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裡保留了一道開放式的問題,請受訪者自由分享相關建議。令我們感到意外的是,在總計219份的問卷回覆中,竟有超過4成受訪者願意花費時間用心提筆,在這道提問上留下了寶貴意見。
問卷的受訪對象是精神科醫師,問卷的主軸是憂鬱症,而這也是本期封面故事的主題。關於憂鬱症的報導其實不少,但我們透過一趟大調查,不僅彙總了219位專業醫師的意見,也一次蒐集了88位醫師、每人一到數則的「迎戰憂鬱症」建議。更完整的專業看法、更實用的專業對策,是本次報導的特色。
確實需要更具體的對策。從資料看,憂鬱症「災情」持續惡化的情勢已經到了必須嚴肅面對的程度,台灣憂鬱症人數十年成長24%,患者服用憂鬱症藥物的數量也同幅度攀升,去年來到1.46億顆,憂鬱症相關醫療費用估計達到291億元……。
而研究顯示,國內患者的就醫率恐怕只有兩到三成左右,若把「黑數」計入,再考量一位患者對其家人的影響,合理推估,全台正有8百萬人必須面對自己或親友的情緒地雷。
如何提高自我的病識感?如何應對親友或同事的憂鬱海嘯?透過廣泛的醫師意見、甚至是患者自剖心路歷程,我們才發現其中學問比原本想像的更加複雜。原來,一句最尋常的「加油」鼓勵,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一句最貼心的「別想太多」,反而可能誤觸雷區……。「因為是病,患者根本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醫師一語道破關鍵。
相對於可能誤觸雷區的話語或行動,面對患者最適當的應對又是什麼?回到那份匯集眾多精神科醫師的問卷:陪伴、傾聽,還有就是「鼓勵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