門,往跑場一步步走去。

 

那將是一個晴朗的早晨,我會慢慢加熱體溫,感覺關節在彈跳、身體在韻律,那顆跑者的靈魂在雀躍。

 

八十二歲了,來日多少未知,能再跑多久也不知道,但我至少沒有停在八十二歲的關卡上,我還要出門跑連續二十四小時的長程馬拉松。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在八十二歲的清晨出門跑馬,我會記得我在二○二二年六月二十日讀過的那則新聞,那位八十二歲法國老婦人的馬拉松故事。     

 

沒錯,我們會老,會老到站不起來、走不動路,但很抱歉,不會是在八十二歲的時候。八十二歲時,我還要跑二十四小時超過一百公里的超級馬拉松。

 

然後,我會在更老的時候,告訴年輕朋友:「喔,那年喔,我八十二歲跑完了一場超馬呢,從天光昏暗一直跑到天光再度昏暗呢!」

 

我們跑,我們便存在。

 

歲月,就讓它在我們身後追趕吧!

 

「決定開跑」是最自由的選擇

 

 

「起跑」的行動選擇,

能掙脫被責任和期望所束縛的日常。

跑馬,是修煉。

跑久了,我愈發這樣認為。

跑馬,不折不扣是修煉。

 

馬場的「快咖」必定十分自律,按表操課,有為有守,配速本身彰顯自我了解與奮進,配得出速率,也要跑得出速度。

 

馬場的「慢咖」看似不在乎成績,但仍須於限時內完賽,嘻嘻哈哈之間,像修禪,把完賽當每週必修課,日日是好日,週週有功課。

 

我自己跑馬,亦觀察跑馬。

 

馬拉松人為何風雨無阻、拋家別親的趕往各地跑馬呢?我給的答案是,這可能是許多人對自己、對人生,所做過最棒的一種或唯一的一種,「給自己自由」的選擇了。

 

工作,未必是自由的選擇。

 

迄今為止人生的發展,也未必是最自由的選擇。

 

或許擁有金錢,生活小康;又或許錢不留身,當月光族,但這都未必是自己想要的、決定的,甚至是所能擺脫的。

 

我們做什麼都有期待,不做什麼都有壓力,更可怕的是,我們活在人際互動的網絡裡,在親情、同事、長官、人情等關係的種種網絡裡,想做什麼與不做什麼,有時都不是自由的選擇。

 

有時我們以為選擇是自由的,但一旦想改弦易轍,便知道自己其實並.不.自.由!

 

甚至是最親密的愛情、婚姻與家庭,在開心、認真的選擇之後,隨之而來的無非是一個接一個的義務與責任。我們可能心甘情願且義無反顧,但偶爾也會仰頭吐氣:「啊,有點疲憊啊,這人生。」

 

是啊,我們一路走來,面臨太多路口的選擇。在選擇之後,便反覆日夜,逐漸失去原先的悸動,變得日常而循環了。

 

大哲學家卡繆(Albert Camus)寫出《薛西弗斯的神話》(Le Mythe de Sisyphe),新解希臘神話薛西弗斯這位神祇,拚命把石頭從山下往山上推,眼見差不多快到山頂,可以卸下擔子鬆口氣時,孰料,老鷹飛下來啄他,手一鬆,石頭滾下山,他又得重新來過一遍,日日夜夜,沒完沒了。

 

卡繆這位二十世紀過世的老爺爺,想說什麼?

 

他要說的是,這不就是人生嗎?無謂的人生,重複的人生,乏味的人生。但既然他是存在主義大師,怎可能這麼容易與你我一樣,輕易的喟嘆人生虛無、人生單調,然後繼續過日子?

 

他在思索,在找尋「存在」的意義。

 

人生本該如此嗎?

 

站在十字路口,等綠燈,走路靠右,交通警察吹響哨音,快快催油門,我們啟動,在人生的路上。我們就該如此認分自己的人生嗎?

 

每月交房貸房租水電瓦斯費,固定在上班途中某家便利店買咖啡。低著頭,在捷運公車上滑手機,偶爾望向窗外,車陣如河、摩托車似魚群。

 

我們在時光的長河裡,一直飄蕩一直打轉。我們有自己的心事,但沒人在聽;我們有自己的故事,但只能在感動自己的電影裡流淚。

 

我們也許滿意現狀,也許不安於現況,但都沒什麼改變的動力。也許太累,或者太老,自覺體力衰退、時不我予。

 

我們在既定的方向上,轉動方向盤,左轉右轉直行煞車靠邊找車位,一切都那麼平順,一切也都那麼按照秩序。

 

快樂或不快樂都在一條路上,我們的口頭禪不知不覺間,變成了「啊,沒差啦」!

 

我們什麼時候變得對生活、對自己,只淡淡用一句「啊,沒差啦」即隨意打發了呢?我們的生活,若可以有一點點不一樣的變化,會怎樣呢?

 

如果,我們試著去做一些變化,生命的態度抑或將隨之有新的方向。但然後呢?或許我們都已試過,不過生命有一種怠惰拉力,往往試了幾次,未見差異,就撒手算了。

 

算了,便算了。於是又回到周而復始的軌道上。

 

 因為是自我的選擇,所以能自得其樂

 

 

有一次,跑馬前一晚下了雨,且氣象預告了不止當晚,隔天繼續降雨的機率很高,超過百分之五十。

 

太座問:「明早還要出去跑嗎?」

 

「嗯,苗栗可能好一些吧!氣象說往南的降雨機率遞減。」我回答太座,順手整理跑馬的衣物保管袋。

 

「要這麼拚嗎?」

 

太座的口氣,飄來一絲絲跑不快幹嘛這麼拚的意思,但立即補上一句:「天雨路滑,來回那麼遠,你自己小心。」

 

「嗯,我會小心啦,老婆放心。」

 

太座沒再多說什麼。說了恐怕她亦明白,我還是會出門的。

 

「我還是會出門的」這是關鍵句。

 

婚姻是人生大修煉。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一夜情容易,要數十年睡一張床,聆聽對方打呼,習慣對方睡姿,談何容易?夫妻久了,多少會摸索出對方的脾氣。

 

太座若真不希望我做什麼,我大概也不會硬著對幹。同樣,我若興致高昂要做某件事,多半太座也不會刻意掃興。

 

夫妻,夫妻,絕不互欺。

 

隔天大清早,我摸黑出門,在便利店買了咖啡麵包,夜班店員看看我:「又去馬拉松喔,在哪?」「嗯,在苗栗」我付了錢。

 

轉身時,他在我身後祝福:「加油啊!」我揚揚手,說謝謝:「有空也來跑馬啊! 」走出店門前,我聽到親切的聲音:「有啊,去年台北馬我跑半馬!」

 

我笑著,上車,啟動引擎。

 

在暗夜未明的大清早,驅車往南移動。

 

是啊,我們都在這世間存活著。

 

努力生活,努力奮進。

 

如不如意呢?也許未盡如意。

 

不值得活了嗎?也沒到那程度。

 

在處處是壓力,處處必須做選擇的生活裡,我找到了馬拉松。

 

沒人逼我一定要跑,但我跑著、跑著,自得其樂了!

 

馬場上,來自四方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隨四十二公里迤邐散開,各自在賽道上找尋自己的歸屬,有人在乎成績,有人在乎完賽,有人在乎紀錄,有人在乎出門像郊遊。

 

薛西弗斯的神話,這隱喻太棒了。

 

我們在自己的世界裡都是扛責任的巨人,各自推著石頭上山,扛著人生必須如此活著的擔子,日日夜夜。但我們從跑馬中,領悟到超越重複、超越日常、超越自己的意義。

 

我想起那位便利店員昂揚的回答:「有喔,我去年跑了台北馬半馬!」

 

我們都是馬拉松世界裡「最自由」的跑者。

 

作者簡介_蔡詩萍

我是蔡詩萍。

一個政治學的科班生。

一個文學的寫作人。

一個藝術的愛好與評論者。

一個業餘馬拉松跑者。

一個電影紀錄片的重度影迷。

一個相信自己走到最後依舊捧書閱讀而開心的老靈魂。

拿過中國文藝獎章(散文類)。

拿過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類)。

最好的人生選擇是,晚婚但還是結婚、生女了,因而有了更多對人生本質與中場以後的思索。

我應該會繼續寫下去。你等著。

目前暫時服務公職於台北市文化局。

歡迎到我的個人臉書、IG上互動。

 

本文摘自聯經出版《我還在跑,沒時間變老:人生賽道的四十個擇學

延伸閱讀
「跑過眾多馬拉松,特別喜歡蘇花馬!」謝金河挑戰21K半馬:聞著略帶魚腥味的港灣,感受在地風情
「跑過眾多馬拉松,特別喜歡蘇花馬!」謝金河挑戰21K半馬:聞著略帶魚腥味的港灣,感受在地風情

2025-03-03

以前跑著上山,現在只能用走的...一場政大馬拉松給謝金河最大體悟:年老衰退是不可逆的趨勢
以前跑著上山,現在只能用走的...一場政大馬拉松給謝金河最大體悟:年老衰退是不可逆的趨勢

2024-12-09

眼睛「痠澀模糊」不是盯著螢幕才會有!這些行為都讓你的雙眼「跑馬拉松」,4招解除眼球壓力
眼睛「痠澀模糊」不是盯著螢幕才會有!這些行為都讓你的雙眼「跑馬拉松」,4招解除眼球壓力

2024-11-22

林郁婷、修杰楷、陳庭妮都來了!馬拉松體力大考驗敢不敢?老謝直呼:領到老人卡後就不跑全馬了
林郁婷、修杰楷、陳庭妮都來了!馬拉松體力大考驗敢不敢?老謝直呼:領到老人卡後就不跑全馬了

2024-09-16

台積電愈發強大,奉行張忠謀「這元素」是最大力量!反觀北京馬拉松贊助作弊…老謝:戰狼都看不下去
台積電愈發強大,奉行張忠謀「這元素」是最大力量!反觀北京馬拉松贊助作弊…老謝:戰狼都看不下去

2024-04-21

「萬金石馬拉松當天,選擇來平溪踏青!」從東勢格越嶺到臭頭山…謝金河:回到阿真的店好像回家吃飯
「萬金石馬拉松當天,選擇來平溪踏青!」從東勢格越嶺到臭頭山…謝金河:回到阿真的店好像回家吃飯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