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臺灣生技醫療論壇》再生雙法過關後,生技業環境會再更開放…台廠彎道超車秘訣:一次要超2步!

臺灣生技醫療論壇》再生雙法過關後,生技業環境會再更開放…台廠彎道超車秘訣:一次要超2步!

林韋伶

健康

今周刊攝影團隊

2024-10-14 20:00

《今周刊》週一(10/14)舉辦《生技新局 黃金時刻》2024臺灣生技醫療論壇,請到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以及安立璽榮生醫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泓愷,一起針對生技產業發展與國人健康促進發表最新觀念與看法。

在論壇的一開始,《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在致詞時表示,自2018年起,衛福部便積極推動《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治劑管理條例》立法,經過6年、前後3屆立委的努力,終於在今年6月4日於立法院通過,他認為:「這具有跨時代的意義,不僅能幫到在現行醫療體制下成效不彰的患者,還能促進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

 

不過,在學界與產業界積極研究新科技之餘,梁永煌呼籲民眾自己要有意識,他以近年來在台灣致死率最高的疾病癌症來舉例,「預防篩檢很重要,我們在傳統醫療的效果之後,就要靠再生醫療,及早預防就會有相當大的成效」。

 

《再生雙法》6月過關  梁永煌:業界努力,國人也要關心自己健康

 

《今周刊》對於生技產業與民眾健康的關心,從平時封面故事的主題就可以看出,除了每年都會做台灣生技100強的報導,也很關心台灣癌症防治,像是在2017年就做了《新國病肺癌》的主題。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

 

「當年台灣肺癌第四期患者比例約占60%,存活率大約只有8%,同期間日本肺癌第四期比例的患者只有30%,原因是有檢測。」

 

梁永煌這樣分析,也因為從日本的經驗學到預防檢查的重要性,《今周刊》開始讓我們的員工、資深的同事去做肺癌篩檢,「到今天6、7年來,已經有4個同事得了肺腺癌,但還好他們很幸運,都是一期患者,手術都完成了」。

 

梁永煌期盼,若能加強生技醫療、基因檢測,對癌症的預防一定有幫助,如果能再加強篩檢、及早治療,在傳統醫療之外,能夠用再生醫療的努力來扮演關鍵的角色,對臺灣民眾的健康來說一定是一大福音。

 

開放生技產業環境以守護國人安全  衛福部盼台灣更安全

 

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在論壇前致詞時表示,生技醫療產業一直是台灣國家發展的重要產業,因為除了產業發展本身,該產業也關係著國人的健康,這是衛福部最念茲在茲的核心使命,需要生技醫藥產業為國人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更有效的工具,如此一來,才能讓台灣更安全。

 

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

 

周志浩指出,儘管時間有限,但衛福部已經做了幾項努力,包括成立智慧醫療/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通過《再生雙法》、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訂、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標的…等,無非是希望藉由更開放的環境,讓生技醫藥產業發產、讓研究成果落地,也照顧民眾健康;其中,《再生雙法》的相關法規,最快在年底或明年初可望出爐,很快就能嘉惠民眾。

 

在生技產業中要脫穎而出  王惠鈞:要設計出獨特的東西

 

王惠鈞在對談橋段對於要如何在生技產業界中脫穎而出提出建議,他認為在生技產業中,許多廠商都會做一樣的東西,「但要如何設計比較獨特的東西,就會需要由結構生物學發展出來」,因此他一直以來都以研究結構生物學為主,他建議廠商要保持競爭力就要有自己獨特的技術跟方向。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

 

談到台灣生技業界面對的困境,王惠鈞認為一來台灣缺乏創意無限大,像是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這樣的人才,二來,在台灣許多重要的委員會中,甚至是國科會中,「主委或長官沒有一位是生物科技背景,這樣要如何競爭」?他認為,這些問題要先解決,才能對醫療產業有貢獻。

 

AI導入生技產業成潮流  何啟功:台灣有利基

 

何啟功則分享,台灣生技公司要打世界盃,很可能需要找國際策略夥伴,形式可能有很多種,包括賣斷、簽合作或是合組公司,他則建議最好以合組公司的方式進行,「因為雙方會比較投入」。此外,他提醒大家,當去其他國家發展時要小心,有些國家不像台灣,臨床標準很嚴格,走到歐美都不怕,安全問題要特別小心。

 

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


同時,何啟功認為台灣也有發展生技產業的利基點,尤其目前AI科技逐步應用在生技產業,台灣有晶片、有AI、有健保體系、好的醫療系統與醫師,相當具有優勢。

 

生技公司彎道超車秘訣  周德陽:一定要一次超2步

 

周德陽也以中國醫藥大學的經驗,分享幾個生技業要成功的小秘訣,首先鎖定市場,且一定要是世界級市場,不然不容易走出來。

 

此外,他建議先分析目前市場上的東西,哪個做得不夠完美,「要彎道超車且要超兩步、不能只超一步,不夠完美的產品,等你做更完美的產品出來,已經過了3到5年、甚至10年,等你做出來,其他人也進步了,世界市場很殘酷要彎道超車一定要超車2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

 

電子業、生技業思維不同  陳泓愷:建議政府用開放態度設定規則

 

陳泓愷則分享,推動市場成長的力量,首先是因為需要精準商品、藥物做得更有效且更安全,另外一個方向則是因為有多種的適應症,可以去尋找多種適應的機會,帶來新的市場推動力就會更大。

 

安立璽榮生醫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泓愷。

 

從產業端來說,布局的想法跟方式很不同,若想用電子業的思維去做,顯然不會成功,因為兩個模式很不同。陳泓愷建議政府應該不要下指導棋,應該用開放態度設定遊戲規則,「台灣有很好的基礎,從中研院、醫療品質到醫師,還有技術,政府應該允許跳脫框架的思維,以碰撞激發新思維」。

 

延伸閱讀
保瑞、藥華藥…美國重磅法案打中國!台灣生技業應提升競爭力,謝金河:現在是繳出成績單的時候了
保瑞、藥華藥…美國重磅法案打中國!台灣生技業應提升競爭力,謝金河:現在是繳出成績單的時候了

2024-10-14

美推《生物安全法案》,「去中化」從IT燒到生技業!百億CDMO轉單商機,台灣如何吃到肉?
美推《生物安全法案》,「去中化」從IT燒到生技業!百億CDMO轉單商機,台灣如何吃到肉?

2024-10-09

台灣生技產業最需要「臨門一腳」
台灣生技產業最需要「臨門一腳」

2024-10-09

中研院院士王惠鈞開講  「2024台灣生技產業論壇」限量搶位
中研院院士王惠鈞開講 「2024台灣生技產業論壇」限量搶位

2024-10-04

台廠布局》保健食品、供應關鍵原料藥、新劑型代工 搶食瘦瘦針三兆大餅生技台廠各有本事
台廠布局》保健食品、供應關鍵原料藥、新劑型代工 搶食瘦瘦針三兆大餅生技台廠各有本事

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