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不要罹癌就裸辭 維持昔日生活很關鍵 癌後餘生 切記「吃睡」皇帝大

不要罹癌就裸辭  維持昔日生活很關鍵 癌後餘生  切記「吃睡」皇帝大

2024-02-05 09:32

在台灣,癌症已蟬聯四十一年十大死因之首。所幸,隨著癌症篩檢及醫療科技進步,癌友擁有五年以上的存活率不再困難。但如何放鬆過正常生活,仍是許多癌友面臨的重要課題。

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統計,國內全癌症病人之五年存活率,從二○○六年至一○年間的五一.一%,提升為一六年至二○年的六一.五%,增加了一○.四個百分點。何謂五年存活率?「從確診癌症到治療完全,觀察五年後還有多少病人存活的比率。」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程劭儀說明。

 

她進一步指出,這是大數據的參考值,並不能代表所有的癌症病人,罹癌時請不要被「期別」所憂懼,臨床上,第四期癌症病人擁有五年的存活率還不少。但也請留意不論何種癌症,只要願意定期篩檢、早期發現就有很高的存活率,以零期到第一期的乳癌為例,五年存活率可以高達九五%以上。

 

邊工作邊抗癌  更有利治療

 

然而,從癌症診斷到經歷漫長的治療,當好不容易親耳聽到主治醫師說:「恭喜你,畢業了。」對許多癌症存活者而言,雖然開心但仍存在害怕復發等複雜情緒,對此,程劭儀語帶溫柔表示,這是正常的,內心的不安會隨著時間慢慢淡化,且一年比一年來得更好。

 

因此,當歷經一連串的挑戰(治療)且勇敢(成功)活下來,接下來的功課就非常重要。這階段該怎麼做呢?「回歸社會與正常生活,」程劭儀提到,許多人被確診是癌症時就馬上辭掉工作,這不妥當,事實上,研究發現,罹癌後若體力許可,願意繼續工作者其治療結果顯著較好,除了不用擔心收入,也不會心心念念自己是癌症病人,有事事不如他人的想法。因此,罹癌後請不要輕易離職,而是與公司談請病假、留職停薪等,保持與他人互動、盡可能維持昔日生活。

 

 

 

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請用寬容的態度對待自己與他人。程劭儀說,因為唯有寬容,內心的焦慮才不會持續深化、演變成憂鬱,不只是癌症在削弱免疫力,情緒亦會火上澆油,破壞免疫力,在心態上應調整到——我們既然可以活下來,那真的是太棒了!凡事不要斤斤計較,對世俗認知不必太過認真,例如:孩子一定要考上第一志願、人生要賺上幾桶金的財富等,「罹癌正是老天爺的善意提醒,要我們重新檢視生命,更疼愛自己、親人、朋友,讓人生不留遺憾。」

 

每天吃好睡飽。吃飯、睡覺看似簡單,對許多癌友卻不容易,他們往往在用餐時過分謹慎,只吃有機食物、喝蔬果汁、營養品,不敢吃牛肉、甜食,在晚上,睡覺時又常常胡思亂想,輾轉難眠。

 

3QA看懂「有氧快走」竅門

 

放鬆第一  有煩惱睡飽再說

 

程劭儀提醒,正因為好不容易劫後餘生,在不違反「均衡飲食」原則前提下,請放鬆用餐,偶爾犒賞自己來份甜點也不為過;睡覺時,想到任何煩惱,也請告訴自己「睡飽再說」。若有失眠困擾,白天時應在有陽光處適量運動,運動加上曬太陽,具調整生理時鐘功能。此外,瑜伽、正念、宗教信仰都可舒緩病人焦慮不安的心情。若經調整仍無法翻轉失眠等困擾,記得尋求身心科醫師幫忙。

 

請持續按時回診。研究顯示,曾罹癌的病人二度罹癌機率高,縱使抗癌成功,還是要規律就醫,透過定期回診,讓主治醫師安排必要的檢查。程劭儀說:「雖然做檢查很辛苦,還要承受等待報告的焦慮,但也因為有配合醫囑,若發現異常也是早期發現。」此外,每次檢查時,癌友也都能再次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及當時戰勝病魔那堅強的自己。

 

由於癌症病人免疫力差,必須防患於未然、接種各類成人疫苗,如季節性流感、COVID-19、帶狀皰疹、肺炎鏈球菌等,以免受到伺機性感染。

 

而癌症病人家屬也要好好照顧自己,有些癌症遺傳風險較高,如乳癌、大腸癌、肺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應做好定期篩檢。

 

程劭儀

延伸閱讀
健保每年支出逾8000億!非得等生病才治療?鴻海揪數位健康大聯盟,幫你及早發現、減少醫療支出
健保每年支出逾8000億!非得等生病才治療?鴻海揪數位健康大聯盟,幫你及早發現、減少醫療支出

2024-01-29

台積電看今年是「健康的1年」!劉德音談退休:從4人小組長做到董座「我的榮幸」…法說重點一次看
台積電看今年是「健康的1年」!劉德音談退休:從4人小組長做到董座「我的榮幸」…法說重點一次看

2024-01-18

榮獲2023台灣最佳職場桂冠 BMS對外守護全球病友健康 對內協助員工實踐卓越自我
榮獲2023台灣最佳職場桂冠 BMS對外守護全球病友健康 對內協助員工實踐卓越自我

2024-01-15

面對老化,你做好準備了嗎?《學老誌》第二期於北大退聯會正式發表,鼓勵退休教職員健康學老
面對老化,你做好準備了嗎?《學老誌》第二期於北大退聯會正式發表,鼓勵退休教職員健康學老

2024-01-09

政府帶頭投資健康 扭轉「缺藥、缺人、缺投資」 全民與醫護從困境邁向健康永續
政府帶頭投資健康 扭轉「缺藥、缺人、缺投資」 全民與醫護從困境邁向健康永續

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