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中午,我們相約在學生餐廳訪談,迎面而來的是一個穿著白踢的大男孩;我很久沒遇過準時的受訪者了,原以為還要再等他一下,沒想到他竟提早了幾分鐘到,於是我們順利地開始對談。
他是林彥廷,政大雄鷹的球員,國三時就獲得國中籃球聯賽冠軍;高中就讀知名的籃球學校仁能家商;高三那年得到高中籃球聯賽總冠軍、受邀至中國拍攝《籃板青春》節目,球藝精湛的他被封為「台灣第一高中生」;大一即獲得大專籃球聯賽年度新人王的殊榮。
若平時沒在關注籃球,以上豐功偉業或許無法引起你的共鳴,但一定能隱約感覺,他是名厲害的球星。事前我滑閱彥廷的 Instagram 帳號,看見他有近三萬名粉絲,只覺得遙不可及,但眼前坐在我對面的這位男生,一點也沒有球星的架子;這個人正是我廣電系的學長,林彥廷。
雄鷹的球員都是校園的風雲人物,但彥廷從不依仗自己的球星光環;縱使社群平台上有眾多粉絲,對於展現私生活給這麼多人看,他也不會感到壓力。「因為那就是我真正的樣子。」由於形象、由於工作合作事項,球隊有專人負責監督球員的社群平台經營狀況,要求他們發文、發限時動態不能出現任何髒字,且有任何業配、合作也都要先稟報球隊,經過審核才能接案,以免損害球員的權益。
我原以為經營社群會是莫大的壓力,但彥廷說,委屈自己變成不是原本的樣子,才會感到不適,不過他本人就跟 Instagram 帳號上的展現的一樣;不像許多人會另外開一個「小帳」來抒發心情,只給少數的親密朋友追蹤,他就只有這一個 Instagram 帳號,因為他並不需要小帳來喘息,就算是在眾人的目光之下,他也能調適好心態,真實自在地做自己。
人們時常為名聲所苦、為他人的眼光而曲意討好,但在彥廷眼中,一切的評價都宛若雲煙。擁有許多冠軍殊榮,他不自滿;遭逢惡意與批評,他一笑置之。曾有人在 Dcard 上調侃他因為健身,上半身變得太壯,所以最近打球時跳不起來。我調皮地問起這個事件,好奇他要如何應對酸民的利箭,但他不露慍色也不羞赧,只是靦腆地承認健身對彈跳力的影響,並說明跳高其實很容易受傷,除了跳高之外,在打球時還有更多可以訓練的技能。最後,他打趣地說自己已經減肥 6 公斤,就算真的想跳,也還是可以跳啦!
我想,彥廷之所以能有這麼好的風評與成就、能這麼受歡迎,正是因為他對世界的真誠與善良,讓他能義無反顧地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誤打誤撞進廣電
回憶起當初為何選擇廣電系,彥廷很坦白地說,其實雄鷹球員在政大能選擇的院系並不多,只有傳播學院、外交、民族、日文等科系對雄鷹球員較為友善,而他本身喜歡拍照,身為球員的他也常常需要被拍攝,再加上傳播領域所學比較能於日常生活中應用,學術門檻與學業負荷較低,又廣告的行銷領域能與球隊經營連結,因此選擇就讀傳播學院。現就讀於政大廣電系媒體企劃與創新學程的他,原本的第一志願其實是廣告系,只是在大一大二不分系時分數不夠好,因此分流時就被分到他的第二志願——廣電系。
儘管如此,在廣電系的學習還是帶給他很多收穫。用高中時期球員出席拍攝的費用,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終於買了一台自己的 canon 相機;雖然是二手的,但彥廷仍舊拿著它四處拍攝。他最喜歡的攝影題材是人像,因為風景是靜止的,但人與人的關係是不斷流動的;與身邊不同人接觸,就會產生不同的火花。那些曾讓他拍攝的模特兒,現在也都繼續做著拍攝相關的工作;能夠對身邊朋友有如此幫助,彥廷也很有成就感。
彥廷在廣電系上過最喜歡的課,是三年級下學期的必修課「媒介創新與商業模式」──這堂課讓他結識許多志同道合、一起打拼的同學,他也很開心能遇到好組員,有良好的團隊分工;因為老師每堂課都會點人回答問題,所以需要認真預習和複習,也讓他在課業上打下紮實的基礎。除此之外,大一的必修課「基礎影音製作」也讓彥廷很印象深刻──在課堂中,同學要分組完成拍攝作業,而他和另外一名雄鷹球員在組內擔任演員;該影片在課堂公開放映時,被盧非易教授在兩百多人面前點名稱讚,說他們演得很好,「以後不打球可以來演戲。」彥廷笑著回憶道。
「我就是體保生!」化批評為激將 兼顧打球與學業
許多球員由於勤於練球,時常疏忽課業,但彥廷和其他球員很不一樣;即使多數時間已用於練球,他仍兢兢業業地學習,只求不愧對自己。廣電系的課程時常需要分組進行,和球隊一樣,需要團隊合作的能力,而彥廷在分組工作時最常擔任的角色,就是掌控小組的進度和排程,發揮自己擅長的時間管理能力──因為平時多數的時間已奉獻於球隊,在剩下有限的時間中,必定要謹慎分配,才能順利完成繁雜的課業。
「我就是體保生!」面對同儕壓力,質疑體保生就是「不會讀書、不來上課」,彥廷一點都不覺得挫折,反而化阻力為助力,用以激將自己,想證明給別人看自己做得到。
「我就是要全勤,就是要準時交作業。」說著這些話的彥廷彷若初生的男孩,有著強大的心,無畏世界的勇氣;那些困擾別人的都絆不住他,反而讓他想要變得更好、變得更強壯。過去在分組作業時,很多人都不想跟雄鷹的球員一組,但彥廷成功重建球員的名聲,讓大家刮目相看,知道球員也可以同時是個好學生,兼顧課業。
「比起愛慕我,我更希望別人恨我,這樣我就能證明給他看,我做得到。」不論是在籃球、還是學習的道路上,他之所以可以如此茁壯,並非他天資聰穎、家境優渥,有良好的先天條件與資本,而是因為他的正向與積極,讓他能夠汲取許多養份。有人說,當一個人足夠想要達成一件事,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他,我想,彥廷正擁有這樣的引力──這不是浮誇的偽善,而是他打從心底的謙虛與寬容;允許自己的缺點存在,允許它被看見、被指出,允許他人的惡意成為他反彈的助力,所以他總能不斷地變好,變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比較差 就要更努力
在台北小巨蛋舉辦的高中籃球聯賽(HBL)決賽的入場儀式有個傳統,即每位球員都要攜帶一位家人入場,而當年 18 歲的少年、高三的彥廷就是這樣背著自己的母親進場。曾在小巨蛋接受矚目萬千,但彥廷其實有個不為人知的小秘密──害怕上台報告。
對於在眾人面前發表,他總是沒那麼有信心,擔心自己不像其他同學那樣口條清晰。若是要報告籃球相關的主題與數據,這對彥廷來說簡直易如反掌,總是能自信地與同學分享,畢竟那正是自己的專業。然而在其他時候,每當小組作業被分到報告的工作,彥廷總是會提早三個禮拜開始準備講稿,反覆練習,甚至在報告的前一晚還會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緊張地練習,只求在報告時能有最好的表現。
那是他對自己的負責,也是他人生態度的實踐──不足之處,就要加倍努力地補上來。
你不要覺得自己很好
身為廣電系的學生,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最喜歡的影視作品,彥廷也不例外。比起真人拍攝的寫實影音,彥廷更喜歡動畫,因為它是能憑藉想像力恣意延展的,不受現實時空的拍攝條件限制,擁有無限可能。其中,他最喜歡的動畫作品是《灌籃高手》,帶給他許多哲理與省思。
在籃球的規則裡,第五次犯規就要下場,所以在《灌籃高手》中,櫻木因為害怕「五犯」而畏首畏尾,在進攻和防守上都不斷失利。彥廷說,最可怕的不是五犯出局,而是因為害怕五犯,反倒不敢繼續向前。
那是影視作品帶給他的啟發,而在現實的球場中,教練也宛若生活的哲學家,帶給他許多富有哲理的啟示。教練曾經嚴厲地對他說過「你不要覺得自己很好。」不夠好,才有變得更好的可能,而彥廷始終秉持如此信念,不害怕失敗,奮勇地走在自己開出來的路,前往想要的方向。
籃球與傳播的結合
大學生涯轉瞬即逝,當年剛入學就獲封年度新人王的球員,如今也即將畢業。面對未來的職涯發展,彥廷篤定地闖著自己的籃球夢,也不禁讓人好奇,籃球與傳播這兩個看似毫無相關的領域,要如何結合呢?
彥廷的回覆是行銷。一個球隊要永續經營,需要透過數據分析,妥善地管理與推廣品牌。就算以後不打球了,彥廷也還是擁有在政大廣電系習得的專業能力,能夠在 30 幾歲後創業、行銷球隊;不論是在籃球的路上,抑或何方,我相信彥廷都有足夠的能耐前往心之所向,而這些大學時期的經驗累積,也都將長伴左右,成為他終身都能運用的軟實力、滋養茁壯的養分。
本文獲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授權轉載,原文:「我就是體保生!」化批評為激將──專訪雄鷹球員林彥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