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缺乏政府監督 民團憂市場、醫療失序 取消參考範圍 掛號費亂象誰來管?

缺乏政府監督  民團憂市場、醫療失序  取消參考範圍  掛號費亂象誰來管?
衛福部上月取消掛號費參考範圍,從此醫療院所調整掛號費不再受制於地方政府。

鍾泓良

政治社會

攝影/蕭芃凱

1426期

2024-04-17 10:22

衛福部因法理及讓醫療院所反映成本,三月四日廢止長達十四年的掛號費參考範圍,並指市場機制、公平會及地方衛生局可避免哄抬價格;民團卻擔心掛號費及醫療亂象再度湧現。

台灣十四年來醫療院所掛號費的收費機制上限,一夕間喊卡,全面解除價格管制!

 

三月四日,衛福部以一紙公文,公告隔日起廢止推行長達十四年的「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取消掛號費用調整備查制度的「緊箍咒」,讓各醫療院所可依成本自由調整掛號費用,全台各地卻爆出不少掛號費及醫療亂象。

 

新北某內科診所反映,兩年來固定看診的高齡病患聽聞診所掛號費調漲後,決定捨近求遠,改去可享有榮民優惠的榮總大醫院,也不願就近看診……;雙北地區近期也接連爆出有診所推出各種掛號費組合餐:病患若多繳一百元的急診掛號費,就能享有「快速通關」,插隊優先看病,或鼓勵病患加價購買自費藥,這樣能多領三天藥,省下次回診掛號費,將本該平等對待的醫療變「課金服務」。

 

反映成本  醫界贊同解除管制

 

政策改變背後,得先了解衛生署(衛福部前身)二○一○年提出掛號費參考範圍的規範緣起。當時衛生署解釋,醫療院所收取掛號費屬行政管理費用,是由醫療機構依其成本自行訂定收費標準,並不受《醫療法》規範。

 

當掛號費不受法律約束,無論中央或地方衛生單位都難以介入,變成各醫療院所賺取額外收入的後門,院所以「排程費」、「轉床費」、「指定醫師費」巧立各類掛號費及行政費的亂象頻傳,更一度爆出相同等級院所的掛號費卻有三百元價差。

 

這讓衛生署在一○年定調,醫療院所不可輕易調整掛號費,徒增民眾醫療成本,並透過公式及當年物價水準推算出掛號費參考範圍,規定門診掛號費為○至一五○元、急診掛號費為○至三百元;若院所因成本考量須調漲掛號費到超過範圍時,要向地方衛生局申請備查。

 

但近年醫界疾呼,基本工資及物價水準早已不如當年,成本高漲下就須調漲;部分地方衛生局卻將備查改為「實質審查」,要求院所提供佐證成本資料,或直接拒絕調漲,讓醫界批評違反備查機制,向衛福部陳情。

 

衛福部因此喊卡既有政策,從此院所可自行調整掛號費,無須再送衛生局備查。衛福部部長薛瑞元在立法院備詢時重申,掛號費屬行政管理費,長年規範參考範圍,於法無據,才決定開放院所自由反映成本。他也堅信,在醫界自律及市場機制下,院所不會哄抬價格,公立醫療機構也不會調漲掛號費,對市場價格產生「定錨作用」;假如真出現破壞市場行為,公平交易委員會及地方衛生局可介入調查。

 

對此,長期主張鬆綁、廢除掛號費參考範圍的醫界團體,第一時間舉雙手贊成。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廖文鎮直言,去年十月到今年二月,全國僅六%院所不堪成本壓力,申請調漲掛號費,卻受到地方衛生局實質審查,現在衛福部直接廢止規範,醫界當然樂觀其成。

 

他認為,全國基層診所有一.七萬家,比超商還多,絕大多數診所一天看診人數不到五十人,在經營壓力下才敢調漲一點;假如有診所敢無限上綱調漲,按市場機制只會逼走病患。

 

「我們不能夠把特例當通例!」廖文鎮不斷重申,掛號費亂象並非普遍現象。

 

儘管醫界全力支持掛號費全面解除管制,民間團體卻持反對立場。近日,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全勞總等五民間團體就召開聯合記者會,抨擊此舉恐讓過去受約束的掛號費亂象死灰復燃,增加民眾就醫成本甚至衝擊就醫品質。

 

掛號費調漲

 

民間憂加劇醫療階級化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不諱言,過往掛號費亂象可分幾大類。第一是同區域、集團院所不約而同調漲到接近價格的聯合行為,若不防堵,恐「溫水煮青蛙」,墊高民眾醫療成本;其次是院所巧立名目加收掛號費,像插隊看診的急診掛號費、買自費藥省掛號費等,都破壞醫療行為,更形成醫療階級化。

 

「醫療屬於剛性需求,受限於醫病關係、距離成本……,你一定是因為生病了才有就醫需求。」林雅惠強調,各地院所受成本上揚,去年下半年紛紛調漲掛號費,光台北市今年一月備查家數就達一百家,數量為二三全年總數的一半;當數量增加,政府更應該嚴格把關,想不到衛福部卻「自廢武功」,更難掌握市場全貌,預估相關亂象未來半年將持續出現,「政府全面棄守,將醫療行為全權交由市場機制,有失妥當。」

 

事實上,當衛福部取消掛號費參考範圍後,本刊記者詢問第一線地方衛生局轄內院所掛號費調漲情形後發現,截至三月底,多數縣市掌握度有限。

 

醫療資源密集的台北、新北,分別掌握三家、十九家院所調漲;桃園、台中僅收到個位數院所通知調漲;高雄市則是一筆掛號費漲價通知都沒收到;台東、屏東等偏鄉地區,則掌握零星位於市區的院所有調漲情況。六都中台南對掛號費調漲掌握度最高,表示轄內三十四家醫院全未調漲,診所一六九家調漲,多數院所掛號費調漲至一五○元至兩百元,最高調漲至五百元。

 

衛生局官員私下透露,自從掛號費參考範圍被廢止後,院所漲價已無義務向衛生局備查,除非院所願意主動講,否則幾乎不可能第一時間掌握。

 

此情況下,若出現掛號費聯合調漲時,實務上公平會恐怕也無法即時介入。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解釋,聯合行為構成要件是具競爭關係產業,合意導致市場價格出現一致,破壞市場競爭;而並非同時間漲價就能罰,「最困難就是要證明『合意』,也就是競爭者彼此間互相講好。」但全台醫療院所眾多,單憑公平會既有人力難以完全掌握院所是否聯合漲價,除了仰賴民眾主動檢舉,更須地方政府即時把各種蛛絲馬跡通報給公平會佐證。

 

也因此,消基會及醫改會皆期望衛福部能收回取消決定,並重新推出符合物價水準的掛號費參考範圍,且優化地方政府備查機制。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直言,醫療屬於剛性需求,全權交由市場 機制有失妥當。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直言,醫療屬於剛性需求,全權交由市場機制有失妥當。(攝影/劉咸昌)

 

改良機制才是全民之福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直言,掛號費範圍一○年推出迄今,從未因應物價調整過,「說是行政機關的怠惰,應該不是過分苛責!」他強調,缺乏政府督導的掛號費長期恐成為民眾負擔,建議政府仍須公布掛號費參考範圍作為行政指導,讓政府、醫療院所及消費者有評估掛號費合理性的標準。

 

面對民團建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回應,廢止掛號費參考範圍並非一朝一夕決定,衛福部評估即使將參考範圍上限調高至三百元或五百元,法理上仍站不住腳。

 

聽聞地方衛生局對院所掛號費掌握狀況不理想,王必勝直言:「這怎麼會難查?我不是很理解。」強調即使備查制度廢止,地方衛生局仍可要求院所回報掛號費漲幅,中央甚至能透過健保體系要求自主填報;相關疑慮,將在「全國衛政及社政首長聯繫會議」進一步釐清。

 

被控管十四年的掛號費一時鬆綁,正反論點持續交鋒。一方面,醫療院所本應合理反映成本,確保永續發展;另一方面,當政府認為掛號費參考費於法無據,選擇直接廢止。為防堵亂象,中央及地方衛生單位不能兩手一攤,仍有責任建立一套即時掌握市場現況的機制,才能替民眾就醫權益把關。

延伸閱讀
150元掛號費成過去式!6縣市醫院開漲...民間、醫界看法兩極,行政院要查有無聯合哄抬
150元掛號費成過去式!6縣市醫院開漲...民間、醫界看法兩極,行政院要查有無聯合哄抬

2024-03-07

掛號費不再有上限,看醫師一次得掏快300元翻倍...300多家醫院齊漲,衛福部:得給彈性才行
掛號費不再有上限,看醫師一次得掏快300元翻倍...300多家醫院齊漲,衛福部:得給彈性才行

2024-03-06

台灣「精準醫療」4大優勢!對症下藥讓患者不必嚐百草 國衛院多方合作強化軟實力 精準治療讓醫療資源最大化
台灣「精準醫療」4大優勢!對症下藥讓患者不必嚐百草 國衛院多方合作強化軟實力 精準治療讓醫療資源最大化

2023-12-14

 繳費20年保障終身...該幫孩子買「終身醫療險」嗎?理財達人:通膨無止境,30年後理賠恐只夠付掛號費
繳費20年保障終身...該幫孩子買「終身醫療險」嗎?理財達人:通膨無止境,30年後理賠恐只夠付掛號費

2022-06-13

北市接種新冠疫苗免費! 柯P「每間醫院掛號費不同,製造困擾」
北市接種新冠疫苗免費! 柯P「每間醫院掛號費不同,製造困擾」

202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