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二○二二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肝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影響國人健康甚巨。
肝是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沒有症狀,當出現明顯不適時,早已是中晚期,讓治療變得棘手。
台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西醫整合科主任陳建宏指出,西醫認為肝癌的發生,與病毒感染的慢性B或C型肝炎,以及酒精或黃麴毒素等造成的肝病有關。肝炎若不治療,則會邁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中,最終罹患肝癌。
中醫看肝癌致病因,也與西醫不謀而合。就中醫觀點,肝癌病因為本身正氣不足,導致病邪入侵,外在的病因像是肝炎病毒、黃麴毒素等感染,進而引起濕熱毒邪蓄積於肝脾而致病。
或內在的病因如情志抑鬱,使得肝氣鬱結不暢,久而久之導致脾氣虛,氣血運行不暢;另外像飲食不節制,使消化功能減退,體內痰濕不易排除,造成氣滯血瘀、濕熱痰毒互結形成肝癌。若過度飲酒、抽菸,讓濕熱過重,更提高罹病風險。
中醫講究個別精準治療
陳建宏表示,臨床上,通過中醫的辨證論治發現,肝癌患者常呈現幾種體質,例如肝鬱脾虛、氣滯血瘀、脾虛濕困、濕熱鬱結、肝陰虧虛,多數患者並非只出現單證型,而是同時合併多種。
因此,在治療上講究個別化精準治療。他說:「每個患者的體質都有所差異,甚至同一患者不同時期體質或證型亦有不同,中醫藥處方必須隨時進行動態調整,以提升肝癌輔助治療之成效,降低癌細胞轉移及復發的機率。」
肝癌常見中醫證型:
肝鬱脾虛:五行學說言「肝木剋脾土」,肝和脾會相互影響,肝鬱會影響脾胃運作,使消化功能轉差,導致脾虛兼濕,出現脘腹脹滿、便前腹痛、便後痛減、神疲乏力、舌淡苔膩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