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先別怕紅字 刻意控管飲食會讓報告失準 健檢前後須知做好做滿 才不會白花錢

先別怕紅字  刻意控管飲食會讓報告失準   健檢前後須知做好做滿  才不會白花錢

楊雅馨

健康

shutterstock

1391期

2023-08-16 14:23

健檢是提早發現疾病的前哨站,然而,你是否擔心報告出現紅字,檢查前刻意調整飲食?別讓錢白花,留意健檢前、後須知,才能掌握身體現況。

健檢前有許多準備事項若沒確實遵守,極有可能影響檢查結果,其中一項就是受檢前需空腹八小時,空腹是指不能吃東西,包括食物、水等任何液體,甚至藥物。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暨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黃惠君表示,空腹八小時主要目的,不外乎是為了病人的安全及報告真實性。若空腹時間過短將影響飯前血糖、三酸甘油酯數值,因食物或含糖飲料會導致血糖上升,而食物分解後的乳糜微粒要被身體完全吸收、代謝,往往需六到九小時。

 

受檢前依平日飲食習慣

 

有些民眾為了讓報告好看,刻意在健檢前一周,嚴格飲食控管,也有人不以為意,健檢前一晚還去吃到飽,這些行為都會導致檢測數值不準確。「健檢目的主要是針對還沒有自覺症狀,藉由檢查釐清、發現可能的問題。」黃惠君強調,受檢民眾最好能依照平日飲食習慣。

 

空腹不僅為了抽血,還包括腹部超音波檢查。黃惠君說明,進食後,膽囊會收縮,無法看清楚膽囊狀態,食物、空氣也會停留在胃裡,干擾到肝臟、胰臟判讀。若有做胃腸鏡檢查,空腹是為病人安全及無痛麻醉準備,避免吸入性肺炎;接受大腸鏡檢者務必嚴格遵守三天低渣飲食、正確使用清腸藥,腸道清乾淨才能讓醫師及時揪出病灶。

 

  • 低渣飲食:可被胃腸道充分吸收而不易留下殘渣的飲食方式。如選擇纖維量低的食物,避免攝取纖維過多、過油、容易脹氣的食物及牛奶等。

 

尿液檢查也是健檢常規項目,主要是了解泌尿道、糖尿病等問題,在留尿時為防被尿道口前細菌汙染,蒐集尿液應先將前段尿液排除,只留「中段」尿液。黃惠君提醒,尿潛血是女性常見問題,易受生理期前、後干擾,最好於經期完整結束後三天再蒐集尿液檢驗。

 

糞便潛血檢查,顧名思義是察看糞便裡有沒有微量血液,了解消化道是否出血。目前多數健檢中心採免疫法檢測,較不受食物干擾,但是否因「痔瘡」造成的出血仍無法判斷。受檢者解便時,應多留意糞便顏色,若為黑色應是消化道出血,若外觀為黃色糞便但帶點紅色血液,或許是痔瘡出血所致。

 

健康檢查裡的血液生化檢查不外乎全血球、白血球、肝、腎、甲狀腺、尿酸等,事實上,此項檢驗項目非常多元,該加選嗎?黃惠君建議,家族中有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或相關症狀,可加選自體免疫抗體,及早發現疾病。

 

收到健檢報告該如何面對?

 

腫瘤標記檢驗僅能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腫瘤標記檢驗值正常,不代表沒問題,異常也不一定是癌症,報告僅能當「參考」,這項檢查唯一好處就是方便。不可諱言,癌症篩檢愈精準愈有金錢考量,如肺癌的低劑量電腦斷層、胃腸道腫瘤的內視鏡檢查、胰臟癌的腹部核磁共振等。

 

為了早期發現癌症,上述檢查都得做?「基本上,還是得依據家族史、相關症狀、不良習性如吸菸、喝酒、嚼檳榔,以及過去的檢查是否有異常加以綜合判斷。」黃惠君舉例說,某甲的父親因胰臟癌過世,母親曾罹患乳癌,某甲屬於胰臟癌相關高危險族群,因此建議他加選腹部磁振造影檢查。

 

此外,針對高居十大死因第二名心臟疾病,則可透過六四○切低輻射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檢查,了解心臟血管的狹窄程度及血管鈣化情況,提前預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機率及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誰又該做?

 

黃惠君建議,高危險族群如本身有三高病史、家族有明顯心血管疾病病史,或有胸悶等疑似相關症狀,可採用此檢查,目前健保尚未給付,在門診也屬自費項目;抑或到心臟科門診,醫師可藉由「運動心電圖檢查」了解心臟缺氧程度,準確度約七成,但運動心電圖無法得知血管阻塞的輕重程度。

 

任何醫療檢查工具皆有其極限,不可能百分百診斷所有疾病;且疾病的自然病程進展速度不一,即使定期健檢也可能在篩檢週期間發病。話雖如此,健檢仍有重要參考價值,民眾可藉此了解健康狀況並加以調整,還能早期發現疾病、及早介入治療。

 

黃惠君

延伸閱讀
膽固醇降不下來嗎?他「愛吃1美食」險喪命 無毒教母譚敦慈曝「優質4食物」:健檢紅字消失
膽固醇降不下來嗎?他「愛吃1美食」險喪命 無毒教母譚敦慈曝「優質4食物」:健檢紅字消失

2023-06-17

上市櫃公司第四季財報出爐,手上股票能不能留?法人:可善用這5大指標「持股健檢」
上市櫃公司第四季財報出爐,手上股票能不能留?法人:可善用這5大指標「持股健檢」

2023-03-27

健檢建議要就診,卻回「我最近有點忙」…醫師給40歲上班族的勸告:健康才是你最大的資產
健檢建議要就診,卻回「我最近有點忙」…醫師給40歲上班族的勸告:健康才是你最大的資產

2023-02-03

她屆齡退休卻健檢發現3.2公分肺腺癌腫瘤:曾覺得提前退休可惜,回頭看,時間都用在工作才可惜
她屆齡退休卻健檢發現3.2公分肺腺癌腫瘤:曾覺得提前退休可惜,回頭看,時間都用在工作才可惜

2022-08-18

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今周刊發行人親身經驗:爸爸70歲第一次健檢發現了肝腫瘤,才能多活4年...
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今周刊發行人親身經驗:爸爸70歲第一次健檢發現了肝腫瘤,才能多活4年...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