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非肺腺癌復發!陳文茜罹更惡「黑色素癌四期」專家揭難根治、擴散快…自曝長期用「1藥物」致命後遺症

非肺腺癌復發!陳文茜罹更惡「黑色素癌四期」專家揭難根治、擴散快…自曝長期用「1藥物」致命後遺症

翁申霖

健康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2024-12-13 10:15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於2019年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罹癌後的她積極抗癌,不料,原以為與癌細胞和平共處之際,陳文茜卻在本月6日透露自己肺腺癌復發,更轉移到肝臟及骨盆腔。之所以會發現,正是因為陳文茜在美國的主治醫師提醒,長期服用類固醇有罹癌風險,建議她立即檢查。

陳文茜表示,癌細胞擴散的速度連台大肺癌權威陳晉興都不敢相信,「去年九月,電腦斷層掃描還乾乾淨淨⋯⋯怎麼可能一年發展成這樣?」

然而,切片結果出爐後才發現,不是醫生們所推估的肺腺癌,而是更惡的黑色素癌,一下子擴散至多個器官,病況跳到第四期,但陳文茜也坦言,「我未曾沮喪,始終冷靜。」直到看到一封信,才忍不住流淚。

 

陳文茜罹更惡「黑色素癌4期」

 

陳文茜在日前透露自己肺腺癌復發,轉移到肝臟及骨盆腔,得知「肝臟3個腫瘤中,2個惡性,1個水泡;右骨盆腔也有1個。」

 

經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好心肝院長許金川教授等醫師評估,大多推估為肺腺癌復發;然而,腫瘤切片報告出爐後,才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

 

陳文茜12日深夜表示,「切片之後,發現不是原來多數醫生判斷的肺腺癌,而是更惡的黑色素癌,一下子擴散至多個器官,跳到第四期」,自從得知癌症復發的她始終保持冷靜,直到收到台大癌醫中心基層員工捎來的一封信。陳文茜感性地說,「簡單的文字,來自一個簡單純潔的心,我終於流下了眼淚;不是為我即將面臨比肺腺癌更惡的黑色素惡性腫瘤迅速擴散的生命現實。」

 

她指出,收到此信後,回顧這趟人生,「我的心,被滿滿的愛包圍。一個非親非故的人,對我如此誠摯的祝福,我只有感恩、感動。」

 

以下為信的內容:

 

文茜,我愛你

我一直都很欣賞你。

連兒子那知道:你是講話有深度, 很有魅力的女人。

我不是追星族, 從年輕就默默的欣賞你崇拜你,能夠那麼近的和你說話, 和你握上手,我非常感動, 何其榮幸呀, 你的平易近人讓我更崇拜你。

你又得了癌症,我很心疼。

我從報導中,知道你很有智慧理解〜在生命最後一段旅程要怎麽過?

如何好好把握它? 讓生命更值得更精彩。

我深刻體會不是生病的人需要, 每個人都要過好每個今天。

我熱愛我的工作,以傳送(病人)工作為榮,盡自已能力付出, 讓自己的生命更具有意義,就如同你一樣。

感謝你為台灣社會的貢獻,感謝你讓我心想事成和你握到手, 一切都很感恩。

深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祝福你〜每天都喜樂平安

美X

 

陳文茜最末說道,「這一生,我沒有遺憾。」

 

惡性黑色素癌是什麼?

致死率高嗎?

 

針對陳文茜被診斷出的「黑色素癌」是什麼?

 

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醫務科主任陳長齡說明,惡性黑色素癌,或稱黑色素瘤,是所有惡性皮膚癌中最惡毒的一種,較少見但死亡率最高,通常會轉移、擴散到其他組織或器官而致命。

 

其中,惡性皮膚癌分為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與惡性黑色素癌,其中以惡性黑色素癌死亡率最高。與歐美人士相比較,亞洲人的惡性黑色素癌發生率較低,常見於手掌、腳掌、甚至指甲以及指縫,通常被發現時已是末期,不易根治。

 

台灣癌症基金會也坦言,「轉移性黑色素癌的治療確實很棘手。如果將癌細胞比喻為壞人,黑色素癌大概是其中排名屬一屬二的惡霸。」除了腫瘤外觀長得奇怪、病程發展速度快,一旦發現轉移,病患死亡的速度也很快。在所有皮膚癌中,黑色素癌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

 

早期尚未轉移的黑色素癌,手術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且病人的癒後通常不錯。不過,若腫瘤發現得太晚或癌細胞再度復發,治療的成效就會變得很差。據過去統計,黑色素癌第一期的患者5年存活率可以高達八成,第二期也有六到八成。但只要進入第三期後,5年存活率就剩不到兩成,病人往往只有半年的壽命。

 

台中榮總皮膚科主任沈瑞隆說明,臨床上依其發生情形分成4種類型:

 

  • 惡性黑色素瘤:好發於陽光曝曬位置
  • 表淺散播型黑色素瘤:西方人較常見,可發生於全身各處,男性常見於頭頸於軀幹,女性則易發生於下肢
  • 結節型黑色素瘤:可發生於身體各部位,發生年齡較輕
  • 指端黑色素瘤:東方人最常見,易發生於手、足腹側及指端下緣

 

「ABCDE」5原則自我檢測

 

「Asymmetry」、「Border」、「Color」和「Diameter」、「Elevation」,中文意思為「不對稱性」、「邊緣」、「顏色」、「直徑」和「隆起」。

 

  • Asymmetry(不對稱性):良性的痣通常呈圓形或卵圓形,上下左右對稱。若色素斑點上下不對稱或左右不對稱,要考慮是否有惡性變化
  • Border(邊緣):若邊緣規則、圓滑完整且分界清楚,通常為良性的痣。邊緣不規則或有凸出不圓滑,甚至呈鋸齒樣改變的斑點,可能為惡性黑色素瘤
  • Color(顏色):良性的痣大部分顏色均勻。顏色深淺不一、參差不齊的斑點可能為惡性。若是原先的痣有顏色改變,也要提高警覺
  • Diameter(大小):越大的痣發生惡性變化的機會越大。可簡單以6mm做區分,若大於6mm或短時間急劇變大的痣,一定要請皮膚科醫師診視]
  • Elevation(隆起):有些痣出生時就存在,隨著成長而變大。有些痣成年才出現。對於快速隆起或是原本扁平的斑點突然凸起,要特別留心

 

沈瑞隆提醒,並非要符合以上所有條件才是黑色素瘤,有時只會出現其中一到兩項,甚至可能沒有出現。但只要出現上述相關症狀,就要提高警覺,盡快找醫師檢查。身上小小的病徵,可能代表身體健康發出警訊。

 

陳文茜癌細胞轉移肝臟、右骨盆腔

 

陳文茜6日在「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粉絲頁透露,日前前往振興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再經過多位醫生複診,包括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好心肝院長許金川教授。

 

當陳晉興看著陳文茜檢查後的斷層掃描片時,「去年九月,電腦斷層掃描還乾乾淨淨⋯⋯怎麼可能一年發展成這樣?」不敢相信病程進展如此快。

 

隨後,陳文茜前往台大癌醫的正子中心,接受正子斷層造影確認癌細胞擴散程度,被告知肺腺癌復發確定,其中「肝臟3個腫瘤中,2個惡性,1個水泡;右骨盆腔也有1個。」

 

擔心影響工作及生活的她,詢問醫師是否有擴散至腦部,所幸醫護人員回應沒有,這才讓陳文茜鬆了一口氣。

 

長期用「類固醇」

陳文茜急返台檢查

 

由於罹患肺腺癌的關係,陳文茜除了在台灣積極治療,也遠赴波士頓哈佛大學附屬醫院就醫,她表示,「我本來以為自己已經病情穩定,只是找到攻擊的細胞,是否有藥物可以阻斷攻擊。」

 

這次返台進行檢查,正是因為陳文茜在美國的主治醫師向她警告,「過去3年使用重量類固醇及可體松(Cortisol,皮質醇)的後遺症:癌症。」醫師要求她立刻做MRI(磁振造影),她才返台進行健康檢查,並確定驗出癌症復發且轉移的病程。

 

陳文茜以自身病況向外界呼籲,「希望所有病人慎用類固醇,或者Cortisol,切勿長期使用。」她提醒,如果一定要使用,一定要慢慢降低劑量,「如果是長期類固醇使用者要每年固定以MRI追蹤檢查。」

 

針對類固醇是否真的會令癌症惡化,胸腔科名醫蘇一峰指出,「類固醇真的會增加癌症的復發惡化機會!」

 

蘇一峰提及自己在2020年發表的研究,當時蒐集了在臺北榮民總醫院將近1000名「本身是肺癌末期,並且使用標靶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的病人。

 

從研究中發現到,這些末期肺癌使用標靶的病人,「如果病人有合併使用類固醇,癌症惡化的機會增加47%。」

 

「類固醇會抑制免疫力,減少免疫力對癌細胞的壓制,而且也有研究發現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蘇一峰這麼解釋類固醇為什麼會使癌症惡化的主要原因。

 

陳文茜:為這樣的日子,我已經準備很久

 

面對肺腺癌復發,加上癌細胞轉移,陳文茜感性地寫下,「為這樣的日子,我已經準備很久,對生命的長短,我沒有執著。對於死亡,我早已習慣了,接受了,隨緣自在。」

 

她表示,癌症即使發展至此,也不是絕症,「明天我就要死了。」它還有長長的一條路,除了積極治療之外,它給你足夠的時間,準備好這生命最後的一段旅程,「妳要怎麼過?如何好好把握它?」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即使只能再活5年,或者2年,它可能比以前我們不夠堅定的十年,更值得,更精彩。

 

陳文茜透露因為腦部疾病的緣故,讓她成為不能接受化療、免疫治療的患者「這使我直接跳過一些身體的痛苦,接受比較溫和的標靶治療及質子治療。」

 

「它使我不必為了延長生命,失去最後旅程的怡然自在。」

 

台大肺癌權威陳晉興:即早做LDCT才能救命

 

進一步探討肺癌發生原因,過往大家認為暴露在抽菸、二手菸、煮菜油煙、空污等環境下的人,是罹癌的高危險群,但根據台灣一項肺腺癌的研究,家族遺傳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由於肺腺癌成因並不明確,最好的解決方法便是定期進行「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LDCT)」。

 

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今年5月國健署推出肺癌早期偵測計畫,提供「具肺癌家族史、具重度吸菸史」兩類民眾每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攝影免費檢查。

 

肺癌權威、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在臨床上,不抽菸也沒有家族病史的病患高達6成。」他強調,除了這兩類高危險群外,其他人並不是沒有危險,每個人都要做LDCT,「『普篩』很重要,只要花個4至6千元去做就安心了。」

 

陳晉興也曾在《數字台灣》節目中提醒,若真的去做低劑量斷層檢查,可能有一半的人有結節,因此就算看到有結節也不用太驚慌,「事實上,出現結節後被判定真是癌症的很少,大概僅1%~2%,大部分是發炎或以前曾經發炎過留下來的結疤。」

 

至於肺癌是如何形成,陳晉興分析,最主要是環境刺激,「其中最危險的是抽煙,這是致癌物。」然而,在台灣的抽煙人口持續下滑,目前只有15%的人抽煙。當抽煙的人愈來愈少,肺癌卻持續增加,因此空氣污染、PM2.5及霧霾等,都是導致肺生病的原因,而體質或遺傳也是造成癌症主因。

 

他強調,「很多人以為每年照胸部X光可以檢查出肺腺癌,這是不對的。」他建議要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不是絕症,很多人檢查出來是第一期,手術後就能根治。」

 

延伸閱讀:

沒被肺腺癌擊垮!75歲林百里「1招養生」抗癌19年沒復發:醫生一句話,他霸氣買兩萬坪農地種菜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焦點轉向國際資本市場,張信勵雖對全球股市持中立態度,但也詳述他看到的風險與機會。雖然歐洲股市包括英、法、德等主要市場表現強勢、紛紛創高;但張信勵卻示警,宏觀阻力依然存在。他預期烏俄戰爭局勢仍將延續一段時間,此外更有兩大逆風,「首先,歐洲央行的升息循環仍未走完,不像聯準會升息已觸頂;其次,歐洲央行持續升息的同時,經濟衰退的風險猶存,儘管已經不是半年前分析師預期的那種嚴重衰退,但歐洲確實仍面臨挑戰。」

 

今年,中國挾解封之勢欲谷底反彈,但原本備受期待的經濟重啟,卻似乎陷入整體表現不如預期的「冷復甦」,不僅內需動能仍偏弱,青年失業率更不斷加劇。對此,張信勵解釋:「疫後經濟重啟的路徑本來就是非線性的,路上會有顛簸,歐美重啟時的狀況也和當前的中國如出一轍。」因此他雖然中性看待全球整體股市,卻依然對中國樂觀,因為「看到一些深具吸引力的加碼機會」。

 

通膨

 

新興市場受惠「再全球化」 

美中今明年表現不同向

 

因應美中脫鉤,近年許多企業紛紛執行所謂「中國加一」策略,將供應鏈移出中國、落腳他處。針對這種態勢,張信勵評論,世界經濟不會就此走向「去全球化」,而是將迎來「再全球化」。他解釋,「北美與西歐企業不是要將供應鏈全部搬回國內,只是要確保供應鏈面對未來潛在衝擊將更有韌性。」因此也預期在分散供應鏈風險的張力下,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地區將是主要受惠者。

 

他補充,對中國來說,這其實可視為一個自然過渡,當經濟體邁向中等收入,經濟成長應會更多由消費驅動,不再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成長速率會放緩,但成長品質會上升」。

 

張信勵預期,美國與中國的表現,在今年與明年將會展現不同的軌跡。「美國的增長在今年下半年會放緩,但中國將加速增長。但若展望明年,美國經濟將開始加速增長,而中國的增長將趨於穩定、接近五%的水準。」結論就是,下半年歐美仍疲弱,但中國的表現強一些。

 

談到新興市場,張信勵認為印度相當值得注意。不像中國正迎來人口老化逆風,「印度將在未來數十年內,持續享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具備人口結構優勢的印度,「將是未來最有機會實現六%以上年複合成長率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同時從估值角度來看,印度股市「雖然已經不便宜,但也尚屬合理,並未高估」。

 

日本也是今年亮點,不僅股神巴菲特大表樂觀,日經指數近日也刷新一九九○年代泡沫經濟以來高點。張信勵認為,除了合理的估值與樂觀的成長展望,日本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是關鍵。「在聯準會、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澳洲央行等主要央行相繼升息之際,日本央行卻始終維持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日本央行違抗潮流,為股市維護了重要的資金動能。他預期,央行寬鬆態度將維持更長一段時間,因此看好日本具投資吸引力。

 

從中國、印度到日本,張信勵表明高度看好此刻的亞洲市場。但樂觀之餘,下半年市場有哪些重大風險須要留意?張信勵認為,以美國來說,目前市場關注的商業地產信貸狀況確是核心問題。不過他也聲明,商業地產是一種組成多元的資產類別,橫跨不同產業、地理位置,未必能完全一體看待。

 

聯準會12 月會議目標利率達成機率圖

 

科技、能源有根本性變化

債券報酬將優於過去十年

 

從全球角度來看,張信勵則直言,地緣政治的無法預測性將是最大變數。「我們覺得自己有精密調校的經濟模型來掌握經濟輪廓;也覺得自己對貨幣與財政政策都有深刻的理解;唯獨地緣政治,是本質上無法預測的。因此,若有什麼因素導致我們的預測產生大幅偏差,那肯定會是地緣政治,而非總經事件。」

 

放眼中長期未來,張信勵指出在科技、能源、醫療與消費等方面正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影響世界經濟。首先,人工智慧近期的快速突破,已引領全球風潮,變化之劇烈「感覺像是革命」。其次,氣候變遷帶來再生能源轉型、脫碳與淨零碳排趨勢,永續性投資、綠色債券、影響力投資等,將改變投資生態。再者,疫情刺激各國加碼投入醫療基礎建設、人口老化迫使各國拉升社福醫療支出,這兩點將為醫療產業帶來機會。另外,千禧世代帶來不同的消費形態,也是企業需面對的新挑戰與契機。

 

張信勵強調,通膨不會輕易褪去,「雖然我們說今年通膨會趨緩,但仍有許多結構性趨勢會讓通膨保持頑固。」他舉例,像是全球供應鏈重塑、全球人口老化,以及能源成本上升等帶來的通膨效應,都不是科技進步的通縮效果能獨自抵銷的,勢必將迫使各國央行將名目利率長期維持在相對高的水準,「過去十五年,人們習以為常的低利率環境將不復見。」

 

因此,他預期未來十到十五年,固定收益的報酬將高於過去十到十五年,同時波動性將低於過去十到十五年。而相對於非投等債券,投資級別的債券更為看好。

延伸閱讀
00878配息縮水,我該繼續存?5大角度看賺錢關鍵,「配少跌多」才是真虧:高息ETF這樣買就對了
00878配息縮水,我該繼續存?5大角度看賺錢關鍵,「配少跌多」才是真虧:高息ETF這樣買就對了

2025-02-13

00878將除息規模新高、0056花11天填息!季配高息ETF這樣買:年化配息9%起「還有價差賺」
00878將除息規模新高、0056花11天填息!季配高息ETF這樣買:年化配息9%起「還有價差賺」

2025-02-17

00878除息首日2小時爆9萬張量,22.5元存股族都在搶!拆解成分股就懂:原來底氣有多強
00878除息首日2小時爆9萬張量,22.5元存股族都在搶!拆解成分股就懂:原來底氣有多強

2025-02-20

00878年化配息撐住9%,00929只剩3%多...高股息ETF還能買?達人揭「5條件選股」:別執著配息數字
00878年化配息撐住9%,00929只剩3%多...高股息ETF還能買?達人揭「5條件選股」:別執著配息數字

2025-02-04

00878才剛填息「就要除息」!填息率百分百、22.5元能上車?多次股災僅這2檔季配高息ETF挺住
00878才剛填息「就要除息」!填息率百分百、22.5元能上車?多次股災僅這2檔季配高息ETF挺住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