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建立良性醫病互動 有效延緩老後失能 慢性病程漫長 為長者找對醫師最重要

建立良性醫病互動  有效延緩老後失能 慢性病程漫長  為長者找對醫師最重要

楊雅馨

健康

shutterstock

1385期

2023-07-05 09:39

衰老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人生課題,當慢性病發生時,請與它好好相處,積極面對、配合醫師、按時服藥、定期追蹤,方能減少慢性病對身體的威脅,避免器官衰竭與失能之苦。

國人平均餘命來到了八十.八六歲,然而,隨著年齡增長,不健康的機會也隨之增加,成為暫時,甚至永久需要輔具幫忙或他人協助。國健署〈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發現,年齡層愈高罹病數目也愈多。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慢性病又稱為「與年齡相關的疾病(Age-Related Diseases)」,換言之,年紀一大,疾病接連出現是種常態。

 

「這年代,誰沒有幾個慢性病?」陳亮恭說,最重要的是好好控制慢性病,雖然老化後器官功能還會逐漸衰退,可能還伴隨其他問題,但透過積極疾病管理,可降低、縮短或免於因器官衰竭所帶來的失能之苦。

 

慢性病無明確單一病因
調整生活型態可改善病程

 

「慢性病說穿了就是飲食、生活不節制所致!」對此,陳亮恭表示,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雖說吸菸、喝酒、肥胖者較易出現動脈硬化、心血管與代謝疾病,但也有人不會罹病;一個人的健康、疾病發生乃至病情進展、嚴重度都是基因與環境一連串互動的結果。先天的基因我們無法控制,因此需著重在後天的防治,日本又將慢性病稱為「生活習慣病」,便是強調藉由後天養成的健康習慣可改善病程。

 

絕大多數慢性疾病都有明確的控制目標,這些標準隨著年齡、性別、併發症的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並不是同一個數字就可沿用數十年。無論如何,慢性病控制十分強調「達標」,想讓數字達標除了飲食、運動等生活型態調整,必要時還是得靠藥物協助並且定期追蹤。

 

延伸閱讀
聲音魔法師歐馬克:健康檢查一下子,攜手幸福一輩子!
聲音魔法師歐馬克:健康檢查一下子,攜手幸福一輩子!

2023-06-21

新北幼兒園教師稱「家長同意餵藥水」 用藥單曝光!她問誰在說謊?擔心孩子健康...3醫院供免費看診
新北幼兒園教師稱「家長同意餵藥水」 用藥單曝光!她問誰在說謊?擔心孩子健康...3醫院供免費看診

2023-06-10

「跳繩5分鐘」竟休克!44歲中校裝葉克膜搶救…有運動習慣不等於身體健康,醫:「這些族群」小心
「跳繩5分鐘」竟休克!44歲中校裝葉克膜搶救…有運動習慣不等於身體健康,醫:「這些族群」小心

2023-06-01

養成中立姿勢好習慣  保持健康脊椎的生理曲度 「筋骨同治」加運動  有效擺脫駝背困擾
養成中立姿勢好習慣 保持健康脊椎的生理曲度 「筋骨同治」加運動 有效擺脫駝背困擾

2023-05-31

每天喝燕麥奶「以為很健康」,膽固醇沒降血糖先飆高…醫曝「正確吃法」:4族群要謹慎攝取
每天喝燕麥奶「以為很健康」,膽固醇沒降血糖先飆高…醫曝「正確吃法」:4族群要謹慎攝取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