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台灣空污與健康研究成果,從10年數據發現,全台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下降10.23μg/m3(微克/立方公尺),從2007年的31.7μg/m3,降至2017年的21.47μg/m3。
另外,可歸因於PM2.5的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死亡比率也下降,下降4.26%至7.31個百分點。
考量心血管疾病的減量健康成本效益分析,國衛院表示,若PM2.5年平均濃度調降至12.5 μg/m3,則減量成本的最大效益可與PM2.5可歸因心肺代謝疾病的疾病損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達到權衡。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環境部(時為環保署)攜手執行2期共8年的政策科技綱要計畫,期望依據台灣本土空污與健康數據來分析,建置反映「健康」的空氣品質指標,並提出適合台灣的空氣品質改善與標準值建議。
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陳裕政表示,追蹤自2007年至2017年台灣數據發現,PM2.5濃度從31.7μg/m3降到21.47μg/m3。
而可歸因於PM2.5的肺癌死亡率從26.11%降至21.85%,下降4.26個百分點、慢性阻塞性肺病下降從26.66%降至19.75%,下降6.91個百分點、缺血性心臟病從26.53%降至19.97%,下降6.56個百分點,而中風則是39.12%降至31.81%,下降7.31個百分點。
另外,由於PM2.5會增加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蛋白尿風險,長期暴露在更會影響腎臟過濾功能,因此國衛院研究建議,把糖尿病患納入PM2.5長期反應的易感族群。
環境部根據國衛院提出的實證研究成果,並考量防制成本與經濟效益,在2024年4月29日公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加嚴我國空氣品質標準,期望在盡可能降低對產業的影響下,創造更清新健康的生活環境。
空氣品質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一直是全球關注的議題,自在呼吸更乾淨的空氣,是每個人的渴望!
國內外許多研究也提出空氣污染物,如PM2.5、O3、NO2等等,對人類疾病的影響,我國也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空氣品質指南訂定國內各項空氣汙染物的空氣品質標準。
然而,各國地理環境、經濟產業的不同,對於空氣品質會造成不同影響,對於不同族群的健康影響也不同。
國衛院透過環境部的空氣品質監測資料,結合衛生福利部的健保資料庫、美兆健康資料庫與內政部死亡統計資料等本土數據,分析多種空氣污染物暴露與死亡及疾病增加風險,建立專屬臺灣的空氣品質健康指標。
考量心血管疾病的減量健康成本效益分析,若PM2.5年平均濃度調降至12.5 μg/m3,則減量成本的最大效益苦可與PM2.5可歸因心肺代謝疾病的疾病損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達到權衡。
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DG)的目標三-健康與福祉之指標,我國PM2.5年平均若控制到12.1 μg/m3,則可歸因死亡率即達到的green程度(即年齡標準化可歸因死亡率≤18 /十萬人)。
上述的研究成果提供我國空氣品質標準(如PM2.5及NO2)下修的重要依據。
環境部根據上述的臺灣本土實證研究數據,於今年推動空氣品質標準的修正,將PM2.5年平均標準值由現行的15μg/m3加嚴為12 μg/m3,從世界衛生組織2021發布的《全球空氣品質指南》第3期目標,邁向第4期目標,並同步下修O3、NO2、SO2及CO標準。
這是科學研究的實證成果,提供作為政策修正與擬定參考的重要合作,也是依據我國實際環境情形擬訂務實可行的政策標準。
儘管這次加嚴PM2.5的程度並沒有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最終的建議值(5 μg/m3),但產業界需要花費更高的防制成本來提升空氣品質,這將有助於呼吸到更乾淨的空氣,也是我國的空氣品質標準朝向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空氣品質指南》最終建議目標邁進的重要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