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做別人嫌麻煩的訂單 OLED業務熬過13年虧損 華凌擁三萬客戶 翻身工控顯示器軍火庫

做別人嫌麻煩的訂單  OLED業務熬過13年虧損 華凌擁三萬客戶  翻身工控顯示器軍火庫
廖育斌(中)看好他手上拿的OLED面板,即使發展過程艱辛, 也沒打消念頭。圖為面板主要製造基地的黃光無塵室。

張如嫻

科技

攝影/ 蔡世豪

1403期

2023-11-08 13:03

專做工控面板的華凌從不拒絕客戶,一片面板的訂單也做,更在大廠放棄發展OLED顯示器時,低價收購設備,但該業務整整虧了十三年。它是如何挺過低谷?

進到餐廳想喝一杯熱咖啡,你走到咖啡機前,發現彩色螢幕早已取代傳統的按鍵,輕輕滑動,還能看見各種口味的示意圖。這片小小螢幕,無論亮度、色彩都不輸電視,它就來自總部位在台中的華凌光電。事實上,小自室內電話、體溫計的黑白顯示屏,大到充電樁面板,甚至是直升機、潛艦的儀表板,華凌都能一手包辦。

 

華凌光電董事長廖育斌在一九九八年成立公司,從較低階的超扭曲向列型(STN)顯示器模組起家,漸漸跨足薄膜電晶體(TFT)、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模組製造,成為全球唯一低、中、高階面板都能做的廠商,產品應用於醫療、航太、工控等領域。二○二二年面板業蕭條下,華凌受惠OLED產品成長,營收達二十九.九億元、稅後淨利二.九億元,雙雙創新高。然而,華凌的OLED業務其實曾虧了十三年,它是如何翻身站穩市場?

 

當台廠放棄  它卻收購投產

 

「你看這個畫面多漂亮!又輕又省電!」廖育斌拿著一小片OLED顯示器,細數著它的優點。退伍後曾在STN顯示器模組製造商久正光電工作的他,看好面板發展空間,一九九八年決定出來創業,同樣從STN模組做起。

 

為了與老東家區隔,他以小量生產切入市場,一般面板廠都要客戶下訂超過三千片才接單,華凌卻不設限,「連一片我也做。」因此累積不少軍用客戶。由於軍用產品對面板需求量不大,又希望供貨穩定、產品耐用,華凌即主動攬下這門生意。

 

然而,靠小量接單就想放大營收規模與獲利,必須累積更多客戶數,華凌也曾因為公司太新、廠房剛開張,被客戶質疑是「詐騙集團」,它仍靠著逾九十人的業務團隊,在世界各地打市場,接別人嫌麻煩的中、小量訂單,漸漸站穩腳步。

 

二○○○年代,OLED顯示器技術興起,憑著自發光、高亮度、對比等特色,吸引友達、三星、索尼等面板大廠競相投入研發,後來卻因為技術不成熟、成本過高,台廠紛紛退出。「OLED優點這麼多,為什麼會做不起來?」廖育斌分析,除了設備投資成本高,當時OLED大多應用在手機,容易被其他類型面板取代,材料壽命低也不適合。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全球央行年會中表示,今年年底前會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但並不會急於升息。政策基調確認後,抹除了不確定性對資本市場的干擾,資金行情再度推升那斯達克指數、標普五百指數分別上漲二.四%、一.二%,續創歷史新高;同期間,台股上漲一.八%,且自八月二十日低點以來,僅六個交易日反彈超過千點,震盪幅度甚巨。當資金源頭美國聯準會面對疫情對經濟衝擊的變化,採取「摸著石頭過河」的政策制定方式,全球充沛的資金也僅能加快腳步跟緊、注意動態,使資本市場呈現出一次又一次快速地再平衡。

 

從台灣經濟活動來看,二○年因疫情控制得宜,產業供應鏈相對穩定,外銷訂單年增率從三月就開始轉正成長,九月外銷訂單總額突破五○○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加上中、美、歐帶動商品的報復性消費潮,二一年台股上市、上櫃公司上半年營收分別成長二三.七%、二○.二%,稅前淨利則分別成長一二五.五%、五○.五%,是一一年來新高,表現亮麗。但今年七月,全球前兩大市場美國、中國的零售銷售首見轉弱,月減一.一%、六.九%,商品銷售帶動經濟復甦的續航力,是影響台灣出口導向經濟的關鍵,投資人應密切關注。

 

回到台股,成交量從七月均量五五六○億元遽減至八月三六四六億元,當沖比率也從七月高點五○.七%,降至八月三十一日的三七.四%,反映出投資人居高思危、轉趨謹慎的態度。金融市場熱情過後,均有回歸均值的特性,在這場全球湧起參與的股市狂潮中,投資人更應審視自己是否持續保持理性。

 

本文由工作夥伴原杰(一九九○年~,波士頓大學財金所)、鄧謦瀚(一九八八年~,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葉政毅(一九八九年~,台科大電子工程所)共同撰述,同時提出PMOLED廠智晶光電,與讀者共勉。

 

智晶光電(五二四五),二○○五年成立,股本四.五○億元,是台灣唯一生產PMOLED的廠商。創辦人兼董事長王鴻鈞從代理商做起,是全球征戰策略的擘畫者;搭配總經理李湘耘、副總經理林國輝,周延分工合作,逐步打下國際市場,王董事長引領團隊的產業攻略,逐漸在PMOLED市場中崛起。

 

智晶光電優勢有三:

 

一、整合上游關鍵材料:智晶光電在玻璃基板採用與國內廠商共同開發PMOLED適用之玻璃,不但能降低成本,也減少競爭對手取得原料的機會,因而拉大差距。

 

二、先行者優勢:智晶光電深耕PMOLED市場十餘年,全球市占率名列前茅,又取得國際大廠Panasonic專利授權,知名度與品質都吸引更多客戶上門。

 

三、少量多樣客製化服務:王董事長由代理商起家,對顧客需求與售後服務相對重視,再加上整合上游關鍵材料,智晶光電不管是開模報價或生產速度都優於同業,從過去歐美穿戴式裝置,到現在各種工業應用,包含狙擊鏡、車載顯示屏等利基型市場,均占有一席之地。

 

PMOLED的成長動力,在「體積較小、對演算功能要求不大的基礎裝置」之上,小則智慧手環、電子菸顯示屏,大則至設備顯示屏幕等,隨PMOLED價格逐漸具競爭優勢下,後續對STN的取代性,將是值得期待的成長動能。

 

此外,在智慧手錶、智慧手環推出後,市場對穿戴式裝置需求,持續以年成長十五至二○%的速度增溫。根據IDK預測,今年全球穿戴式裝置出貨將達二.二億支,對比一四年的三二○○萬支,大幅成長五八七%,產值亦從五十五億美元成長到今年的八一五億美元。

 

智晶光電今年第一季、第二季年營收分別為三.五三億元、三.五四億元,稅後EPS○.八一元、一.○○元,獲利成長,經營戰力揚升啟動。在歷經三至四年之結構調整後,以工控、消費分別占比五○%之模式雙管齊下,跳脫過去以消費性產品為主的大起大落,重新掌握穩定獲利的契機;再者,在公司內部成本結構持續優化,第二季毛利率也重回三三.九二%之亮眼成績,值得持續追蹤。

 

延伸閱讀
上市櫃更名潮/和鑫→精金科技…從AMOLED產品出發,將朝IT、工控、車載等多元化發展
上市櫃更名潮/和鑫→精金科技…從AMOLED產品出發,將朝IT、工控、車載等多元化發展

2023-09-20

兩年來第3度!通膨、成本壓力…康寧一口氣漲價20%「幅度史上最大」 為何面板廠議價空間有限?
兩年來第3度!通膨、成本壓力…康寧一口氣漲價20%「幅度史上最大」 為何面板廠議價空間有限?

2023-05-25

利率跳升引發房市危機 ——兼論PMOLED廠智晶
利率跳升引發房市危機 ——兼論PMOLED廠智晶

2022-10-05

宏達電丟單?Pixel 3傳鴻海製造、LGD供應瀏海OLED?
宏達電丟單?Pixel 3傳鴻海製造、LGD供應瀏海OLED?

2018-05-31

新股掃描—— 智晶光電在PMOLED崛起
新股掃描—— 智晶光電在PMOLED崛起

20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