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健檢時都會加選「碳13幽門螺旋桿菌呼氣檢驗」,是否真有其必要?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一定要徹底殺菌?聽聽胃腸肝膽科專家怎麼說。
你可能看過「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遠離胃癌風險」這類的文宣,但是,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後就一定會罹患胃癌嗎?「雖然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較高的胃癌風險,但它不像B肝帶原者相較一般人罹患肝癌的機率有三十至一五○倍的風險,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約僅增加二至五倍的胃癌風險。」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講座教授兼科主任吳俊穎說明。
那麼,幽門螺旋桿菌是壞菌嗎?吳俊穎的回答語帶雙關,「若以增加胃癌、消化性潰瘍的風險而言,幽門螺旋桿菌的確是壞菌。但是,也有研究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罹患過敏性疾病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及兒童肥胖的機率反而較低,倘若站在這角度,幽門螺旋桿菌或許就是好菌。」事實上,幽門螺旋桿菌存在人體的歷史已有幾萬年,大多數的人一輩子跟幽門螺旋桿菌相安無事。
正因如此,臨床醫師不會建議每個人都主動篩檢。若有消化性潰瘍、胃癌前期病灶、胃淋巴瘤、胃癌等適應症,以及家族中有第一等親親屬罹患胃癌,則應盡早篩檢。
糞口傳染為明確感染途徑
幽門螺旋桿菌檢查有很多種方法:內視鏡(胃鏡)檢查時順便取得胃黏膜組織,檢測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或採非侵入性檢測——碳13幽門螺旋桿菌呼氣檢驗、糞便幽門螺旋桿菌抗原檢查,以及抽血檢測幽門螺旋桿菌IgG(免疫球蛋白G)抗體。不過,抽血檢測抗體,並不能確定後續是否該「殺菌治療」,因為只要曾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會出現抗體,因此,臨床上比較少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