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幫民眾急救、做CPR,換算下來大概只值幾百元,比到你家旁邊的按摩店去按摩還便宜。」史上任期最長的前健保署長李伯璋用無奈的口吻道出台灣醫護面臨的惡劣環境。
曾在健保署長職務上服務6年8個月的李伯璋,目前已回歸醫界服務,但對岌岌可危的健保制度仍相當關心,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希望能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
「南韓拍的那齣韓劇《機智醫生生活》其實很寫實,醫生就是那麼忙,有時候飯沒吃幾口就又被call去處理緊急情況,根本沒有心思去想什麼健保改革。」李伯璋這樣說明。
健保永續經營遭遇挑戰 前健保署長李伯璋:民眾應修正就醫迷思
根據李伯璋的觀察,台灣民眾有超過九成都很疼愛健保,要讓健保永續發展其實沒有那麼困難。整理3位醫療專家的說法,民眾若能修正兩項就醫迷思會有很大幫助。
在談迷思前,民眾要先了解台灣健保為「總額制」,以衛福部公布的2023年年度健保總額來看,2023年度整體總額約8364.24億元。
在醫療院所提供診察、檢查、藥品…等服務時,可以申報點數,用點數來換錢,但因為健保總額金額有上限,醫療服務點數愈高,整體點值的價值就愈低,因此抑制醫療浪費非常重要。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呼應李伯璋的說法解釋,台灣健保是一種社會型保險,所有資療行為的費用都是健保署統發,醫院、診所提供服務就可以申請費用,「民眾繳了健保保費就像繳了自助餐費用一樣,心態上是『不用白不用』,就會有可能過度使用醫療資源。」
台灣民眾每年平均就醫次數 高出OECD國家約7次
從實際的數據來看,在健保開辦那年(1995年),民眾平均就醫次數為12.5次,近兩年次數提高到16.9次,相較OECD國家的10次,明顯高出許多。
洪子仁分析,儘管人口老化與平均餘命增加也是民眾就醫次數提高的原因,但台灣就醫方便性高,且部分負擔的金額相對一般物價可承擔,也是讓民眾多利用醫療服務的原因。
其中,以最極端的高診次人數(一年求診大於90次)來看,儘管在疫情期間一度跌破3萬人,但在去年再度翻揚至3.1萬人。
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麥斯分析:「台灣民眾第一個就醫迷思就是不拿藥、不打針,就覺得不像看醫生。」
就因為民眾有這樣的傾向,醫生只好把藥開好、開滿,讓許多人家中堆積許多根本用不到的藥品,在無形中浪費了點數。
第二則是忽略就醫分級制度,就算只是小病也喜歡往大醫院跑。吳麥斯認為,會有這樣的情況,跟前往大醫院看病相當方便有關,因此儘管掛號費高一些,許多民眾覺得自己負擔得起。
制度面著手改革健保 李伯璋:應加收或提高部分負擔
洪子仁進一步解釋:「民眾該看醫生時還是要看,只是在就醫前,建議先收集相關訊息,對自己的健康負一點責任,有什麼不舒服先上網找一下訊息,若能一次就找到對的科別去看診就算『聰明就醫』,且事先找資料也有助找到自己能信賴的醫生,好好配合。」
此外,洪子仁認為更積極的方法是促進健康,從醫療機構到政府都應鼓勵民眾活出健康,提供衛教訊息,讓民眾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另一方面,若要從制度面著手,李伯璋認為加收或提高部分負擔,將產生所謂的「零元效應」,能降低就醫需求,有助抑制醫療浪費。
李伯璋說:「我們期待改變民眾就醫行為,少看一次病或改去基層院所就醫,醫師多運用雲端資訊系統,減少重複檢查及用藥,減少不必要的就醫,如此估算一年會省下378億點。」若換算成金額,至少可以省下340億元。
多數醫護人員似乎已習慣與接受目前的現況,但吳麥斯也看到有許多年輕、優秀的醫學系人才對未來感到擔憂,因熱情被磨盡而離開醫界的也大有人在。若民眾能修正就醫迷思、讓資源能用在刀口上,就有機會讓健保繼續照顧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