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潮濕悶熱的天氣中,容易引發中暑。但可別以為只有炎炎烈日,在戶外奔波、勞動者才會中暑,長時間待在冷氣房、體溫調節不良的上班族,也易得「陰暑」,出現頭暈、嘔吐等類似感冒症狀。
台灣地處亞熱帶,夏季日照強、溫度高、濕度大,若長期待在高溫環境且無適當防護,容易讓熱排不出體外,引發中暑。
依中醫觀點,會將中暑分成陽暑、陰暑。一般認知的中暑多為陽暑,如戶外勞動、運動者受高溫侵襲,水分補充不足時,容易中陽暑。長時間待在室內工作,常吹冷氣或喝冰飲,造成身體無法適應溫差變化,出現排汗與散熱不良,稱之為陰暑。
陽暑、陰暑的成因與治療方式不一樣,建議大家先區別出兩者的不同,才不會祛暑不成,還額外造成身體負擔。
解陽暑 可刮痧舒筋通絡
陽暑成因以戶外活動為主,處在高溫環境,又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好發族群為廚師、軍警、農夫、建築工人、運動員等。伴隨症狀有體溫升高、不出汗、口渴、鼻息灼熱感、呼吸急促、噁心、嘔吐、無力倦怠、頭暈、頭痛等;若情況緊急,則會出現神智不清、暈倒、休克等熱衰竭狀況,必須緊急送醫。
中陽暑的處置方法,是趕緊降低體溫與補充水分。首先將中暑者移到陰涼處休息,並解開扣子幫助排汗,讓其飲用稀釋的運動飲料或打點滴,等身體降溫,情況便會好轉。