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台各大醫院急診塞爆「一床難求」,甚至有病患只能在地上插管急救,讓第一線的醫護非常崩潰,引發外界討論;對此,衛福部健保署昨(26)日邀集台灣急診醫學會等團體開會,初步拍板3大方向,將提高「急診、ICU加護病房、一般病房」的診察費及護理費給付,預計每年將多投入新台幣超過30億元挹注,最快今年5月上路。
健保署昨日邀集台灣急診醫學會、台灣急診管理學會、台灣外傷醫學會、台灣醫院學會等團體開會,討論急診室量能不足以及健保給付調整等問題;健保署長石崇良會後表示,目前急診壅塞的狀況已經慢慢緩解,但還是必須為長期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才能避免再有類似情況發生。
石崇良指出,大家討論後達成三個有關健保支付標準調整的共識,首先是針對急診給付進行3項調整,包括急診給付增列護理費、急診留觀床增列診察費、重大外傷給付標準調升,3項調整的相關預算預計達到上億元。
再來是ICU加護病房給付部分,石崇良提到全台重度急救責任醫院有50多家,有23家是醫學中心,將全面調升以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來給付;而中度急救責任醫院有70多家,其中26家為地區醫院,也將比照區域醫院給予加護病房給付,這樣有助於分流收治,不用再集中於醫學中心等大醫院,預估相關預算一年約5.8億。
最後則是全面提高病房護理費部分,石崇良表示,急診病人住院面臨病床數不足、關床等問題,要強化護理人力就要適當調高病房護理費用,將會提出支付標準修訂案,未來一年將投入25億調整病房護理費。
石崇良強調,上述支付方案僅為初步共識,後續還有細節要擬定,將提到3月份各別醫院總額協商會議,通過後再於3月下旬健保共擬會議討論,預計最快5月上路。
延伸閱讀:
本文獲TVBS新聞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