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瓊瑤、朱銘相繼走絕路...年紀漸增經歷各種失落,長輩「3狀況」輕生風險高:面對死亡全家都需被教育

瓊瑤、朱銘相繼走絕路...年紀漸增經歷各種失落,長輩「3狀況」輕生風險高:面對死亡全家都需被教育
▲此為示意圖。

林依榕整理

健康

shutterstock、瓊瑤臉書

2024-12-05 12:00

00:00/00:00
x1

知名作家瓊瑤輕生享壽86歲震驚社會,2023年4月雕刻大師朱銘,同樣因久病厭世走上絕路,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呼籲,親友一定要多定期關心,因為隨著年紀漸增會經歷各種失落,長輩若出現「3狀況」輕生風險會提高。

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面對死亡不只是長輩,家庭成員都需要受教育,不要逃避並用正面態度面對,除了多傾聽陪伴,也為身後事提早準備及安排,不是誰世面見多就能坦然面對,「畢竟死亡,長輩從未有過,不是嗎?你又如何叫長輩,孤獨一個人去面對呢?」

年輕或許有很多璀璨時刻
但有天,你也會老...變成「長輩」易遇到的3難題

 

2019年知名作家瓊瑤,送走了自己摯愛的丈夫、皇冠集團創辦人平鑫濤,5年後,86歲的她選擇告別這世界,「時間已到,生命不會更好,不拖累所愛,也超越病魔,我心翩然自如奔放快樂」、「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為我難過。我已經『翩然』地去了。」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喪偶的痛確實會造成心理很大的失落,尤其隨年紀漸增,許多人的人生慢慢經歷各種失落,又可能因為退休沒有收入或健康不佳、親人逝世等,出現負面情緒。

 

張家銘指出,分析近年台灣輕生個案,年紀較大的長者選擇離世的原因多和身體疾病、久病厭世或憂鬱有關,對於自我價值感到失落。

 

2023年4月雕刻大師朱銘,同樣久病厭世輕生,張家銘呼籲周遭親友,雖然大家不見得會和親人同住,但對獨居的長輩,可以多關懷他們的作息,打電話、傳訊息問候、偶爾喝喝下午茶互相關心,讓他們感到被重視、有與社會連結,陪他們健康度過晚年,不留下遺憾。

 

瓊瑤一封生死公開信:
擔心子女的愛會成父母「自然死亡」最大阻力

 

「《瓊瑤的死亡教育》也是你的死亡教育?」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指出,你們知道,長輩面對死亡是需要全新的教育嗎?而不是長輩世面見多,他們都會坦然面對的!畢竟死亡,長輩,從未有過,不是嗎?你又如何叫長輩,孤獨一個人去面對呢?

 

瓊瑤的選擇並非孤例,在很多高齡人群中,有些人因為身體或心理上的痛苦,也曾萌生了離世的念頭。

 

黃軒表示,其實早在2017年3月,瓊瑤就在網絡上公開了一封寫給兒子和兒媳婦的信,信中涉及的正是過往身為父母對孩子,避而不談或者不直說的「死亡」話題。

 

當時文章中提到,之所以要公開寫下這封人生中「最重要的信」,是擔心子女對父母的愛,成為她「自然死亡」最大的阻力。

 

在這漫長的人生,我沒有因為戰亂、貧窮、意外、天災人禍、病痛...種種原因而先走一步。活到這個年紀,已經是上蒼給我的恩寵。所以,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瓊瑤

 

 

在我能作主時讓我作主 瓊瑤5點聲明叮囑子女

 

瓊瑤在生前列下5點聲明叮囑其子女:

 

一、 不論我生了什麼重病,不動大手術,讓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時讓我作主,萬一我不能作主時,照我的叮囑去做

 

二、 不把我送進「加護病房」

 

三、 不論什麼情況下,絕對不能插“鼻胃管”!因為如果我失去吞咽的能力,等於也失去吃的快樂,我不要那樣活著

 

四、 同上一條,不論什麼情況,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種維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種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五、 我已經註記過,最後的「急救措施」如氣切、電擊、葉克膜...這些,全部不要!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千萬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

 

瓊瑤曾說「人生最無奈的事,是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 好多習俗和牢不可破的生死觀念鎖住了我們,時代在不停的進步,是開始改變觀念的時候了」、「生命是偶然的,死亡卻是必然的,為何我們要為誕生而歡喜,卻為死亡而悲傷呢。」

 

黃軒醫師認為,瓊瑤的故事,早已成為幾代人的青春記憶,而她的人生態度,也成為晚年生活的另一種注腳。或許,我們可以從她的選擇中學到「如何真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如何讓我們家中長輩的死亡教育,更要深入到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

 

不是只有生病的長輩要面對 他們的選擇也是你的「死亡教育」

 

黃軒進一步指出,當長輩因疾病或失能面臨生命終點時,死亡教育變得尤為重要。它可以幫助長輩和家人更有尊嚴地面對生命的最後階段,並共同準備和接受這一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

 

 

為何家人需要一起接受死亡教育?因為這是幫助當事人認識並接受老化的事實,這是自然的一部分,可以減少長輩們的恐懼跟焦慮。

 

同時也要教導家人理解死亡,沒有必要逃避或否認,促進生死溝通可減少家人之間對死亡話題的忌諱,讓長輩有機會表達自己的需求。

 

鼓勵長輩和家人回顧自己的生命故事,總結人生的價值與貢獻,不僅增進彼此的情感連結,還能提升提升生活質量,通過關注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讓老年人更有尊嚴地度過餘生。同時也能預防孤獨與後悔,及早準備和反思,減少未完成的心願和心理壓力。

 

最後黃軒表示,「落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才能安樂善好自己的死亡,家人也能鼓勵長輩明確自己的醫療意願,例如是否需要插管、心肺復甦等。

 

除了關心聊天外,也可以協助他們了解其保險、退休金及其他福利的使用方式,制定遺囑或信託、明確資產分配、幫助長輩整理好聯絡人和重要文件的資訊,並且引導他們參與自己的喪禮計劃,確保喪禮符合他們的文化和個人意願。

 

死亡教育並非讓人更害怕死亡,而是讓我們更懂得珍惜生命。長輩可以透過這樣的教育,更有尊嚴地面對生命終點,家人則能在關懷與陪伴中,學會如何更好地告別與感恩。

 

瓊瑤走了,但她的故事、她的愛情、她的生命觀,將繼續感動每一個曾經的我們,黃軒表示「她!也曾是我青春生命中的文學作品的偶像」。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今周刊關心您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即使義暘能源公司撤出開發,農民們仍擔心租約陸續於今、明年到期後,國產署會在政府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的狀況下,將國有地優先承租給光電業者。

 

對此,國產署副署長游適銘解釋,若光電業者要申請在光電專區內已有農民承租的國有土地來進行開發,國產署第一步將先依《國有非公用土地提供申請開發案件處理要點》進行審查,若申請用地並非行政機關未來的計畫用地或保安林土地等十一項條件,就會核發「開發同意書」。

 

游適銘強調,義暘能源公司雖曾取得開發同意書,但不代表國產署實質允許開發,若光電業者想要進駐,必須與農民協調補償方案,最後請農民簽署拋棄「租賃權」或「承租權」相關文件,否則將由原承租的農民續租。「農民不需要擔心國產署偏心光電業者。」

 

不過,盧俊中指出,過去承租國有地的契約與規範不明,難免有農民使用國有地而未正式承租的黑數存在。陳佳佑也表示,待有實際種植的農民向國產署補正程序後,公司才能了解該案場涉及的承租戶而進一步溝通。

 

屏東農民

屏東率芒溪河畔約200公頃國有土地,傳出太陽光電業者有意開發,讓現有承租農民擔心租約到期後,無法續約繼續種芒果。(攝影/陳弘岱)

 

「敏感區域」沒排除

息眾怒  審查機制宜更細緻

 

枋寮率芒溪畔的爭議看似是一樁個案,卻凸顯屏東縣政府「光電專區」規畫上的缺漏。2019年6月,屏東縣政府為了擴大再生能源設置,將屏南地區的東港、林邊、佳冬與枋寮四鄉鎮以「嚴重地層下陷」為由,全數畫為「光電專區」,由政府遴選八間廠商進駐,預計可以增加八百MW(百萬瓦)的發電量。

 

但事實上,光電專區內的土地,並非全都是不利耕作或地層下陷區,以這次引起爭議的率芒溪河畔芒果園,反而是重要芒果產地。有光電業者建議,屏東縣政府應事先協助業者排除「敏感區域」。

 

對此,盧俊中表示,光電專區內的開發案只是簡化程序、減免回饋金,其餘規範都與農委會針對農電共生的規範沒有太大不同。「像是這種與農民爭地的爭議案件,我們在審查的時候就不會放行。」

 

相較於經濟部推動的「漁電共生先行區」,透過套圖排除敏感區域,屏東縣政府未事先盤點光電專區內四鄉鎮的土地使用狀況,而是在後端審查過程中排除爭議。當《今周刊》問及國有地面積、種植面積、承租人數等問題,國產署與屏東縣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都未能提出實際數字。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指出,設置太陽光電的審查機制和法規過於簡陋,必須要更嚴謹評估。「我們要評估開發案對環境、土地與居民的影響,以這次芒果園爭議為例,屏東縣政府沒有了解土地使用狀況,也沒有事先溝通就開放業者申請,才會引起在地居民恐慌。」

 

一名不願具名的光電業者也同意,以目前光電與農地、光電與環保的關係愈來愈衝突緊張的敏感時刻,政府應超前部署,做更多盤點才能降低衝突。譬如國有財產局是否應先評估土地承租狀況,以這次芒果園為例,他們都是二代以上的合法承租戶,「這樣國產局還適合發出開發同意書嗎?」

 

蔡卉荀強調,地球公民基金會長期倡議「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政府應該提供詳盡的環境資料,業者在提出太陽光電場的開發申請前必須自評光電開發行為對於環境生態與地方居民、利益團體衝擊,政府與業者才能事先預警,減少開發過程的衝擊。

延伸閱讀
老闆不加薪兼職外送補回來?「新手獎勵」收入他直呼「正職可換了」…達人戳破盲點:別對他人這樣說
老闆不加薪兼職外送補回來?「新手獎勵」收入他直呼「正職可換了」…達人戳破盲點:別對他人這樣說

2024-12-03

盤中零股新制改5秒搓合上路,小心「10股變10張」變違約交割!常見3個問題一次搞懂
盤中零股新制改5秒搓合上路,小心「10股變10張」變違約交割!常見3個問題一次搞懂

2024-12-02

自助餐夾「4塊排骨+1芝麻球」竟要80元!店家秀成本喊幾乎沒賺:嫌貴沒辦法…60元便當這裡買
自助餐夾「4塊排骨+1芝麻球」竟要80元!店家秀成本喊幾乎沒賺:嫌貴沒辦法…60元便當這裡買

2024-12-02

台積電分紅收「史上最大包」他嗨翻,釣出前輩們喊一分錢一分貨,必有過人之處!工程師年薪650萬怎麼算
台積電分紅收「史上最大包」他嗨翻,釣出前輩們喊一分錢一分貨,必有過人之處!工程師年薪650萬怎麼算

2024-12-01

從大賺200萬到戶頭不剩50萬...他投資緯創(3231)做錯什麼?艾蜜莉:股市賠錢5大陷阱「別只想著賺更多」
從大賺200萬到戶頭不剩50萬...他投資緯創(3231)做錯什麼?艾蜜莉:股市賠錢5大陷阱「別只想著賺更多」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