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我餓到像變態一樣死盯著漢堡店裡的香腸...」記者親身嘗試14天斷食:這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困難的事

「我餓到像變態一樣死盯著漢堡店裡的香腸...」記者親身嘗試14天斷食:這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困難的事
▲作者Brigid Delaney

布里吉德‧迪蘭尼

健康

采實文化提供

2023-11-08 09:00

我非常渴望重拾健康,我雖然不覺得自己生病了,但我確實感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 無精打采昏昏欲睡。體內體外都有狀況:內有關節疼痛,外有皮膚油膩,臉上長斑,小腹凸出,眼有血絲,衣服變得很緊,情緒相當低落。朋友幫我拍照時,我總是千叮萬囑:「絕對不可以發到臉書哦!」我需要減重20公斤,才能回到健康的範圍。我的身體和人生必須重新開機,我不能再過著縱情享樂的生活啦,我想變乾淨。

就在這時候,我的電子信箱出現一個奇怪的機會,那是某家雜誌社委託的任務,他們問我是否有興趣嘗試一項頗具爭議、持續長達101天的斷食計畫?其實在2015年出任澳洲總理的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已經挑戰過了,當時大家還因為他體重突然大幅下降而猜測他可能罹癌了。

 

根據谷歌(Google)的說法,斷食(fasting)意指不吃東西。想要完成這項任務,我必須回到澳洲,並在頭一個月裡,每天按時到診所按摩、針灸和量體重。在頭14天裡,我不能吃任何東西,只能靠一天3次服用味道非常難聞的水藥維生。

 

這個任務也太誇張了吧,但又十分誘人,因為它不只保證能幫我減重,還說能幫我排毒,把我的器官變乾淨,讓它們回復功能。完成任務後我將變得更年輕,而且恢復進食後我的新陳代謝會變快,思維會更加清晰,就連人也變得香香的。但是以我平常的生活狀態,若貿然接下這樁任務,簡直就像平常連公車都懶得追的人,居然直接報名參加紐約馬拉松。不過一想到斷食有可能令我快速脫胎換骨回復健康,我就躍躍欲試,畢竟連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這種A咖女星都大力支持斷食……。

 

於是我訂了一張回澳洲的機票,準備返家幫自己排毒。

 

其實,我想追求的不只是排毒而已,我的健康狀態光靠簡單的快速修復是不夠的,我必須把我的系統來一次「強制重置」。我不僅身體疲軟無力,而且情緒起伏不定,經常心生不滿,我真的厭倦了這種在健康和宿醉之間來回擺盪的生活模式。我想排毒會是初步洗滌我罪孽的好方法,如果我真能變得乾淨、輕盈和平靜,那我就能活出最精采的人生,對吧? 

 

目前全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想要追求更棒的身體、更平衡的內在生活,以及乾淨且功能良好的器官,這讓從事養生產業的企業和個人,全都賺得盆滿缽滿。全球養生產業每年的產值高達3.4兆美元,比產值1兆美元的製藥業大了近3倍。養生產業的內容包山包海:保健食品、美容和抗衰老、健身、身心健康、減重與健康飲食、養生旅遊、職場養生與SPA。

 

在我開始強制重置之前,我已經在養生產業出入10年之久了,而且我的養生路就跟耶穌受難前的苦路一樣可歌可泣。我是一名旅遊記者,出於工作所需,有幸前往一些鳥不生蛋的偏遠地方,親身體驗五花八門、甚至是光怪陸離的養生產品。我做過冥想、練過瑜伽、和婆羅門牧師一起喝鴉片、在天主教本篤派的修道院內靜修、在日本的禪宗寺廟擔任志工、在斯里蘭卡叢林中的阿育吠陀寺院裡像條鱸魚般被抹油烘烤;我還曾因為血液檢查顯示我肉吃太多,造成身體狀況惡化,而去菲律賓嘗試生食與灌腸療法。我還曾為了變瘦而努力對抗身上的易胖基因,逼自己挑戰熱瑜伽與艱苦的多天健行。

 

這一路走來,我經常跌跌撞撞,但也遇到很多好人和好事,獲得很多啟發,我是真的很好奇那些養生招術究竟有效沒效才「以身試法」的。

 

我的身體暫停營業中

 

斷食2週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困難的事情,但也是最有趣的。它讓你以一種既迷人又怪異的新方式了解你的身體,從而讓你明白飲食在人類社會中的核心地位。首先,不吃東西會令你脫離一大部分經濟活動,因為突然間你不能再購買這些東西了:咖啡、早餐、午餐、晚餐和飲料(椰子水、加油站賣的可樂或運動飲料、酒吧和專門店賣的酒)、生鮮食品、零食,也不能上餐廳和咖啡館吃吃喝喝。上週五是我開始斷食新生活的第一個星期五,我從ATM領了50美元,今天是星期一了,它還躺在我的錢包裡。這種事以前從未發生過,由此可見過去我為了吃三餐而用來採購或準備食材,所花費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有多麼驚人。

 

當我斷食後,突然多出了大把時間,而且完全不會被任何事情打斷,我只好把全部的時間都拿來想食物。我要如何利用這些新騰出來的時間呢?

 

矛盾的是,雖然我每天多出這麼多時間可以做事,但我要麼體力太虛,要麼心情太脆弱,根本無法走出家裡。況且上街的話,我很有可能遇到食物,例如某天我出門想買些袋裝茶,結果卻不知不覺跟著一個拎著香噴噴披薩盒子的人走了好幾條街。

 

我沿著邦代路走回家時,也會儘量不看任何正在吃東西的人,或停下來盯著任何食品店;但這真的很難,我滿腦子都是食物,我總是會被那些油膩膩的勺子吸引過去──那種只有醉到斷片的人才會走進去的漢堡店,櫃檯後的男人正用他那雙有刺青的手處理滿是粉紅色化學染料的香腸……而我則像個變態站在櫃檯前痴痴地盯著看。

 

我渾身無力地待在自家的房間裡,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上谷歌搜索「淨身」、「排毒」和「斷食」等關鍵字,急切地想要找出那些正在跟我做著同樣事情的人。但我卻只能找到一堆部落格上的奇聞軼事、大量的偽科學、各種奇怪的理論,很少有嚴格的科學研究;只吃水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這點不足為奇,當時正流行5:2飲食法,離群索居者則採用0:7飲食法。斷食是一種政治行為,主要被宗教界人士、精神病患與絕症患者,或是聲稱只靠吸空氣就能生存的呼吸派信徒所採行。

 

網路論壇上大多數人採行的是為期僅數天的喝果汁淨身計畫,話說好萊塢女星葛妮絲.派特洛提倡的淨身計畫(大家都批評它太嚴苛了,但是跟我的斷食方案相比,根本是小巫見大巫,畢竟她的淨身計畫還允許吃一些肉湯和蔬菜),成了我這段時間內的安慰和精神指導。

 

斷食第一週的後半階段,我被針灸扎得遍體鱗傷,整個人因為睡太多而略顯浮腫,還經常被奇怪的夢境打斷睡眠,結果我只好在凌晨一點鐘打開冰箱死盯著裡面的橄欖,但我用力把手握成拳頭,讓它們無法拿取食物,我問自己:淨身女王葛妮絲.派特洛會怎麼做?

 

我還從世界上的一些偉大宗教尋求慰藉,我曾在2016年造訪日本某座禪宗寺院,每天和僧人一起斷食18小時,進食時間只有6小時(沒有早餐,上午11點半吃午餐,下午5點半吃晚餐)。我父親小時候(1960年代初)的天主教徒,會在接受聖餐之前斷食,亦即從星期六的午夜開始,到星期天的彌撒之間都不吃東西(在星期六晚上的天主教舞會上,會提供簡單的晚餐,以對即將到來的斷食致敬)。大家一起斷食挺吸引人的,但我一個人排毒時卻感到孤立無援,我很希望跟其他人一起度過此難關。

 

網路上有很多教大家如何平安度過伊斯蘭教齋戒月(Ramadan)的部落格文章,我頗喜歡這樣的設定:為了向真主阿拉祈禱和懺悔,大家一起忍受飢餓、煩躁,在日出和日落之間想著食物,然後大家在深夜一起共進簡單的晚餐。這麼做的意義遠大於幫自己的身體排毒──當你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斷食,得到的感受通常是孤單和懲罰,而非開悟。自己一個人排毒是很難受的尤其是在一個像雪梨這樣痴迷於美食的城市。

 

斷食的最初幾天我感覺很疲憊,所以睡得很多。每當我從診所回到家,本打算瞇個幾分鐘,哪知一躺下去往往好幾個小時後才醒來,而且經常一頭霧水,一種很像時差、不知身在何處的迷茫感,分不清現在是清晨還是半夜。我在凌晨4點被飢餓感吵醒,我的肚子咕咕叫著,但我只能在公寓裡踱步,這是棟1950年代的老房子,大廳的佛洛倫斯.布羅德赫斯特(Florence Broadhurst)壁紙已經褪色,厚實的牆壁和高高的天花板,形狀怪異的房間,一個貼了瓷磚的六邊形浴室,和一間可以看到邦代海灘的日光房。為了充飢,我喝了點開水還泡了幾杯茶,並加了些蜂蜜以減少苦味。

 

寫作有時能幫忙分散我對飢餓的注意力,但有時卻會令我更加飢餓難耐。月光映照在我的書桌上,我草草地寫著筆記:「我的鼻子不停流鼻水,就像得了重感冒似的。」「又夢到我是個專門幫馬接生的助產士。」 

 

我在屋裡走來走去,我的下巴很痛─一種很像牙痛的奇怪感覺,彷彿嘴裡的牙齒掉光了,但其實是它們無事可做,牙齒唯一的工作是咀嚼食物,現在它們卻變得無用武之地。當我確定室友喬已經睡著後,我就會站在廚房的流理台邊,啃咬紙板、塑膠、氣泡包裝紙,以維持牙齒的正常功能,以備我重新進食時它們能立刻派上用場,我知道這麼做看起來很像瘋了,所以我不想被人看到。

 

到了第3天,情況變得更糟了,輕度憂鬱症基本上已經解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空白,一無所有。我成了一具僵屍,一個連憂鬱都沒力氣的人。我一下盯著窗外,一下看著窗戶,我無法集中注意力,我本想做某件事,但沒幾秒就忘得一乾二淨。

 

我的腦袋迷迷糊糊的─那個被我視為理所當然的超級引擎,是它讓我得到所有的工作,是它讓我得以賺錢買有趣的鞋子和拿鐵和平價香檳──現在卻成了一團黏糊糊的漿糊。我必須繼續寫文章才有錢付房租,但我連電腦的開機密碼都想不起來,更別說接聽電話或構思故事了。我不知道別人是如何邊工作邊斷食的,我光是穿上襪子就花了15分鐘。

 

現在我明白了為什麼一些服用大量鎮靜劑的人會懇求醫師停藥,寧可選擇粗暴的瘋狂,也不願待在藥片所打造的那個腦袋昏沉的玻璃世界裡。

 

這段時間我的大腦很貪婪,通常身體在靜定時,大腦仍會消耗掉20%的能量,而且是糖原(糖)當作燃料,而非使用從蛋白質分解出來的胺基酸,或是使用從脂肪中分解出來的脂肪酸和甘油。人在斷食或採行低(或零)碳水化合物飲食或是飢餓和劇烈運動期間,身體可以切換成把酮體當作燃料,酮體是由肝臟從脂肪酸產生的,這種代謝轉換需要幾天的時間,斷食3天後,大腦能從酮體獲得30%的能量,4天後比例更上升到75%。

 

這就是我現在的情況─很像一輛停在路邊的熄火汽車,還沒切換到酮體的檔位。或許是因為缺乏燃料,所以我睡得很多,這似乎是度過斷食早期之「衝擊」階段的最好方法。既沒有咖啡因人為地使我興奮,也沒有酒精和其他鎮靜劑讓我放鬆,我的身體正在尋找它天生的休息節奏──似乎是每天睡16到18個小時。

 

其他斷食者的部落格也談到了睡很多的情況,在非常難熬的斷食初期,每個人都會躺在床上。許多部落客認為他們之所以很睏,是因為身體為了進行淨身和排毒的大工程,正在從它能夠調動能量的地方取得能量。

 

我採訪了雪梨大學的副教授艾曼達.薩莉絲(Amanda Salis),她在博登肥胖症、營養、運動和飲食障礙研究所(Boden Institute of Obesity, Nutrition, Exercise and Eating Disorders)領軍研究與進行多學科臨床試驗。她的研究重點是了解和規避身體對持續的能量限制之反應,她將此現象稱之為「饑荒反應」(famine reaction)。她認為我之所以會睡這麼久,是因為「當你斷食時,你的身體會進入節能模式,你的身體沒有足夠的燃料來讓肌肉運動。你的大腦發生神經化學變化,也會令你感到昏昏欲睡,就像被火車撞了」。說得沒錯。

 

作者簡介_布里吉德‧迪蘭尼(Brigid Delaney)

《衛報》的資深作家,之前已在澳洲出版兩本書。身為旅遊記者的迪蘭尼,曾造訪世界各地的養生專案並報導相關趨勢,作品散見於《Vogue》女性時尚雜誌、ABC網路平台、CNN、《悅遊》雜誌(Condé Nast Traveller)等許多媒體。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實驗吧!我要瘋狂養生

 

論調》外資罕見一致悲觀

GDP成長預測  落在近70年低位

 

攤開各家外資近期陸續發布的展望報告,有別於對美、歐等主要經濟體的來年表現有不同看法,在談及韓國時,多家外資卻是罕見地一致:一致的悲觀。

 

以瑞銀為例,對韓國的GDP成長預測,二五年僅有一.九%,二六年更下探一.三%,不僅遠遠不及台灣同期間的三.二%及二.四%,更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中的末段班。除了瑞銀,高盛、大摩、野村等外資,乃至韓國央行,對韓國明年GDP的成長預測,也大多落在一.七%到一.九%之間的近七十年罕見低位。

 

「顯然,我們正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高麗大學經濟系教授姜成鎮接受《今周刊》訪問時語帶感嘆。

 

外資普遍看衰,韓國經濟減速 ——韓國2025年GDP成長率預測

 

現實》不利因素層層疊加

川普2.0衝擊半導體   出口被中國超車

 

偏向悲觀的展望,背後實為諸多不利因素「層層疊加」的結果。

 

首先,是「川普二.○」關稅的可能衝擊。不少外資與韓國國內專家認為,韓國出口中,有約四分之一由半導體貢獻,其中多數是先出口到中國經過加工後,再轉出口至其他國家的「中間財」。未來,一旦這些從中國轉出口的半導體,進一步受到美國關稅的打壓,導致衰退,韓國的出口勢必難以倖免。

 

除了半導體產業,摩根士丹利觀察,韓國汽車業也有壓力,由於川普上任前,屢屢提到要用關稅保護美國的汽車產業,「這也代表韓國出口主力之一的汽車業,預料將受到相當大的傷害。」

 

瑞銀就指出,與台灣等亞洲其他國家相比,韓國出口相當倚賴汽車、石化等受全球景氣高度影響的「週期性」產品,受到的衝擊自然也因此大得多。

 

另一方面,關稅之外,不少分析認為,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制裁,恐也將重傷韓國半導體產業的元氣。

 

例如,十二月初,美國商務部推出了新一輪對中貿易禁令,禁令除了將中國北方華創等一四○家中企列入出口黑名單外,還新增對HBM(高寬頻記憶體)的出口管制。偏偏,在全球HBM銷售中,對中國市場仰賴最深的,就是韓國的三星電子(中國銷售占比約兩成)。「三星可能因為美國的管制,而失去主要的銷售來源。」韓國權威財經媒體《每日經濟》評論道。

 

值得留意的是,禁令雖列入多家中企,卻未列入中國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大廠長鑫存儲。對此,韓國業內人士解讀,這顯示美國希望在記憶體供應鏈上,盡可能做到多元分散,避免過度倚賴三星與SK海力士等韓國大廠。而在美國老大哥的「刻意制衡」下,韓國的半導體產業競爭力恐因此被削弱。

 

一邊有美國「川普變數」的衝擊,另一邊,則是一個更為「確定」的血淋淋現實:中國產業的全面崛起。

 

根據韓國發行量第一的《朝鮮日報》引述韓國官方的數據顯示,韓國和中國近十年在出口市場競爭的八大主力產業中,除了石化業之外,在半導體、顯示器、蓄電池、無線通訊設備、船舶、汽車及鋼鐵七個領域,中國的全球市占率要不是超過了韓國,要不就是早已經拉大了與韓國的差距。

 

例如,在船運業,中國一三年市占率約十八%,二三年已來到二二%;反觀韓國,則從二二.七%衰退至十四.三%。又例如汽車,中國十年間的出口額市占率,從一.四四%增加至四.九三%;相較之下,韓國僅從二.九六%略增至三.○八%。

 

《朝鮮日報》更直率地評論,「鋼鐵和石化,因中國的低價攻勢而陷入生存危機,一度在中國市場占據兩位數市場份額的汽車和手機的存在感,也正在變得模糊。」

 

韓國企業為何節節敗退?在首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朴相因的眼裡,當中固然有諸多外部因素,如中國政策補貼、地緣政治變化等,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韓國自己造成的。

 

出口成長放緩、內需也不振⋯ ——各大機構對韓國經濟展望悲觀主要理由

 

根源》產業主力全線潰敗

韓國財閥第三代缺飢餓感  只想守成

 

「外人看來可能會認為韓國經濟非常有活力⋯⋯,實情,卻非如此。」朴相因在接受本刊訪問時直言。他認為關鍵在於,目前主導韓國經濟的多數財閥,都已經進入創始家族的第三代,「這一代掌門人,缺乏上一輩的那種『飢餓感』、亟欲闖出一番名號的『成長心態』,更多的是只想守成。」

 

心態保守也就算了,朴相因認為,根源性問題還在於,韓國財閥本身也忘了該增強競爭力,「不僅扼殺國內(中小企業的)創新,本身又極易受到挑戰。」

 

談及韓國財閥的「全線潰敗」,姜成鎮亦憂慮地表示,這也代表韓國的這波經濟衰退,很可能不同於以往,「它不是週期性的衰退,而是結構性的。」此外,他補充,這也表示,在面對中國的強勢競爭下,韓國傳統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政策,恐怕是行不通了。「我們需要尋找新的成長引擎。」姜成鎮說。

 

偏偏,多重困境下的韓國,如今又面臨政局的紛擾。

 

「對一個信用評級AA的主權國家來說,頒布(這般無預警的)戒嚴令,明顯讓人措手不及,」國際指標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近日評論表示,「市場情緒恐怕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不過,儘管外部挑戰重重,一位熟稔韓國的金融專家指出,好消息是,根據官方數據顯示,韓國的內需將有望受惠於央行降息和通膨緩解,在來年的第一季觸底後,逐步實現「循環性復甦」。

 

至於何時整體經濟能回到正軌?套前述標普的話,一切,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延伸閱讀
「29歲前,減肥毀了我!」從暴食催吐到3個月去了6次急診...她花2年聆聽身體聲音,31歲瘦了20公斤
「29歲前,減肥毀了我!」從暴食催吐到3個月去了6次急診...她花2年聆聽身體聲音,31歲瘦了20公斤

2023-06-28

運動越喘消耗越多脂肪?運動營養師破解減肥5迷思:健康減重瘦身不該出現的3種情況
運動越喘消耗越多脂肪?運動營養師破解減肥5迷思:健康減重瘦身不該出現的3種情況

2023-03-23

6個月甩23.4公斤!41歲外食族改變生活4件事,體脂降了12%:營養師加碼16種助減重超燃脂食材
6個月甩23.4公斤!41歲外食族改變生活4件事,體脂降了12%:營養師加碼16種助減重超燃脂食材

2022-10-21

5周瘦了10公斤!最適合長大後才變胖的人...耶魯醫學博士實證:近90%有效的瘦身術
5周瘦了10公斤!最適合長大後才變胖的人...耶魯醫學博士實證:近90%有效的瘦身術

2022-08-30

「我是糖尿病醫師,卻差點得了糖尿病...」60歲名醫親身實證:我如何甩肉24公斤,逆轉高血糖
「我是糖尿病醫師,卻差點得了糖尿病...」60歲名醫親身實證:我如何甩肉24公斤,逆轉高血糖

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