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62歲楊文欣胰臟癌病逝…前立委大地主健診發現仍難救!沉默殺手致命8症狀、喝手搖飲罹癌率增8成?

62歲楊文欣胰臟癌病逝…前立委大地主健診發現仍難救!沉默殺手致命8症狀、喝手搖飲罹癌率增8成?
▲前立委楊文欣因胰臟癌病逝,享壽62歲。

數位內容部整理

健康

Shutterstock、立法院網站

2025-02-25 16:28

前立委楊文欣周二(2/25)病逝於中國附醫,享壽62歲,他是在去年健康檢查時,發現罹患胰臟癌,雖然積極治療仍不敵病魔離世。

胰臟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患者自身難以覺察異常,即使出現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道不適而忽略。

嘉義醫院副院長暨肝膽腸胃科醫師陳詩典說,胰臟癌很難早期發現,第二是復發率高,有高達85%病患被確診時,已是晚期無法開刀,即便15%有機會開刀的病患,仍有80%的人術後會復發。

近年有研究指出,國人胰臟癌罹患率上升恐與愛喝手搖飲有關,據美國、新加坡研究,若每周喝3次含糖飲料,罹患胰臟癌機率高8成,更會增加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中風、痛風等疾病風險。

楊文欣父親是長億關係企業創辦人楊天生,伯父為興農牛董事長楊天發

 

楊文欣父親是長億關係企業創辦人楊天生,伯父為興農牛董事長楊天發,屬台中地方派系「楊派」代表人物,他是全台最大重劃區、台中市單元二的大地主。

 

2010年他主導「臺中市黎明自辦市地重劃區」,被控透過人頭買地取得重劃主導權,並虛增工程款與補償費用,共詐取市價逾60億元的抵費地。

 

臺中市黎明自辦市地重劃區弊案被判4年10月

 

2021年10月8日臺中地方法院認定楊文欣等人,以合法程序掩飾不法,從中牟取巨額利益,依背信、偽造文書、違反公司法等罪,判楊文欣合併應執行5年6個月徒刑,二審宣判4年10月,全案可上訴尚未定讞。

 

由於該案件涉及467名人頭地主,每人僅持約A4紙大小的土地,卻占所有權人18%,進而主導重劃決策,部分遭沒收的土地市值逾50億元,是否仍回歸原地主,亦為後續關注焦點。

 

楊文欣健康檢查發現胰臟癌,抗癌半年卻仍回天乏術

 

而楊文欣雖然在健康檢查中發現胰臟癌,抗癌半年卻仍回天乏術,讓不少人聽到胰臟癌就聞之色變。

 

胰臟癌有「沉默的隱形殺手」之稱,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患者自身難以覺察異常,即使出現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道不適而忽略。

 

這幾年不少名人死於胰臟癌,包括前駐泰國大使李應元、國民黨議員唐慧琳、金鐘最佳男配角張國棟、資深名嘴劉駿耀等人,都因胰臟癌病逝,而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也是苦於胰臟癌,才決心赴瑞士求安樂死。

 

資深藝人巴戈從發現到癌逝也僅短短半年

 

資深藝人巴戈則是2021年9月罹患胰臟癌,發現時已是末期,隔年2月因胰臟癌病逝,享壽67歲,從發現到癌逝僅短短半年。

 

最新數字顯示,胰臟癌位居2023年十大癌症死因第7位,每年約3000多人罹患胰臟癌,死亡人數與死亡率迭年上升,若與2013年相比,10年來胰臟癌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分別上升57.4%及57.5%,危害不容小覷。

 

高達85%病患被確診時,已是晚期無法開刀

 

嘉義醫院副院長暨肝膽腸胃科醫師陳詩典說,胰臟癌之所以令人聞之色變,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很難早期發現,第二是復發率高。

 

胰臟位於腹腔比較深層,胰臟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患者自身難以覺察異常,即使出現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道不適而忽略,等到真正有症狀時,大部分已進展到中晚期,癌細胞已侵犯胰臟周遭重要血管,難以開刀處置。

 

陳詩典表示,雖然胰臟癌臨床上,有高達85%病患被確診時,已是晚期無法開刀,即便15%有機會開刀的病患,仍有80%的人術後會復發。因整體預後不佳,是否能早期發現成了最重要的關鍵。

 

8種胰臟癌常見症狀

 

1. 上腹痛

2. 背痛

3. 黃疸(皮膚發黃、眼睛發黃、尿液呈現深茶色等)

4. 體重減輕

5. 拉肚子

6. 皮膚發癢

7. 發燒(膽管炎)

8. 畏寒(膽管炎)

 

胰臟癌危險因子


年齡:胰臟癌大部分發生在 60 歲以上,較少低於 40 歲


性別:男性居多,為女性的三倍


抽菸: 吸菸者罹患胰臟癌的機率比不吸菸者高出 2~3 倍,尤其是一天抽 2 包以上者


酒精:有報告指出喝酒與胰臟癌的發生有關


飲食:生活中攝取肉類或脂肪比例偏高者,胰臟癌發生機會也會跟著增加


化學藥品:長年接觸化學藥品(超過 10 年以上者),尤其是石油產品或各種溶劑者,較易罹患胰臟癌


遺傳:有幾種遺傳性疾病會增加胰臟癌的發生機率,例如:遺傳性胰臟炎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資訊顯示,曾經接受部份胃切除、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的患者,也較易罹患胰臟癌,胰臟癌本身也可能造成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三者關係密切。

 

研究顯示愛喝手搖飲,罹患胰臟癌機率高8成

 

近年有研究指出,國人胰臟癌罹患率上升恐與愛喝手搖飲有關,據美國、新加坡研究,若每周喝3次含糖飲料,罹患胰臟癌機率高8成,更會增加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中風、痛風等疾病風險。

 

胰臟癌的診斷可以藉由抽血檢驗腫瘤指數CA-199,雖有假陽性的機率,但仍能作為參考值。陳詩典建議,有胰臟癌家族史者、慢性胰臟炎患者、吸菸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可每年進行健康檢查1次。

 

如果已出現症狀,如全身無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痛、黃疸、持續性腹瀉或糞便呈灰白色,務必要即早就醫以提高整體治癒率。建議民眾平時應維持均衡飲食、正常作息及養成定期做健康檢查的良好習慣以即早預防。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延伸閱讀
酒駕慣犯拒繳9萬罰款,一查竟中「2500萬樂透還買房」!書記官調財產紀錄全揭露「下場曝光」
酒駕慣犯拒繳9萬罰款,一查竟中「2500萬樂透還買房」!書記官調財產紀錄全揭露「下場曝光」

2024-05-03

10年來酒駕事故、傷亡人數減半!但每件案子都代表家庭破碎...警政署號召加強防制酒駕
10年來酒駕事故、傷亡人數減半!但每件案子都代表家庭破碎...警政署號召加強防制酒駕

2024-01-31

7成累犯有酒癮,戒癮治療為何推不動?正視3大困境,台灣才能真正解決酒駕
7成累犯有酒癮,戒癮治療為何推不動?正視3大困境,台灣才能真正解決酒駕

2023-01-11

酒後「牽機車」算酒駕?沒發動能拒酒測?律師揭判決:連YouBike也不行!他吃完薑母鴨牽車慘了
酒後「牽機車」算酒駕?沒發動能拒酒測?律師揭判決:連YouBike也不行!他吃完薑母鴨牽車慘了

2023-12-14

近三年酒駕防制陷瓶頸  司法轉介醫療行政負擔大  「醫法雙軌」嚴堵酒駕  累犯酒癮須矯治
近三年酒駕防制陷瓶頸 司法轉介醫療行政負擔大 「醫法雙軌」嚴堵酒駕 累犯酒癮須矯治

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