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是食物進入胃腸的必經之道,常暴露於致癌因子及病菌當中。
多數食道癌是「吃」出來的,降低致癌風險,就要從日常飲食習慣著手。
根據國健署二○二一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食道癌新診斷個案共有二八八一人,其中男性占九成以上,成為男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六名,年齡多集中在五十至六十九歲。
多數食道癌,是「吃」出來的癌症。
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胸腔外科主任徐博奎指出,食道癌與頭頸癌病人都有類似共同點: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這些行為會刺激食道黏膜,黏膜在反覆受損、修復的過程中,逐漸產生變性,進而形成癌症。此外,愛喝溫度超過六十五度熱水熱湯、愛吃煙燻燒烤、醃漬及加工食品,也都是食道癌成因。
不易早期發現
平時就要盡量排除風險
其中,酒精的影響不容輕忽。「酒精濃度不論高低,都會傷害食道黏膜。」徐博奎嚴肅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酒精列為一級致癌物,啤酒也不例外。因為酒精進入體內,會代謝為有害細胞的有毒物質,所以為了健康,酒還是少碰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