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國民健康署指出,每年有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萬人數持續增加。
此外,國健署2022年公布調查,台灣19歲以上成人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患糖尿病,每四人就有一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相當於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人面臨高血糖問題,「血糖過高,就像器官長期泡在糖水中。」
避免罹患糖尿病,民眾除了日常飲食要控制健康之外,也要定期檢查,有哪些症狀出現就要小心?
糖尿病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
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
一、糖化血色素(HbA1c)≧6.5%
二、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
三、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
四 、 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
糖尿病是複雜性慢性疾病,糖友們應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蹤,並學習執行良好的生活型態,管理自己的血糖,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
有沒有糖尿病?從雙腳5變化可察覺
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分享「一般民眾,如何先知自己已有糖尿病呢」一文,他說其實注意「雙腳的變化」就可以了解有沒有糖尿病!
你有腳常常麻麻?你有腳常常癢癢?你有腳常常痛痛?你有腳常常刺刺?如果是這樣,你要小心!
黃軒醫師表示,很多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好不好,從雙腳的變化、一些細微的症狀都能察覺,只是病人或一般民眾,都不太清楚。
民眾可以從以下5點,檢視自己腳部是否出現小變化:
1. 雙腳麻麻的
雙腳偶爾的麻麻感,可能只是小事,但對糖尿病戰士來說,可不能掉以輕心!長期血糖高企,可能會引發所謂的「糖病足」:
讓腳部失去了那該有的靈敏度。不僅如此,雙腳還可能會感到灼熱 或冰冷 ,甚至有螞蟻在爬的錯覺,有時候對疼痛和溫度都麻木不仁了!
這些症狀可能還會伴隨著:
- 下肢的麻木感,好像它們不再屬於你
- 足部皮膚乾燥得像沙漠,彈性全無
- 腳丫子冷得像冰塊,溫度感覺都下降了
- 足部色素沉著,就像是不均勻的塗鴉
- 走路時的燒灼感,或是冰冷感,讓人難以忍受
- 常有螞蟻爬行的幻覺
- 對熱或冷的刺激,完全感覺不到
- 最嚴重的是,可能會有足部潰瘍和壞疽的風險
2.腳底刺刺的
走路時腳底刺刺的、像火燒一樣的痛,休息片刻似乎會緩解,但一旦再次踏出步伐,那痛楚又如影隨形。這種痛,可能是血糖長期偏高惹的禍,引發了痛性神經病變。夜深人靜時,痛感更是加倍,醫生稱這為「間歇性跛行」。
3.雙腳癢癢的
腳部皮膚發癢(尤其是「腳踝」附近區域)乾巴巴的,就像蠟做的一樣失去了彈性,汗毛也不見了,皮膚顏色變得蒼白,還有那些討厭的色素沉著 。這些可能是真菌感染的信號啊!要小心保養,不要讓這些症狀悄悄惡化了。
4.雙腳爛爛的
長期血糖不穩定,可能讓腳部的血液循環變得不那麼順暢,這樣一來,皮膚一旦受傷,就不容易好起來,很容易感染,甚至形成難看的潰瘍。
5.腳趾彎彎的
長期血糖高高在上,不僅是數字的問題,還可能讓我們的肢體營養不足,肌肉變得瘦弱。沒有了肌肉的堅實支撐和拉扯,我們的腳趾可能會悄悄變形,變成弓形足 、槌狀趾 、雞爪趾 ... 彎曲的形狀,而你得了糖尿病,仍然不知呢!
延伸閱讀:
一堆人都中!睡覺「1習慣」恐得糖尿病,研究揭實測結果:隔天飯後血糖瞬間飆⋯原因曝光
肥胖專科醫推3招簡單控糖
糖尿病已然成為國民病,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目標。初日診所肥胖專科醫師宋晏仁分享3招簡單的控糖方法。
第1招:控制醣類的攝取:血糖高的人通常是醣類不耐,「既然你不耐醣,為什麼要攝取那麼多醣?」因此首要第一件事,就是要減少醣類的攝取,限制如白飯、白吐司、甜點、糖,甚至是水果的攝取,就能看出顯著成效。
第2招:確保高品質的睡眠:很多研究都指出,如果不睡覺,將導致壓力賀爾蒙升高,進而造成血糖升高。宋晏仁指出,不睡覺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更嚴重,而胰島素阻抗嚴重,胰島素作用就不會好,血糖就會升高。因此所以保持良好的睡眠,是控制血糖重要的一步。
第3招:增加運動量: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方法,並非重訓或長時間的運動,反而是在吃完食物後,立刻起身去散步15分鐘,或15分鐘稍微快一點的走路,這樣的運動效果對血糖的控制最好。宋晏仁說,如果一天吃三餐、運動三次,不但血糖控制得好,體重也會降的比較快。
延伸閱讀:
衛教篇》台灣成人每三人就有一人血糖過高 為什麼?怎麼治?會好嗎? 專家解答診間糖尿病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