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梨泰院的踩踏事件累計一五六人死亡,這起因「人」導致的意外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這場悲劇提醒我們,得認知到人潮密集場域的風險,以及遇到類似情況的脫險法則。
在人潮大量群聚的場所,只要有民眾受到驚嚇都會引起騷動,而這個騷動就有可能演變成嚴重的「人群擁擠效應」。
當人群失控發生時,有專家提出:與身旁友人勾起手臂,以弧狀隊形前進,避免被人潮推倒;手臂放在胸部,確保壓力過大時,仍可保護胸腔;若真的在人潮中不慎跌倒,應立即蜷曲身體,以保護頭頸、胸腔與腹腔為原則,並設法脫困。對此,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石富元說:「如果是因為驚慌失措所導致的踩踏的確有幫助,但若人群力量達到幾乎沒人能移動,上述方法的幫助就很有限。雖然我不太清楚梨泰院事故現場的實際狀況,但學理告訴我們,一平方公尺的人群密度小於四個人時,彼此都還有活動空間,若人群密度在每平方公尺六個人以上就危險了,而九個人以上則可能造成壓迫性(創傷性)窒息。」
人群擠壓力道強勁 重量可達五百公斤
此外,也有倖存者表示,他奮力地往牆邊靠近,最後因被「拉上二樓」才得以獲救⋯⋯,石富元嚴肅地說道,這是「倖存者的偏差」,面對人潮大量群聚場所的情況,真正防護之道是在你還沒被人群卡住之前。一旦人群開始騷動,推擠的力道非常強大,宛如一頭水牛的重量,超過四、五百公斤,直直地往你逼近,力量大到可以彎曲鐵欄杆!
但什麼情況下,要知道趕快閃人?「身體很難避免不與陌生人有身體接觸,抑或是,必須側身才能行走,此刻應順著人群移動方向走,盡快找出適宜的通道、空間,例如穿過十字路口、商家等,靜靜地迅速離開現場。」
石富元說,別忘了,站立、行走、奔跑的空間需求不同,如果只是單純人潮密集的狀態,較少發生群眾事故,但人潮裡若有人暈倒或大喊失火,旁人受到驚嚇,氛圍轉為驚恐時,每個人都想快速離開現場,但是又無法馬上離開,就很容易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